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限摩』調查:從大多數市民利益審慎退出
2010-04-30 11:34:2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趙鵬 鞠紅梅 張大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很多摩托車交通肇事時超速造成的。

橫穿馬路這類的摩托車違規行為隨處可見。

『摩的』價格全憑口頭約定,乘坐者人身安全沒有任何保障。

 越是城市的中心地區,『摩的』越多。

  東北網4月30日訊 在最適宜騎摩托車的日子到來之前,『限摩通告』的發布讓摩托車下月起必須和哈爾濱中心城區內兩片指定區域說再見了。對這一通告,支持者眾。什麼路都敢走的摩托車終於有了不能走的路。但熱愛摩托的人仍有質疑,摩托車怎麼就失去了路權?事實上,『限摩』目的有三,『摩的』非法營運猖獗列摩托車違法行為突出與交通事故高發之前,居首位。在管理空白和無視法規中任性穿梭的摩托車,又給自己留下了多少生存空間和值得人們尊重的權益?當摩托車已成為城市交通不能承受之重後,它的去留必然要尊重大多數市民的意願。

  大多數的利益

  人們總是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城市管理卻要從大多數市民的利益出發。

  疑問

  來自一群要發揚『摩托車文化』的青年

  一周前,賈殿男花1.3萬元買了臺摩托車。對於23歲的他來說,這是一筆巨款。他問記者:『你知道日本川琦重工嗎?我買的就是川琦牌的越野摩托。』平時做銷售工作的他,覺得工作壓力很大。他無處發泄的壓力與活力,甚至是喜怒哀樂,都借著掌控摩托車的快感宣泄而出。他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摩友』,自籌經費在江北建了一個摩托車特技訓練和比賽場。除了組織比賽,他們節假日也組織摩托車隊去郊外爬山。現在,這數百人組成了一個『哈爾濱狼人越野俱樂部』,宗旨是『發揚摩托車文化』。

  摩托車俱樂部的人拿騎摩托車當愛好,很少有人將其當作交通工具,因為『在市區內開不起來,時速只能在40至50公裡』。但『限摩通告』仍在俱樂部引起了巨大反響。賈殿男說,我們不太能理解『限摩』,覺得沒必要非得這樣。首先摩托車交通事故頻發是管理不當適成的,怎麼能管不好就不讓開了呢?其次『摩的』太多了,讓大家對摩托車普遍印象不好,我們也希望管理部門嚴抓『摩的』,但不必這樣『一刀切』。摩托車俱樂部內部有一個章程,規定會員在市區內開摩托車的時速不許超過60公裡。但作為摩托車論壇版主的賈殿男也坦言:違章的也有,不好管。

  解答

  來自市民和交警的直觀感受

  27日,本報發布了《關於市區部分街路限制摩托車通行的通告》解析。沒有摩托車的市民李磊說:『我都被這個解析逗樂了,說是對非法營運的摩托車「處以罰款100元、扣3分的處罰」。他們根本就沒有駕照,到哪兒扣分去?就是有駕照,就憑他們那種開法,一天就得把全年的分都扣光。』李磊的感受代表了很多市民。在他們感覺裡,『摩的』多數都無牌無照。而且,摩托車沒有不違章的,因為無牌照的多,它們不怕電子交警,而交警又抓不過來,摩托車在路上通行基本等於沒有限制,肆無忌憚。

  提起摩托車,市民王晶用深惡痛絕的語氣告訴記者:『每次帶孩子過馬路都格外小心。在每一個十字路口,即使是綠燈,也得左右細看,汽車闖紅燈的不多,但闖紅燈的摩托車卻不少,而且速度快,就怕躲閃不及。常常沒看到有車,卻不知從哪兒突然躥出一輛摩托車貼身駛過,讓人驚出一身冷汗。現在大規模的道路改造加上地鐵施工,道路擁堵加劇,不限制摩托車只會造成更多的事故。』在多數市民心中,摩托車已成為最該小心回避的車種。

  有時交警也拿摩托車沒辦法。摩托車太靈活了,即使交警就站在路口值勤,違規摩托車過來仍然抓不住。如果硬攔,後果多是交警受傷。去年,在太平大街值勤的一名交警就連續兩次被摩托車把腿骨撞折。如果不限制其通行,就現在的設備和路況條件管理摩托車確實很難。

  取捨

  『限』字兩旁涉及多少人利益

  『限摩通告』發布3天,市民反應較為平靜。在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議論風生哈爾濱論壇、龍廣在線論壇、百度哈爾濱貼吧,對這一消息的反應多是詢問具體某條路能不能走;如果不能走,應該怎樣繞行。

  『限摩』在哈爾濱,並未像南方一些城市禁摩時引起喧然大波。因為受氣候限制,哈爾濱一年內只有半年時間適宜騎摩托車,用摩托車做交通工具的市民並不多。據交警部門統計。目前,哈爾濱市上號牌的摩托車共有5400臺,其中只有1288臺每年到交警部門檢車,其中有些還是送藥的、快遞的、工程搶險車及警車,屬於個人的摩托車大約只有500—600臺。賈殿男一些朋友的摩托車恰巧就是這五六百分之一,雖然在接受時心裡有點疙瘩,但也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他們說,這個時候只能個人服從集體,在《通告》發布當天,就記了禁行路段,騎車出門時繞著這些路段走。

  苑迎春用『摩的』拉腳也有幾年了,對『限摩』反應異常平靜。他說,我們都知道『摩的』不合法,早就想到會有這一天,現在這個時限終於到了。他說,愛坐『摩的』的人除了圖價格便宜,確實都追求速度。看著別人在路上堵車,我們卻能飛速通過,感覺上酣暢淋漓,但確實是建立在違規通行之上的。『限摩』在他們眼裡只是一項治理措施,沒有利益受侵害的不滿。


 

  對於哈爾濱市區約400萬人口來說,絕大多數市民感覺『限摩』讓出行安全更有保障。

  限摩區域經審慎研究

  城市應該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感受到溫度。『限摩』之路步步謹慎。

  兩片『限摩』區域中間留了個空兒

  522條涉及施工的路段,使不能正常通行的道路佔到了市區2000多條道路的1/4。面對『封路大考』,限行措施一步步的來。《摩托車限行通告》的最終發布,也是從目前道路交通的實際難處而來。

  『限摩』並沒有像當初大多數市民預計的那樣二環內全部禁行,而是詳細地劃分了片區,讓摩托車在二環內仍有路可走。限行區域的制定,經過了審慎的研究。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法治室副主任楊軍說,目前哈爾濱市二環內的道路資源都很緊張,摩托車橫衝直撞的多,讓路面交通更混亂,但考慮到極少數市民對摩托車的需要,哈爾濱市從兩個角度出發劃定了禁摩區域。首先,這兩片包括了道裡商業區和南崗商業區的區域,是哈爾濱市最中心的商業區,也是『摩的』較集中的區域。第二,這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需要,摩托車的橫衝直撞、『摩的』的違法運營與文明城市、省會城市的形象不符,這兩片基本是最代表哈爾濱市形象的中心區域。

  在這兩片並非『一刀切』的不規則區域中間,留了個空兒。交警部門認為,像和興路以西、經緯街以東這樣的區域,摩托車還是可以通行,也是顧及摩托車主的利益。5月1日兩片指定區域『禁摩』後,將看看實踐效果,能不能適合目前的路況,再做調整,也可能再擴大『禁摩』的范圍。

  最可操作的管理『摩的』之策

  『限摩』,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出發點是『摩的』非法營運的猖獗。走在哈爾濱,大量『摩的』聚集在哈爾濱市的一、二類街路,如東大直街遠大、松雷商廈附近、電力大廈樓下、革新街兒童公園正門附近、教化電子大世界門前、曼哈頓商廈周邊……如果畫一張《『摩的』聚集地地圖》,會發現越是城市的中心地區,『摩的』越多。楊軍說,這些『摩的』多是無號牌或是外地號牌。交警在路上值勤,對無證無號牌的『摩的』可以按違反交通法規進行取締就行。但對於有證有號牌的『摩的』,交警部門確實沒有制約手段,也就是沒法管,而哈爾濱市又沒有管理摩托車非法營運的主體,對通行路段的限制對其可以起到制約作用。

  19日,本報《『港田車』的歧路生存》的報道,對包括在這次『限摩』范疇內的三輪摩托車運營市場做過調查,『在這個市場上,來去自由,准入、安全、標准、納稅等一概與它無關,市民乘車安全與否全憑運氣。』經過多方采訪,記者也發現,一面是無照違法經營、危害交通安全、影響城市形象;一面涉及弱勢群體生計、存在社會需求。因此對『摩的』的管理不是像賈殿男這些摩托車發燒友想象的堅決取締那麼簡單,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禁行,是目前看來最可操作的管理之策。

  『3+1』傳遞出的城市溫度

  『限摩』非『禁摩』,在於即使在指定的兩片區域中,也並非所有的摩托車都不能通行。『3+1』的政策就是給那些必須依靠摩托車工作和生活的人制定的。

  『限摩』通告從地鐵施工的去年開始醞釀,去年9月被正式提交到市政府和交委會,征求各方意見,又通過哈爾濱政府門戶網站征求市民意見。意見基本分三種:支持、無所謂和反對。支持者除普通市民外,出租車駕駛員是反響最大的一個群體,他們對摩托車的違規及『摩的』的非法運營意見很大。反對者多是摩托車駕駛員。相關部門留意到,很多反對貼是從2007年1月1日廣州市禁摩時當地百姓的反對意見中復制過來的,結合哈爾濱市實際情況的較少。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群體被特別關注,即快遞服務和送藥業者。交警部門特地找這些行業的代表召開了聽證會,發現目前很多家采用面包車和電動自行車送貨。聽證會上,這部分代表對『限摩』還是比較支持,交警部門對送藥和快遞的摩托車都進行了備案,允許他們明年5月1日之前仍然可以在『限摩』的區域內通行,給他們一年的時間更換交通工具。

  有合法牌照和證件的殘疾人代步摩托車,藍牌照的老年人使用的輕便摩托車,如工程車、警車等執行特種任務的摩托車都可以在『限摩』區域內通行。對這3種不受限的加上放寬政策可以再通行一年的摩托車,即『3+1』的特殊對待,是經過市政府法治辦與交警部門反復協商的結果,它傳達出城市的溫度與城市管理者的細膩。此外,在5月1日以後的十天裡,是對違規摩托車駕駛員的教育階段,並不處罰。

  根治摩托三大頑疾

  一個人的死就是一個悲劇,而很多人的死卻常被當作統計數字。這個數字能不能少點、再少點。

  制約的是最危險的馬路殺手

  雖然摩托車看起來小巧輕便又操作簡單,但在交通事故中卻毫不『遜色』。如果分析統計數據會發現,摩托車已成為馬路上最危險的殺手之一。

  據統計,去年哈爾濱市共發生交通事故572起、死亡329人、受傷617人,其中摩托車發生交通事故39起、死亡45人、受傷26人,死亡率高達63%。每年二、三季度為摩托車交通肇事的高發期,去年4至9月共發生34起、死亡35人、傷20人,而去年1至4月共發生3起、致3人死亡。從中可以看出,在冬季和初春、深秋時期,哈爾濱市路面上的摩托車較少,因而事故較少。而今年1-4月哈爾濱市共發生3起摩托車交通肇事、致4人死亡。在已經開始的適宜駕駛摩托車的季節『限摩』,會杜絕一些事故的發生。

  每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令人傷慟的悲劇。去年9月18日13時45分許,市民由某醉酒無證駕駛一輛兩輪摩托車,在香坊區江南中環路由南向北行駛至70公裡+600米處時,自己摔倒,當場死亡。去年10月8日18時48分許,市民馮某無證駕駛無牌照兩輪摩托車,在道外區東巨路沒按照規定車道行駛,與一輛貨車相撞,當場死亡。今年4月10日凌晨3時許,周某醉酒駕駛無牌無證兩輪摩托車,當行駛至哈東路與新一四道街交口處時,與綠化帶相撞,當場死亡。4月25日9時15分,張某無證駕駛無牌照後三輪摩托車在道外區大新街由西向東行駛至北九道街時,將過路的一位老大娘撞倒。事故發生後張某沒有停車,而是加速駛離現場,後被一輛出租車追上並及時報警。張某肇事逃逸被行政拘留10天。

  違法行為突出和交通事故高發是『限摩』三大原因中的兩項,而另一原因是非法營運猖獗,實際也讓這兩個問題更加嚴重。摩托車成為城市交通不能承受之重,什麼路都敢走的摩托車,終於有了不能走的路。管理者痛下決心,是怕繼續泛濫下去交通更加混亂,還有更多的人要為此付出代價。

  能夠促進交通安全就不失為好措施

  目前,全國有58個城市在『限摩』。當然,數字多並不能說明它就科學合理,但這些城市確實都有從實際出發的考量。在廣州、銀川、南昌等城市也取得了實際的效果。

  安全是排在城市交通要求首位的。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趙瑞政說,目前受施工影響封閉的路段較多,道路擁擠,大家都想辦法希望開快點,這樣就形成了交通安全隱患。即使沒有統計數據,憑老百姓的直觀感受,也覺得多數摩托車不遵守交通規則。『限摩』總體而言有利於哈爾濱市交通秩序的改善,因為對於哈爾濱這樣一個人多車多的大城市,如果允許摩托車在主乾道與汽車混行,勢必影響車流速度,導致交通秩序混亂。『限摩』後,交通必然更加安全、順暢。對於摩托車駕駛員來說,其人身安全也會更有保障。安全永遠都是排在城市交通首位的,之後纔是順暢。能夠保障交通安全,就不失為一個好的管理措施。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