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1日訊 上世紀90年代末,一條通向城市南部地區的街路出現在哈爾濱地圖上,這就是征儀路。據城市規劃專家介紹,1981年,哈爾濱市在第二次城市總體規劃方案制定過程中,提出規劃建設征儀路的設想。在建設過程中,由於受當時條件限制,原征儀路向南的終點就到科研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哈爾濱市城市交通行政區域間的有效聯系問題。
今年,根據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的需要,市委、市政府決定打通征儀路,建設一條北起科研路、南至平房開發區興凱路,全長6公裡的『南拓』大通道。
連接東部和西南部兩個出城口
目前哈爾濱城市區域間東部和西部的連接,只有東直路—東大直街—西大直街—學府路一條線。征儀路打通後,由長江路,經文昌橋,通過新打通的征儀路,可直達平房區。屆時,兩條東西貫通路線平行,有效實現跨區域之間的交通聯系。
征儀路打通後,與現有的路網實現最優化的連接,尤其是可以和正在打通的保健路、文政街、香濱路、長江路有效溝通,新征儀路將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連通城市任意環路,並且快速到達城市東部出城口和西南部出城口,實現城市道路各『環』、公路交通東部『射線』和西南部『射線』的優化連通,放大輻射作用,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緩解哈平路學府路交通壓力
征儀路打通後與文昌街相連,形成平行於哈平路、學府路的城市主乾道,成為連接城市內環路、二環路、規劃三環路、四環路至平房開發區哈南工業新城的又一條重要通道。與現有的文昌街—宣化街—道外十四道街—南通大街—東直路連接,形成長距離、大跨度的交通主乾道,將與現在的哈平路、學府路形成相互平行,連接南崗區與平房區三條主要交通大道,將直接緩解哈平路、學府路的交通壓力。
構築主城區與平房區『半小時經濟圈』
征儀路打通後,將大大縮短主城區到平房區的車程,從主城區開車到平房區只需要30分鍾,這樣,主城區和平房區真正融為一體,一個半小時經濟圈正在形成。
征儀路打通後,縮短了主城區與哈南新城的距離,為產業的戰略轉移、經濟要素的流動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學府路高校圈的智力資源可以和哈南新城融為一體,為其提供智力支橕,形成有效的『科技流』;『三大動力』工業區及高開區、經開區等主城區的先行『經濟圈』,與哈南新城的『時空』界限也將打破,可打造出高度緊密的產業鏈,形成輻射『經濟流』。
以路帶景打造生態長廊
征儀路打通工程竣工通車後,綠化美化亮化將同步跟進:充分利用中分帶和行道樹綠帶,並將路側綠帶與道路紅線外側綠地結合考慮,采用不同手法、運用鄉土樹種、豐富植物配置,形成喬、灌、草、花藝術搭配和生態結合的植物群落,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基礎,打造城市綠色生態走廊。
新建征儀路景觀被劃分為6段。有關部門將根據哈爾濱市著名的工業產業元素,運用模擬的藝術手法,設計出代表哈爾濱市工業歷史、現在與未來的植物雕塑和模紋。這些景觀元素運用到6個段落中,分別代表『哈南工業新城』著重發展的六大產業,由北至南依次為:現代服務業、食品醫藥業、電子信息業、新材料產業、新型裝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工程內容
征儀路打通工程是哈市『中興』戰略中老城區道路改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科研路、南至平房開發區興凱路,全長6公裡,道路規劃紅線60米,雙向8車道,同步建設上跨哈南編組站、規劃三環路橋梁1座。根據施工計劃,該工程於2010年3月30日開工建設,年內竣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