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者張先生講,今年1月下旬,他在新陽路華濱手機賣場購買了一臺天時達手機。2月份開始他就發現話費出現了問題,所打的電話費和發生的費用不符。到營業廳查詢得知,他的話費單中多出了點歌臺、秘書服務等一些『訂制業務』,甚至有些『業務』他根本就沒有聽說過。最讓他氣憤的是,當時他查詢了自己的話費餘額為28.20元,3天後卻收到一條提醒短信,通知他手機餘額只剩下5元錢,讓其及時繳費。而三天來,張先生只給哈市一朋友打個電話,通話時間不足2分鍾。
消費者劉先生反映,他於去年3月買了一部天時達T77手機,使用後發現這款手機就如『扣錢機』,每月都被莫名扣掉七八十元到百元的夢網點撥費用,而他每月根本沒有點擊什麼所謂的『夢網點撥』。消費者王先生也告訴記者,自從他使用『天時達』手機後,每月都被無故收取5元錢的『SP』代收費用。這些費用的產生讓他非常不解,他根本沒有使用手機裡的訂制菜單,又何來的『訂制費用』呢?
據哈市工商局消保處處長王緒坤介紹,根據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2009年以來的手機收費投訴統計,關於手機被無緣無故扣費方面的投訴,共接到近500件,大多消費者反映,在不經意間按到了某個功能按鍵,就莫名其妙地產生了扣費,前提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很多扣費時都沒有進行二次確認。
王緒坤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購買來路不明、或品牌不正的手機。對於不熟悉的新手機(尤其是觸摸屏手機),要慎重觸發其中增值用途的菜單項。這些菜單項一般集中在多媒體菜單下,值得懷疑的項目諸如手機摩客、謎語萬花筒、美女猜拳等。此外,『手機歸屬地查詢』、『生活諮詢』等也可能是陷阱。另外,消費者要養成隨時查看餘額的習慣。
另據業內人士講,目前手機內置扣費的方式有五種:第一種是開關機扣費,即廠家事先設定一個具體時間,保證您的手機在關機狀態下能夠自動開機,然後通過上行發送到服務器後臺進行扣費;第二種是無二次確認扣費,例如用戶玩手機游戲時,先是試用版,之後進入收費版,但未經用戶確認;第三種是存在二次確認的多次扣費;第四種是定義手機按鍵扣費,一些手機功能鍵一按即收費;第五種是聲訊熱線撥打扣費,也是十分常見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