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新聞網訊 『新農保』破題農村養老,老有所養是不變的民生追求。
《決定》援引
加快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試點,逐步實現城鄉基本養老保障制度全覆蓋。
背景
2009年12月12日,國家正式批准我省的依蘭縣、依安縣、寧安市(含綏芬河市)、佳木斯郊區、富錦市、肇源縣、鐵力市、虎林市、寶清縣、勃利縣、蘿北縣、綏棱縣、黑河市愛輝區、漠河縣等14個縣市區為我省首批新農保試點單位。半年來,我省新農保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5月11日,記者在肇源縣見到了幾位享受到新農保優惠政策的農民,聽到了他們參保的故事。
誰給了叢財發老人『新念想』?
11日,記者來到肇源縣肇源鎮郊原村叢財發老人家中,老人正在看電視,聊起新農保,老人臉上難掩喜色。
『我今年69歲了,每個月都可以收到55塊錢的養老金,給我劃到存折裡,都不用我自己去領!』叢財發老人從抽屜裡拿出新農保存折向記者展示,他是去年11月份通過縣政府發放的傳單了解到關於領取與繳納新農保基金的事情,一時間,國家關於在肇源縣試點新農保政策的消息不絕於耳。春節前20天左右,老人領到了他的第一筆新農保基礎養老金。
叢財發老人之前並沒有參加任何形式的養老保險,對於這次國家試行的新農保政策,他的評價是一個字:『好』。按照肇源縣新農保工作進程,3月31日前,試點地區60周歲以上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人員的子女應參加新農保並進行參保繳費,未交費者其父母基礎養老金將被停發,沒等老人們征求子女的意見,子女們都已爭先恐後地去繳納參保費了。今年4月份,老人如常收到了55元的基礎養老金。
從3月份開始,肇源縣在全縣范圍內對已經享受養老金的60周歲以上老人進行生存認證,當叢財發老人鄭重地將自己指紋輸入電腦的時候,他知道,從此以後每個月他都將有一個『新念想』了。
叢財發老人告訴記者,以前沒有養老金,天天就在家裡呆著,算不上『養』老只能算是『等』老,政府這一下子每年給660元的基礎養老金,感覺著心裡暖暖的。
張明不再羡慕城裡人
張明,53歲,肇源鎮農民。他對新農保的評價是:『這回我不再羡慕城裡人了!』
『我非常關心新聞,國家有什麼政策出臺我都會關注,新農保政策的實施,讓農村人一下有了「安全感」,以後養老不用愁了。』張明告訴記者,只要是農民,沒有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有戶籍的人,繳納一定年限的參保費用之後,都可以在60歲的時候享受到新農保政策,這樣養老的難題就解決了。
按照肇源縣新農保工作的安排,3月開始對16~59周歲人口進行參保繳費登記,張明積極主動參加了登記,並動員其身邊的人也盡早的參與其中。張明說:『很久沒有見到這樣的情形了。當時登記的場面很壯觀,全村村民行動起來,大家聽到采集信息的工作人員已經來到村裡,都不約而同的趕了過去,有些行動不便的老人等不及信息采集工作人員來到家中,就由兒女攙扶或者要兒女背著去進行指紋確認了。這是一個大快人心的政策,所以人們纔會擁護。』
談到對於老人來說這每年660元的基礎養老金是否稍顯單薄的時候,張明意味深長的說:『很多農民在家裡等著老去,沒有收入,660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真的到了用錢的時候,這就是救命的錢。』張明十分關注國內其他試點縣市的試行情況,他相信,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和社會的飛速進步,基本養老金不會一直停留在55元這個標准上。
不再為繳費而煩惱的單立國
單立國因患小兒麻痺癥導致雙腳嚴重畸形,經認定為二級殘疾,新農保政策出臺後,39歲的單立國欣喜之餘不免又有擔心,欣喜的是自己行動不便本就缺乏經濟來源,倘若年老後有了這些補助就可以暫解後顧之懮。擔心的是,作為肇源鎮的一名五保戶,自己根本沒有力量繳納15年的保費。3月始,肇源縣要求16~59周歲之間的農民進行參保繳費登記,他去登記了,然而當肇源縣開展繳費工作時,他卻沒有餘錢。
單立國的懮慮顯然是多餘的。隨著繳費工作的開展,肇源縣政府對困難繳費對象做出了特殊照顧,肇源縣決定對繳費困難的重度殘疾人(一、二級)由縣財政為其代繳保險費100元(每年),同時享受地方財政補貼30元。
這項政策徹底解除了單立國的擔心。
新農保惠民政策正有序推進
肇源縣的新農保工作於2009年12月正式啟動,其工作目標是到2012年,基本建立起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目前該縣正在進行適齡參保人繳費工作,參保繳費登記已經錄入審核16.8萬人,佔適齡參保人口的76%,預計5月20日繳費工作完成。
肇源縣農保局局長於天洋告訴記者,通過前期大量的基礎工作,目前基礎養老金發放基本完成,生存認證和參保繳費登記工作也在進行。截至目前,肇源共為全縣34961名6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基礎養老金。從3月1日開始,在全縣范圍內對已經享受養老金的60周歲以上老人進行生存認證和對16~59周歲人口進行參保繳費登記。現在已經完成生存認證31560人,生存認證率達到90%以上;參保繳費登記已經錄入審核16.8萬人,佔適齡參保人口的76%,經辦銀行存折正在陸續發放中。另外,肇源縣對繳費困難的重度殘疾人(一、二級)經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由縣財政為其代繳保險費100元,同時享受地方政府補貼30元。特別是薄荷臺鄉的前臺村和葫蘆系村,經過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從村集體經濟中為每名參保者補助5元錢,這在全省14個試點縣中是唯一的。
在肇源縣開展新農保工作的同時,其他試點縣亦同步進行新農保工作的推進。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農村養老保險處處長劉梁介紹,半年來,我省新農保試點工作,堅持『廣覆蓋、保基本、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堅持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正積極穩妥地開展。我省開發了新農保信息網絡管理系統。以『金保工程』省級數據庫大集中模式和業務主乾網為基礎,把新農保參保信息的申報、審核、繳費、發放業務納入『金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統。依托互聯網和『金保工程』專用網絡,實現了省、市、縣三級業務經辦、審核監督、基金安全管理、信息網上公開等,逐步完成相關網絡連通、密鑰申請發放、權限分配、生存認定信息采集等技術服務工作。今年春節前,完成全省26.7977萬60周歲以上農村居民2009年基礎養老金的發放任務;春節過後,迅速轉入新農保參保繳費階段。截至5月6日,試點地區27.45萬60周歲以上農村居民已領到今年1至4月的基礎養老金6055.61萬元。16至59周歲參保登記錄入工作已基本完成,微機錄入並向銀行報盤114.3077萬人,佔應參保人數的77%,登記繳費金額15627.36萬元,人均繳費登記為136.7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