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5月19日訊 不斷完善的公共設施,在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扮靚市容錦上添花。然而,這些設施自建成之日起,就頻繁遭『毀容』。連日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公交設施成了公共設施損壞的重災區。
公交設施『傷痕』累累
近日,記者觀察市區公交站點發現,去年年末相繼完善建成的候車長廊,正面臨嚴峻的『生存』考驗。
『這兒的新廣告剛換上沒幾天,就被撕成條了,看了真讓人不舒服。』一位老大媽指著市政府二號院站點公交候車長廊的背景廣告,對記者嘆息道。
在永安大街百貨大樓站點,記者看到候車長廊已被破壞得『體無完膚』,有機玻璃罩有的地方裂縫,有的地方變得凹凸不平,有的乾脆沒了罩子。
和候車長廊同病相憐的,還有公交站點的站牌。記者在南市場公交站點,看見站牌廣告欄上的美女『負了傷』,一塊白色『膏藥』貼在頭上。走近一看,這塊『膏藥』竟是一張招聘廣告。在市二輕裝修市場公交站點,廣告牌有機玻璃隨風不停晃動,上面還插著一個空飲料瓶,罩子上留有口香糖的痕跡,清理後依然留下難看的痕跡。
粘貼廣告很難清理
現在的小廣告不但上牆,連地面也不放過。走在馬路上,記者不時看到地面上寫著『辦證』、『高價收藥』等小廣告,並且下面還留有電話號碼。
15日9時左右,記者在南市場路西,看到有兩名清潔工人正蹲在地上清理小廣告和口香糖,乾了半個小時,小廣告依舊結結實實地粘在地面上,很難清理乾淨。
電話亭、報刊亭也成了被『重視』的對象。記者看到,全福小學大門對面的一處電話亭,被人用刀劃了一道道『傷痕』,成了『大花臉』。而市實驗中學門外的報刊亭背面簡直看不出本來面目,層層加厚的小廣告被風一吹,整面牆仿佛在風中顫抖。
大多數是人為破壞
『沒事閑的,乾這損人不利己的事兒。』采訪中,對公共設施受損給城市市容帶來的影響,不少市民表示憤慨。
記者在瀏園賓館公交車站點采訪了經常乘車的董女士,她指著站點廣告牌被砸碎的玻璃說:『這是幾個年輕人的傑作。』市民馮先生說,有一次,他開車路過青雲路一公交站點時看到,一名男子對著燈箱式公交站牌猛踹一腳把玻璃踢碎,隨後搖搖晃晃地走開了。
在中華西路,一小商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上下學等車時,一些無聊的學生會拿出彩筆在候車長廊廣告牌上胡亂涂畫。
『在損壞的公交設施中,除個別是自然老化等因素造成外,絕大部分都是人為造成的。』據市北方公交公司客管科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去年新修了站牌和候車長廊,但不久就毀壞嚴重。市中通公交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公交線路的站牌,有的是被機動車撞倒的,有的被人踢出大坑。
需要市民共同維護
在市北方公交公司記者了解到,該公司所屬公交線路的多個站點設施均不同程度受損。工作人員說:『只要發現我們在三天內就必須修復,有時常常是剛補上了,就又被弄壞了,根本補不過來。』
對毀損公交設施的人能否進行處罰?記者了解到,破壞公交設施的人往往在夜間實施,通常破壞的時間很短,很難在現場抓到。而公安機關接到的涉及破壞公交設施的報案也非常少。據建華公安分局民警介紹,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都有明文規定,對於故意損毀路燈、郵筒、公用電話或者其他公用設施,可以以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為名,處以罰款和警告,情節嚴重的可追究刑事責任。『不過,現實工作中處理的相關案件很少,這也和市民舉報較少有一定關系。』
那麼,該如何減少公交設施被損壞的情況?除了相關部門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外,一些市民提出了建議,如相關部門可以在公交設施的設計上改良,將廣告牌改用不易碎的材料;站牌能否選擇小廣告張貼和其他涂抹不易附著的材料制成?同時,為了更好地發動廣大群眾共同維護公共設施,還可以設立有獎舉報制度,重獎舉報者等等。
『不過,歸根結底,解決的辦法,還是要從源頭抓起,即從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入手。』市民李先生認為,應該不斷加大市民文明方面的宣傳和教育,使愛護公益設施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