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爾濱通報『紅盾護農』十大案例 『山寨』種子罰5萬
2010-04-21 15:14:4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志傑 毛婷婷 劉述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1日訊 20日,市工商局通報了去年以來全市『紅盾護農』執法十大典型案例。去年以來全市工商系統共立案查處各類農資案件268件,收繳罰沒款133.8萬元。其中,取締無照經營53戶,查扣虛假宣傳農藥18.75噸,劣質化肥及制作原料190噸,假冒偽劣玉米、水稻、大豆種子8.42噸;抽檢農資商品377批次,合格率85%,比上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農資市場秩序逐步好轉。

  銷售不合格化肥被罰80萬

  2009年3月,吉林雲天化雲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道外區東化工路93號、96號的黑龍江先鋒農業生產資料交易市場、哈爾濱市農資公司化工分公司兩處院內,租用場地銷售所生產的『英德利』牌復合肥,共售出3717.2噸,剩餘197.3噸。經黑龍江省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該復合肥為不合格產品。道外工商分局依法對該公司處以罰款80萬元。

  買來別人玉米種冒充『新品牌』

  經營者魏某於2009年1月9日在吉林公主嶺市購買1萬公斤『通育98』玉米種子,已銷售700公斤。經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檢測鑒定,所謂『通育98』玉米種子實為吉林某高新技術發展公司的『吉單198』玉米種子,其行為已構成經營假種子的違法行為。賓縣工商局依法沒收其9300公斤假玉米種子,罰款3萬元。

  虛假宣傳擴大農藥使用范圍

  黑龍江省皇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擅自對所售部分農藥擴大使用范圍宣傳,其行為已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道外工商分局依法對其處以罰款5萬元。

  農資『黑戶』混跡市場

  道外區個體經營者楊某從2008年12月起,在沒辦理營業執照的情況下,擅自在道外區團結鎮聯勝村經營批發葉面肥,非法獲利5000元。道外工商分局依法對其處以罰沒5萬元處罰。


 

  『山寨』種子傍名牌

  經營者張某於2009年2月購進先鋒牌先玉335玉米種子400袋,售出340袋,剩餘60袋送給親屬王某自用。經敦煌種業先鋒良種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現場鑒定,該商店已銷售的先鋒牌先玉335玉米種子外包裝侵犯該公司注冊商標專用權,該種子不是其公司產品。經鑒定,張某銷售的先鋒牌先玉335是假種子。工商部門經跟蹤,將已銷售的假種子全部追回。阿城工商分局依法沒收假種子340袋,並對其罰款5萬元。

  普通水稻『變身』品牌稻種

  2008年11月份,通河縣泓禹種業有限公司從祥順鄉抬頭村農民安某手中收購水稻近1.5萬公斤,並在今年2月租用某公司倉庫,對所收購的水稻進行篩選,擅自用私制印有黑龍江省農科隆種業有限公司的包裝及種子標簽進行包裝,共生產冒牌假水稻種子1175公斤。通河縣工商局依法對其處以罰款1萬元,並沒收全部假水稻種子。

  『高仿』拖拉機商標也侵權

  2009年4月,雙城市東方紅農機經銷部銷售濰坊泰山拖拉機廠生產的拖拉機『泰山—200型』、『泰山—240J型』、『泰山—240型』拖拉機,拖拉機上直接鑄上『泰山』字樣,與泰安泰山國泰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注冊的商標近似,經認定已構成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呼蘭工商分局依法對其罰款3萬元。

  植物醫院售出假化肥

  延壽縣植物醫院於2008年7月在哈爾濱市農資市場東化工路96號一經銷商處購進兩種俄羅斯品牌鉀肥,分別為25噸、96噸。延壽縣工商局依法對其進行抽檢,經黑龍江省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延壽縣工商局依法對該植物醫院處以罰款92400元。

  無照經營農機配件

  五常市個體經營者段某從2008年9月起,在沒有辦理營業執照的情況下,擅自在五常市農機局西側家屬樓下經營農機配件,非法獲利1萬元。五常市工商局依法對其處以罰沒3萬元處罰。

  不合格農機『堂皇』上市

  2009年2月,五常市萬事達農機有限公司從綏化江川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購進IGZ-1-140滅茬整地機17臺。五常市工商局依法對其進行抽檢,經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判定為不合格產品。五常市工商局依法對該公司處以罰款36600元。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