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今春,黑龍江省遭受罕見的暴雪、大風、低溫等極端氣象災害,導致農時延後,小麥播種、大田整地等被迫延遲。針對當前我省災情較重的不利條件,為實現『雙一』目標,省委省政府指出各地各部門要適應形勢變化,快速改變工作部署,調整工作方法,按照突出除澇散?重點,狠抓品種調換、人工播種、育苗催芽等關鍵技術和措施落實,搶時間,爭主動,堅決卡死春種結束期,確保如期完成大田播種和水稻插秧任務的總體要求,快速掀起全省抗災保種熱潮。
盡管當前我省春耕生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不利氣候條件,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省農業戰線依然信心十足,以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為主線,以松嫩、三江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為重點,以新農村建設工程為載體,突出抓好『三二一』工程,堅決打好農業增產增收攻堅戰,力爭全省糧食總產登上900億斤新臺階,確保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加快現代化大農業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步伐。為實現全省『雙一』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記者從省農委了解到,今年我省省級財政預算安排『三農』發展資金106.67億元,比上年增加21億元;農村信用社可提供信貸資金600億元,農業銀行可提供『三農』貸款200億元,與上年相比均有大幅增長。省委省政府還在中央一號文件的基礎上制定了8個方面32條具體政策意見,進一步加強對『三農』工作的支持,可以說農業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政策機遇,呈現出持續向好的總體形勢。
我省土地集中連片,機械化程度高,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有基礎、有條件、有潛力。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全省農業戰線首先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昇農村經濟發展活力作為打好增產增收硬仗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重點在裝備大馬力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上實現新突破。今年全省要新增大中型拖拉機及配套機具3萬臺(套),水稻插秧機1萬臺,玉米聯合收獲機械1000臺,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500臺以上。推廣五大作物十大高產栽培技術模式面積1.5億畝以上。新建75個配肥站,推廣測土配方施肥9000萬畝,實現深松整地5000萬畝,確保全省有機肥施用量及秸稈根茬還田面積分別達到1億立方米和1億畝。與此同時,選准我省農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點,集中力量重點推進。一是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出臺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全省土地規模經營力爭發展到6000萬畝以上。二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今年全省將集中建設330個技術先進、裝備精良、機制靈活的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全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萬個以上。三是推進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四是推進農業綜合執法。
春天來臨,調結構、上標准、防災害的生產硬仗和依托養殖業、勞務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綠色食品產業、特色產業努力拓寬增收渠道的增收硬仗,在我省各地齊拉序幕。記者從省農委獲悉,今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預計將穩定在1.9億畝以上,將新建水稻育秧大棚10萬棟。建設水稻、玉米、大豆、小麥、馬鈴薯等高產創建萬畝連片核心示范點400個。開展鄉村專業化防治隊伍建設試點,對草地螟、水稻二化螟、玉米螟、蝗蟲、稻瘟病、馬鈴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蟲害實施統防統治,推廣綠色防控技術1200萬畝。繼續實施千萬畝農田統一滅鼠工程。
在引導和扶持農民積極發展糧食生產同時,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各項舉措也開始實施。今年我省將加快發展水產養殖業,重點建設以鱘鰉魚為主要養殖品種的『網箱養魚高產高效示范區』,建設兩個『健康養殖示范帶』和8個『優質江魚生產基地』。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通過開展勞務洽談會、『送崗位下鄉』等活動,轉移農村勞動力520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40億元。繼續加大農產品品牌開發和培育力度,加強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全省規模以上龍頭企業要實現銷售收入1150億元以上;龍頭企業牽動基地面積8600萬畝,帶動農戶270萬戶。加快發展外向型農業,全省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25億美元以上,對俄境外農業開發面積達到640萬畝,實現三年再翻番目標。繼續加大綠色食品開發力度,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發展到6100萬畝以上,生產總量達到3400萬噸以上。積極引導和支持各地依托區位和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特色種植業、現代園藝業、特色養殖業、特色手工業及山特產品采摘業、休閑農業等,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發展格局。全省『一品村』要發展到2000個以上。
關鍵詞
『三二一』工程即『三個提昇』、『兩個確保』和『一個加快』。『三個提昇』指提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昇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提昇新農村建設水平;『兩個確保』指確保糧食總產量登上900億斤新臺階,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一個加快』指加快發展縣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