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4月20日訊
個別殯葬司儀狠宰活人
4月10日和14日,家住龍沙區的洪先生父母相繼過世。為父母辦完喪事後,洪先生和家人統計費用時發現,兩位白事司儀主持的喪事費用懸殊,竟然差了三四千元。很多辦過喪事的市民,都有和洪先生一樣的感受。他們在事後都會明白,自己被人『宰』了。到底是誰『宰』了他們,又是怎麼『宰』的呢?日前,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在喪葬行業中存在著諸多貓膩,貓膩的始作俑者多是吃回扣的白事司儀。
![]() |
殯葬用品價格高得離譜,商家往往抓住人們盡孝,不好意思講價的心理,狠宰消費者。 |
據從事白事主持10多年的司儀劉先生介紹,在整個喪事活動中,司儀基本能掌控大局,喪主家屬也願意聽從司儀的指揮和安排。有准備的人家,一般在喪主『臨走』前,就會提前請司儀或有經驗的朋友過來幫忙,安排布置活動內容,以防措手不及。而多數人沒有准備,親人死亡後只顧悲痛,不管哪的,是否專業,有無證件,只要有人了解風俗,怎麼主持都聽之任之了。
劉先生透露,一些個別司儀都是從一些醫院下手找活的,通常他們與急救部門大夫、護士有『業務往來』,可以常在醫院裡溜達等活,也有的可以與大夫、護士建立電話聯系,只要有病人病危、病故就馬上能有消息。所以,有些人在喪主病危或病故的『關鍵』時候,就會遭遇主動上門服務的『熱心』司儀。
這樣的司儀往往告訴喪主家屬,辦白事有說道兒,無論是請司儀還是買東西,都得一口價,不能討價還價。還有的司儀要求家屬先拿一部分錢,事後多退少補。這些都是在為自己吃回扣、『吸金』做准備。有些喪主家屬明知上當被宰,也只能忍著,生怕被親友們埋怨不孝。據說,經常在醫院急診室和重病室外『死看死守』的司儀們,比那些『聽信兒』的司儀收入多,人脈廣。
喪葬貓膩無外乎多賺錢,司儀推薦壽材是謀利手段之一。劉先生告訴記者,多數居心不良的司儀背後都有幾個壽材店,通常稱是廠家店,這些所謂的廠家店都是拿高額回扣的『鏈條店』。父親剛剛去世的於先生就中了不認不識司儀的圈套,司儀到壽材店後,稱是朋友,一邊使眼色,一邊要求便宜些,結果要價1680元的骨灰盒便宜了300元花了1380元。劉先生稱同樣款式的骨灰盒300元就能買到,這1000多塊的冤枉錢就給了司儀回扣的空間。劉先生稱,一般千元以下回扣70%,千元以上回扣還能高5%。先拿錢,後報賬的個別司儀通常會以沒有票據為由,多報賬,多獲利,這多是抓住人們無心顧及的心理。據介紹,凡是在殯儀館辦喪事產生的費用,都有正規票據。對賬時拿不出正規票據,多為亂收費。
另外,有些個別司儀通過大包大攬訂白事飯店吃回扣和獎金。一般人死後需要到殯儀館停放,個別司儀都會稱能免費提供大客車等服務,實際這都是在為訂飯店打『基礎』。之後,每桌飯菜都會有60元的回扣,有的大飯店還會給司儀百元獎金。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喪主家屬自已聯系飯店,會省出不少錢。憑借10年司儀職業經歷和經驗,劉先生告訴記者,我市殯葬協會頒證的正規司儀只有64個,而且都有統一著裝,不要被冒牌司儀蒙了眼。
『冥宅』價格超商品房價數
『5800、6800、7800……48萬、58萬』,這是一組有關我市墓地價格的數字,飛漲的墓地價格讓很多有需求的市民瞠目,一些市民打趣道:『活著當房奴,死了做墓奴,這輩子活著辛苦,即使是死也快要死不起了。』記者調查了解到,從目前我市墓地價格看,普通墓地價格已經高過豪華商品住宅價格,而一些豪華的家族墓地,每平方米單價已經超過30000元。據了解,市民驚呼『死不起』是有一定道理的,即使是普通墓地的最低售價已經逼近6000元,這對我市那些無力購買商品住宅的低收入階層來說,購買一塊墓地安葬親人無疑是一個不小的壓力。4月16日,記者走訪了我市仙鶴、仙臺兩家墓園的辦事處。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個墓室面積為0.6×0.7米的『樂善碑』,優惠售價為5800元,按此計算,平均每平方米墓地價格已經高過萬元。而目前我市商品房每平米的最高價格也就5000多元,據仙鶴墓園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10800元的墓地應該是市民選購的主流,實際售價在6800元的墓地也非常受市民歡迎,而這樣一塊墓地幾年前只賣4000多元,墓地價格的確在不斷的上漲。
記者在仙臺墓園提供的一份宣傳冊上看到,在22個墓地品種中,只有2個灰色花崗岩墓和1個吉祥墓的價格低於萬元,其餘的19個品種的單個墓地與家族墓地的價格都在萬元以上,最高的售價48萬元,這樣的家族墓在每個墓園都有,一般16-20平米左右,算下來一平方米達到3萬元,普通家庭安葬老人就根本『別想了』。如果用這個價格與當前高漲的房價相比,房價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墓地價格已經高出房價數倍之多。據了解,買了墓地還不是消費的全部,千奇百怪、名目繁多的收費項目還在等著你,維護、刻字、刻框、瓷像、落葬、墓穴證書等等,都需要錢。
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三年前他就想給去世的父母買一塊墓地,當時稍好些的墓地都七八千元一個,非常普通的墓地也要4000多元,因為家庭條件不是很寬裕,所以一直沒有動作。今年清明前後,他再次打聽墓地價格,當年的4000多元的低價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墓地最低價格也已經近6000元,為了能讓父母入土為安,劉先生還是湊錢買了一塊6800元的墓地。劉先生告訴記者,看這架勢如果現在不買,今後不定漲到什麼價呢,買了也就安心了。
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 殯葬用品行業暴利驚人
今年清明節前夕,國家民政部公布了對各地殯儀館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的調查結果:全國殯葬服務費用平均為1045元/具。五項殯葬服務項目包括遺體接送、遺體存放、遺體火化、骨灰寄存、骨灰盒。近日,記者走訪殯葬用品商店發現,殯葬用品暴利驚人。
4月15日下午,記者先後走訪了一些大醫院附近的4家花圈壽衣店,看到店內擺放的各種殯葬用品一應俱全,還有國家明令禁止的帶有迷信色彩的一些殯葬用品,亂收費現象都很嚴重。在中華路一家花圈壽衣店,他們銷售的骨灰盒、壽材每個價格在幾百元至千元之間;壽衣有5件套和7件套的,要價在400元至1000元左右;花圈每個20元至70元,紙牛、紙馬每個50元至90元,其它紙活,如冰箱、彩電、樓房、汽車等價格都在20元以上。
15日下午3時,記者又走進一家花圈壽衣店,以朋友父親病重幫忙購買壽衣為名,當記者詢問壽衣價格時,店主說:『最低價400元,高檔帶有風衣的1200元』。記者問:『能便宜點嗎?』店主回答:『買壽衣沒有還價的,這東西本來就是花錢表孝心,你朋友省了錢,孝心也就打了折扣,為老人送終討價還價,老人在陰間路上會寸步難行。』店主的話讓人啞口無言。記者在暗訪調查中發現,現在的很多市民都把『孝』字當先,親人去世後往往把花錢多少看作是孝心的表現。正因為如此,殯葬用品商家往往是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致使死者家屬在死者從停止呼吸到入土為安的每個環節都有可能被狠宰一刀。
暗訪中,有人這樣形容殯葬用品行業的暴利:『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一位從事殯葬服務多年現已退休的老司儀向記者披露了該行業鮮為人知的一些內幕,據這位老司儀介紹,喪葬用品的利潤大約在300%至800%之間,只要顧客一進門,就要用『孝心』和『吉利』套住你,讓顧客明知不值這些錢卻不好意思還價。其中花圈大都是店內自己紮粘,成本不過幾元錢,好的也不過20元,對外售價卻可以達到30至80元。壽衣大部分也是店主自己做的,高檔和低檔的用料並沒有多大不同,做好後全憑嘴說,一般的壽衣成本在一百元以內。
這一行中利潤最高的莫過於骨灰盒和壽材了,一個成本僅七八十元的骨灰盒可以賣到幾千元。談起這一行業暴利的原因,這位老司儀說,一方面是管理部門缺乏對該行業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是,殯葬市場放開後,人員素質不齊,一些打著『殯葬一條龍』服務的『黑殯葬』利用喪戶痛失親人後,不惜錢財務必圓滿操辦喪事的心理,巧立名目,翻番賺取喪戶錢財,這就給了經營者違規抬價的機會。另外,殯葬用品價格參差不齊,很混亂,個別經營者利用市民不了解行情,又特別注重孝心和敬重的心理,大賺錢。一些服務在殯儀館是免費的或只收十幾元,但到了『喪托』那裡,會被加價幾倍甚至幾十倍。
厚養薄葬喪事儉辦
長期以來,喪事大操大辦屢見不鮮,近幾年,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一些市民為了面子不得不隨大流,其實在內心深處,許多市民希望移風易俗,節儉辦喪事。
昨日上午10時,市殯葬管理處楊處長告訴記者,事實上,喪葬活動大體分三個環節進行,首先是籌備階段,這些消費包括壽衣、花圈、車輛等;其次為殯儀館服務階段,運屍、冷藏消毒、整容、告別、火化、寄存等服務收費標准和價格均由省、市物價部門審批,一些配套項目可自行選擇。據調查統計,市區平均喪葬消費1900元,縣區900元左右,偏遠地區500元左右。為解決弱勢群體的喪葬問題,我市18個殯儀館都制定了喪葬消費最低標准和減免政策。最後是善後工作,主要是擺宴席、購置墓地,這一過程的消費由於要面子,互相攀比,辦一次喪事十幾桌,幾十桌,檔次高,客觀的增加了消費水平。目前,我市全面推行殯葬改革,節儉辦喪事,節省了費用,減輕了負擔,促進了社會和諧,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擁護。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移風易俗和殯葬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個別鄉村出現了反彈,喪事場面越來越大,花銷越來越多,人們互相攀比,甚至大搞鋪張浪費,辦理喪事漸漸成了一種負擔。
昨日上午11時許,據市社會科學院地方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志臣介紹,人們把悼念死者而舉行的殮殯、祭奠等一系列儀式稱為喪葬禮,喪葬禮俗是中國古代社會特有的一種文化,內容豐富,源遠流長,它是中華民族孝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喪葬禮俗的文化需求亦帶來相應的經濟需求,喪葬原來是國家的一項社會事業,隨著改革開放,喪葬已經逐步形成了產業化,喪葬經濟也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
從經濟方面來講,它是一種壟斷行業,資本特征也是壟斷資本,社會的消費需求是剛性的,相應的商品價格競爭也比較缺乏彈性。這樣一來,在這一行業所產生的經濟利益是壟斷利潤,國家只能從價格管制方面,限制壟斷利潤率不斷擴大。喪葬民俗文化是千百年來所形成,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勢力,雖然人們已經意識到一些陳規陋習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但很難通過一兩條國家的法律法規來改變。我們只能通過倡導文明的喪葬禮儀,來移風易俗,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目前,喪葬的送葬隊伍越來越大,車輛越來越多,造成道路交通的堵塞;焚燒祭品,浪費能源圬染環境;喪宴的浪費也是驚人。也有一些人借機斂財,更是為人們所不恥。人生的要有尊嚴,死也要有尊嚴。厚養薄葬,喪事儉辦,通過敬獻花束,網絡博客,紀念文章,寄托對逝者的哀思,是我們提倡的現代喪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