東北網4月14日訊 13日,哈爾濱市工商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分析了今年一季度以來的市民消費諮詢、投訴情況,受理涉及商品類的家電、家居用品、服裝鞋帽的佔4953件;涉及服務類的美容美發、電信、餐飲住宿、房屋裝修、互聯網服務等佔3552件。經過市工商局調解,共挽回消費者經濟損失175萬餘元。
今年一季度市民消費投訴熱點包括:
家電類商品『三包』難
案件:3月12日,王女士選購了一款價值6300元的松下電冰箱,使用不到20天冰箱不制冷。後經認定是壓縮機出現故障,王女士要求退換貨。商家稱因所購冰箱外包裝箱損壞,要再交200元做賠償纔可以。經工商調解,按照《消法》商家應負主要責任,不應該收取任何費用。最終商家為王女士免費更換。
一季度,消費者涉及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視等家電類諮詢、投訴839件,反映的主要問題:產品性能故障頻發;送貨安裝流程不規范;售後『三包』履行難。
交通工具諮詢投訴多
案件:4月6日曲先生投訴,他於去年12月14日根據汽車下鄉政策購買的一款價格為30300元微型面包車,使用後相繼出現漏機油、電瓶漏電、變速箱性能不過關等問題。曲先生提出退車,12315指揮中心與道裡群力工商所多次約談商家,最終雙方調解成功。
一季度,12315指揮中心共受理車輛諮詢、投訴192件,佔諮詢、主要涉及家用轎車的問題。
手機投訴依然突出
案件:2月4日李先生反映,他購買的一款價值1080元的手機,出現死機、聽筒無聲、送話器失靈等問題,商家憑兩次維修記錄為其更換了手機,但第2天又出現同樣問題,李先生要求退貨,商家以各種理由,拒不履行『三包』義務。
一季度共受理手機類諮詢、案件929件,主要表現為:新手機出現死機、雜音大、屏幕顯示失常等問題;售後維修采取後臺操作,稱手機故障是軟件未昇級造成的,不算質量問題、不作維修記錄,規避『三包』責任;商家以手機外殼有劃痕、外包裝不全等為由,故意刁難消費者退貨。
餐飲住宿違規多
案件:林先生於3月13日在哈爾濱市道裡區經緯街某酒店就餐,結賬時明細單中多出了100元服務費,林先生表示在沒有告知的前提下,擅自加收服務費是不合法的。經調解,商家退費。
消費者在餐飲住宿等方面諮詢、投訴共266件。主要反映:部分餐飲業在不明示、不告知的情況下收取服務費、餐位費、一次性消毒餐具費、開瓶費;就餐或住宿後不開具正規發票等。
美容健身卡陷阱多
案件:2月12日,袁女士反映在哈爾濱市一家大型美容院辦理了兩張美容卡,接受服務後美容院出現變相漲價、推銷產品、以更新產品為由減少美容次數等情況。袁女士要求終止服務,退出餘款遭拒絕。12315介入調查後,商家同意退餘款。
此類問題主要表現在:當持卡者接受的服務質量下降想退還卡內餘額時,商家則以雙方沒有簽訂任何協議等理由搪塞。工商提醒消費者應簽訂詳實的辦卡協議,協議中對服務和退款方式、條件等方面應作出明確約定。
商家返卷抽獎貓膩多
案件:馬先生反映稱,3月10日在道裡區某大型商場參加了購物返卷抽獎活動,在珠寶玉石櫃臺抽取一件標價為9000元翡翠飾品,打1折後為900元,馬先生購買了此件飾品。但在佩帶中發現飾品存在諸多瑕疵,要求退貨遭到拒絕。經12315指揮中心與商家溝通,並結合虛擬原價已構成價格欺詐的事實,敦促商家整改,為馬先生退了貨。
舉報中心共受理大型商場、超市通過打折、返卷、抽獎、贈品等方式促銷商品的諮詢、投訴344件,主要涉及金銀珠寶飾品、服裝鞋類、煙酒飲料等,反映問題包括:虛構原價進行打折銷售;利用各種娛樂方式吸引消費;虛假誇大宣傳。為此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前應多向權威部門諮詢,保持頭腦清醒,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