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2010年齊齊哈爾計劃造林37.4萬畝
2010-04-20 08:41:41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周 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4月20日訊 當前,新一輪造林綠化熱潮正在齊市展開。造林37.4萬畝是今年的目標,齊市仍將以三北防護林為載體,繼續發展生態建設。

  作為全省生態的脆弱地區,從1979到現在的30多年中,齊市已完成890萬畝的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面積109.35萬畝,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積324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4.13%。現在一個以喬木樹種為主體,以農田防護林、護路林為基本框架,多林種、多樹種並舉,網帶片、喬灌草相結合,農林牧彼此鑲嵌,互為補充、互為一體的區域性防護體系已經在全市形成。

  這個巨大的綠色生態屏障也顯示出了同樣巨大的效益。與30年前相比,齊市坡耕地泥土流失量減少77%,土壤徑流量減少78%,風速降低58%,有效地控制和減少了風、沙等危害,保護了基本農田,杜絕了風剝地和農田毀種現象。在全市糧食畝產提高了近200公斤、糧食增產15%的同時,防護林工程建設也綠化了城鎮、鄉村和各級公路,闢建了森林公園,建設了鄉村休閑廣場,改善、美化了鄉村環境。通過調整優化樹種、林種結構,齊市側重培育和發展了一些具有產業化前景的林業工程項目,實現了生態林業向效益林業的跨越,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生態性矛盾是制約和影響全市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之一,要實現生態安全、生態良好、生態文明,必須大力植樹造林。今年,齊市堅持『早』字當頭,科學、強力地推進造林綠化工作,以突出防沙治沙、城鄉環境綠化、農田防護林、江河庫渠水土流失治理、宜林兩荒和廢棄地綠化、林業產業、補植補造、種苗等工程建設為重點,繼續發揮綠色屏障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目前全市23萬畝人工造林任務和1756個村屯綠化任務已經全部落實到位,50%的造林地塊也與承包戶簽訂了承包合同。

  讓更多的農民獲得利益,做大做強林業產業,是齊市林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林果、樟子松嫁接紅松、山杏嫁接甜杏、種桑養蠶、沙棘等產業目前已粗具規模。甘南縣通過加強造林綠化工作,以三北人工造林工程為契機,大搞封山造林綠化工程,使全縣新增造林面積2.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了14.56%。

  作為種桑養蠶基地試點縣,甘南縣許多戶農民受益,家庭經濟收入大幅增加。甘南林場職工杜貴峰家種了15畝桑樹,經過省裡專家的技術指導,年經濟效益可達到2萬多元。今年甘南縣將結合國家林改推廣項目的實施,新增1000畝桑樹林,新培育160萬株桑樹苗。他們還計劃招商引資建設桑茶制造廠,並將實施果桑飲料生產項目,促進農民快速受益。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