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有車族幸福指數不斷下降 油價飛漲無處停車
2010-04-25 07:28:5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肖巍 弘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5日訊 有了車,不怕風雨不擠公交,舒服上下班;有了車,購物拉東西,方便又自在;有了車,方便人際交往,大增活動半徑;有了車,自駕出游,飽覽大好風光……這曾經是有車族憧憬的幸福生活。然而,擁有了車纔發現,油價飛漲、小刮小碰、無處停車……諸多的煩惱使哈爾濱市有車族的幸福指數在不斷下降———有車族:幸福在哪裡?

  茹萍前不久買了一輛車,終於圓了有車夢。然而,新鮮勁兒還沒過去,各種煩惱便接踵而至。茹萍一聲嘆息:有車,遠不是我想象的那麼幸福。

  日前記者對哈爾濱市近百位私家車車主進行了隨機調查,認為有車的幸福指數正在不斷下降的佔了八成。

  有車族幸福指數下降之———

  支出大增篇

  日前,按照國家發改委的通知,汽、柴油價格又一次上調。在黃河路加油站,看著97號汽油每昇7.11元的最新標價,郭女士無奈地說,她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調價了。只是感覺自從自己養車以來,油價只漲不跌,開車成本不斷加大。汽油價格蹭蹭地往上漲,我的工資每月就這樣被車『燒』掉不少,每次加油時,我的心比加油表跳得還快。

  范先生也有同感。他說,養車就像養個孩子,你不光得伺候他,還得給他花錢。以他的雅閣車為例,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月油錢1200元、保險700元、洗車80元、租車位500元,總計2480元,相當於一個普通公務員的月薪。不僅如此,還有養路費、過路過橋費、保養費、修理費、停車費、維修費、違章罰款……這費那費,養車真叫『費』。

  一位私家車主這樣說,資源短缺,油價漲;車子多,車位漲;連洗車費都增加不少。買車時沒有預計的支出越來越多,讓他不得不開始細細盤算。日前北京停車費大幅漲價,哈爾濱不會跟風吧?據記者了解,從4月1日起,北京燕莎、王府井等城區內13個重點區域的白天停車收費首小時增加一倍,首小時後收費加價50%,對佔道停車還將實行累進加價政策。

  有車族幸福指數下降之———

  行停艱難篇

  有車族習慣了最精確地計算出行時間,多一分鍾都不願意浪費。但是今年,哈市路橋、地鐵建設大面積鋪開,堵車、限行、停駛、單向等等詞匯不斷衝擊著他們的神經,以往多年的出行習慣不得不改變。

  車主韓先生說,以前到單位坐公交車也就20多分鍾的路,可現在開車要40分鍾。韓先生說,現在的道路建設,對未來哈爾濱城市大發展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明天的出行也將更加順暢。可眼下,限行日不能出行,單雙號、單行要繞路,確實有些麻煩。

  小梅今年剛買車。買車前老司機就勸她,今年路改多,行車難,新手還是慎買車,少上道。可是對車一直充滿渴望的她還是把新車買回來,開車頭一天,由於不知道單位附近的尚志大街單雙號限行,就挨了罰。到了單位附近,又因為找不到車位而繞了好幾圈,結果遲到了半個多小時。

  有車族幸福指數下降之———

  事故煩惱篇

  常在路上跑,車難免遇到刮刮碰碰。高先生最近很鬧心,因為盡管他是部隊培養出的駕駛員,手法精純,但是『你不撞人,不等於人不撞你』。作為高手的他也經常『受傷』,早上,他車被一個新手的車親密接觸了一回。女車主什麼都不懂還很蠻橫。雖然修車的費用肇事方負責,但是新車破相,高先生很是心痛。修車、走保險,總共耽誤了四五天。眼看著愛車在修配廠裡遭罪,孩子也接不了,自己上班又要打車,高先生真是憋氣又窩火

  有車族幸福指數下降之———

  無車低能篇

  從4月10起,哈爾濱實行尾號停駛制度。駕齡八九年的某大學潘老師的汽車尾號是8,周三停駛。可是他那天偏偏有早課。於是,他提前1小時從家出來坐公交車。盡管頭一天便打聽好了線路、站臺名等,但還是在幾個公交站臺間迷了路,最後,緊趕慢趕還是晚了10分鍾。潘老師感慨,以前當學生的時候出門,從學校到市中心倒好幾次公交車都沒問題。現在可好,上了私家車有導航,離開了私家車便成了『路盲』。

  小雪是新手,可對車的依賴程度不亞於老司機。小雪喜歡購物,開著車,超市、商場一頓狂逛,采購的商品都輕松裝入後備廂。前幾天她的車限行,她打車來到商場後,早把沒開車的事忘到九霄雲外,又是大包小裹地一通買。偏偏趕上通勤時間,車難打,她最後是靠男朋友駕車救美纔回了家。

  有車族幸福指數下降之———

  心理疾病篇

  一名資深司機介紹說,開車其實受損的不僅是身體,還有心靈。路上行車經常會面對紅燈、堵車、佔道、搶行等狀況,不少司機都在煩躁與焦慮中患上了『路怒癥』。

  老吳是參加工作20多年的老公務員,平日文質彬彬,可一開車卻判若兩人。一天,老吳開車拉同事辦事,正常行車中遇上一輛出租車強行並線,出租車搶了老吳的車道一溜煙遠去了。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平日謙和有禮的老吳竟然加大油門一直追上去,直到追了幾百米把出租車別住,搖下車窗大吼一聲『你有病啊』方纔罷休。老吳的行為令同事瞠目結舌。據有關的心理專家介紹,這是開車人群中比較典型的『路怒心理』。

  有車族幸福指數下降之———

  健康受損篇

  『無車不出門,有車一步也不走』,已經成為很多有車族的生活習慣。這種對車輛的依賴使有車族運動鍛煉嚴重不足,一些影響身體健康的問題也日益浮出水面。

  駕齡10年的於先生在最近單位組織的體檢中查出了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大夫說,生活方式不佳、缺乏鍛煉是主要原因。有車前的於先生體重70公斤,曾是單位籃球隊的主力,自從開車以後,享受著開車帶來的方便之時,也讓自己的雙腿幾乎下了崗。朋友曾戲稱他『除了上廁所,到哪兒都開車。』於先生也很無奈,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打羽毛球。不過,每次去球館,依舊是以車代步。

  有車族幸福指數下降之———

  人情難敵篇

  一位有車的姐妹向記者訴苦,一次,她的婆婆凌晨4點來電話,讓她把自己送到江邊廣場唱歌,順便再接著她的幾個歌友。於是,她只得摸黑起床,從開發區開到道外,再趕回家送孩子上學。飯沒吃上不說,因為闖紅燈還挨了罰。

  其實,不只家庭內的事多,來自朋友的求助也往往讓人左右為難。彭先生經營房地產生意,2008年把座駕換成了最新型的奔馳。可自從換了這輛車,他的雙休日用車受到了很大影響,因為他的車經常被借去接新娘子。彭先生無奈地說:『都是生意上的朋友,人家張了嘴,哪好意思拒絕。』眼看著又要到結婚的高峰期了,如今,彭先生最怕的就是熟人向他借車。網絡紅豆社區有一位網友連發了四個流淚的圖標跪求對策:身邊的朋友老找我借車,大家有什麼好辦法啊?後面的跟帖足有100多個,可見同病相憐者甚多。

  有車族幸福指數下降之———

  虛榮攀比篇

  公務員小康三十歲多歲,單位進行了車改。原來上班有通勤車,現在要坐公共汽車。雖然她沒有孩子要接送,家離單位也不遠,但眼見一位位同事開上了車,她也坐不住了。盡管錢不充裕,還是貸款買了一輛車。剛有車時,走親訪友四處炫耀,心裡著實舒服了一陣子。不過她發現,很多懂車的人會習慣根據你開什麼車判斷你的身份、地位和實力,愛車不知什麼時候起成了標榜身份的參照物。且隨著時間推移,鄰居的凱美瑞換寶馬7系了,同事的奇瑞QQ換索納塔了,看看自己現在已經不再『拉風』的座駕,心裡的滋味真是說也說不清。

  有車族幸福指數下降之———

  相對貶值篇

  先買車還是先買房的問題曾經困擾好多有車族。小杜參加工作5年了,年前買了標志307,剛買時還興高采烈的,可這兩天卻耷拉了腦袋。原來,他買的車降價了。同事看到報紙上的降價廣告,以為小杜是因為多花了2000多塊錢而不爽。一聊纔知,前幾天,他在參加同學聚會時得知,在自己年前湊10萬塊錢買車的時候,同寢室的老大兩口子用10萬塊錢交首付買了套房子,現在人家的房子已經昇值了8萬元了。當初曾在買車與買房中糾結許久的小王,如今面對車價降、房價漲的劇烈反差,後悔不已。

責任編輯:連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