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日訊 題:八五九農場率先實現農業生產公交化
記者 孫曉銳
![]() |
八五九農場場史館復原建場初期生產生活環境。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
![]() |
八五九農場現代化的體育中心。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
初到農墾建三江分局八五九農場,記者便感受到這裡蓬勃強勁的發展氣息:237公裡的全場水泥路循環網施工正酣,同八一農大聯合建立的信息化采集系統安裝正忙,明珠家園二期工地熱火朝天,肉、奶、蛋、菜四大基地惠及百姓……全場203萬畝的土地上,積蓄的發展動能正在噴薄而發。
為建設秀美宜居的邊陲重鎮,八五九農場計劃從2009年起利用三年時間將完成33個作業站、居民點的整體搬遷工作。
百姓搬遷到場部後,為了方便百姓生產,農場在全場打造了『兩縱七橫七個循環網』的237公裡的水泥路循環網絡。工程竣工後,將實現站站通水泥路,建立公交運營網絡,做到有田的地方就有水泥路,水泥路修到哪,公交車就開到哪,打造半小時交通圈,百姓種地實現公交化。
八五九農場副場長季光照介紹說,場區農業生產實現公交化後,農戶可統一乘坐公交車前往農業作業站耕種,即使最遠的作業站也僅需半個小時即可到達。同時,為方便農戶出行,農場還在作業站內新建了臨時簡易房用於放置農業用具,收獲的糧食可以在作業站的晾曬場進行脫水處理,農戶實現了『輕裝上陣』。
據了解,全場水泥路循環網已建成水泥路面116公裡,今年將完成剩餘121公裡的建設任務,目前各標段已經全面開工。
八五九農場19作業站站長李斌說,農場進行整體搬遷後,站內農戶已全部搬到場部居住。為了方便農業生產,農場新修的水泥路從場部一直通到了我們作業站,農忙時每天有6趟班車接送農戶。現在我們的農戶下地種田叫『上班』,收工叫『下班』,跟城裡人的工作生活沒啥兩樣。
整體搬遷後,農場場部可達到2萬人,人流、物流量將大增。為了給農場居民打造出規范有序、清潔安靜、安全舒適、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農場還在農場外環路建設了佔地面積9.6萬平方米,功能集物資倉儲、機車修理、配件銷售、運輸配貨、車輛停放等於一體的物流中心,實現了生活區與商業區分離。
此外,農場還全力整合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打造一流教育、一流醫療、一流文化,提高百姓生活質量,實現集中投入、重點建設、提檔昇級、功能完善,讓百姓不出農場就能享受到城市般的生活,降低百姓生活消費成本,打造低碳生活方式。
耕作在廣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現代化城鎮裡。通過八五九農場幾代墾荒人的拼搏努力,農墾職工傳統的生活方式率先在這裡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