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30日訊 2006年4月,哈爾濱市衛生局在道外區率先推出社區衛生服務雙向轉診制試點工作,根據患者病情、本著患者自願原則,區直二級醫院將為社區衛生服務站上轉的患者提供優先就診、免收掛號費、診查費,住院床位費減免15%等一系列優惠政策。該規定實施4年時間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爾濱市各社區醫院與大醫院之間的雙向轉診情況收效甚微。
醫院患者人山人海 市民看病陷怪圈
『在大醫院看病太難了,排了一上午還沒看上。』昨天,在哈醫大一院消化內科診室門口,市民許先生向記者抱怨。據了解,很多患者凌晨五六點鍾就來大醫院排隊掛號,很多人等到中午纔能看上病,做檢查化驗等結果就是一兩天。記者在哈醫大一院、省醫院看到,從掛號的大廳到看病的各科診室,從做CT、拍片、化驗等各項檢查到劃價、取藥的窗口,都是人山人海。
社區醫院冷冷清清 擔心誤診不信任
與大醫院人滿為患相比,哈爾濱市一些社區醫療服務機構門庭冷落、人丁稀少。記者走訪道裡、道外區的幾家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發現,只有一些老年人在靜點室內輸液。家門口兒的社區醫院又方便又便宜,百姓為何捨近求遠?據了解,市民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療技術的不信任是主要原因。家住香坊區電碳社區的李大娘說,生病時都會去大醫院檢查,因大醫院專家多,設備先進,能夠及時確診。雖然費用高,但看著放心。
服務醫患雙向轉診 資源應重新分配
據了解,雙向轉診可以實現『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及時轉診』。但目前這一制度開展得不理想,原因在於:患者看病直奔大醫院,沒有形成社區首診制,無法實現上轉診;此外,大醫院從效益角度出發收治患者,沒有養成下轉診的習慣。
據道裡區衛生局社區醫療服務指導中心雋宏雙介紹,近年來,社區醫院在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外,還開展了很多特色服務,如『共樂』的中醫特色,『經緯』的慢性病防治等。市衛生局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處田英傑處長介紹,兩年來,哈爾濱市社區衛生機構的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全市已建設標准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93個,服務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近年來,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全力扶持社區醫院,哈爾濱市也出臺了很多辦法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機制改革,社區醫院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隨著市民對社區醫院逐漸認可,社區醫院必將承擔起方便百姓解除病痛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