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2010年新課改高考試卷點評(二)
2010-06-09 08:49:3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9日訊 到昨天17時,哈爾濱市絕大部分高考考生順利完成了自己的高考挑戰。在不影響考生情緒和備考的情況下,為進一步方便考生定位自己,讓高一、高二年級學生明晰新課改高考內容,了解黑龍江省首年新課改高考變化,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各學科優秀教師,對今年高考試題進行點評和分析。同時,再次祝願廣大考生取得優異成績,考取理想的大學。

  理科綜合

  化學 試卷平和 形式新穎

  點評教師:唐海燕,哈師大附中化學高級教師、市骨乾教師

  試卷特點:今年高考理綜試卷的最大變化是分必答題和選答題。化學試題結構與2009年寧夏理綜化學部分基本一致,總分為100分。客觀題比較常規,充分考查了考試大綱中要求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應用、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觀題略有創新,注重考查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應用知識能力。本試卷涉及的學科基礎知識有氧化還原反應、溶液、原電池和電解池、元素周期表、反應熱計算、有機物的結構性質、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化學實驗、元素化合物推斷等學科主乾知識,選做題中有有機化學推斷及方程式、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與物質結構與性質等。試題充分體現了『考綱』對學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能力的要求。

  試卷簡析:客觀題中第8題和09年寧夏卷化學第8題考點相同,讓學生有一種熟悉感,容易進入答題狀態。第9題涉及了選修5《基礎有機化學》中的內容,學生若在復習中直接選擇以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為內容而放棄選修5的話,做此題會多花一些時間,這也給今後的復習思路作出提醒。第12題考查原電池原理,以圖示給出, 13題考查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但以表格給出,判斷評價方案,形式都比較新穎。

  主觀題題目靈活新穎,體現新課程理念。26題利用框圖為載體,同時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識,電解原理,以及化學平衡知識,是綜合程度很高的一道題,很精彩,對學生基本知識的廣度有較高要求。27題作為實驗題,應該說非常平和,學生容易入手,得分應該較高。28題比較創新,尤其第(5)問考查了學生對題中所給環境的理解和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涉及探究能力的考查,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

  選做題目與學生平時所見題型大體一致,黑龍江省考生在37題和38題中選一題進行作答,多選以第一題為准。這樣就要求考生先要做出判斷,作為第一次出現的選修考題,兩題都較常規,難度差別不大。《物質結構與性質》以常見元素為基本知識進行考查,選此題的考生若結合題中問題進行作答,會節省一些時間。《有機化學基礎》以丙烯和苯為素材,所給信息明確,沒有繁瑣、龐雜的轉化關系,考查有機合成最基本的合成思路。這對選修課程的教學有非常好的引導作用,避免選修教學中的偏深偏難。


 

  物理 難度適中考察能力

  點評教師:關世彪,哈師大附中物理組優秀教師

  物理試卷考題難度適中,充分貫徹了新教材、新考綱的要求,在考察知識的同時,把考察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一、必考部分:

  選擇題整體難度不大,考察內容為四道力學問題、四道電磁學問題。

  力學涉及到胡克定律、功和功率、物體平衡和萬有引力等力學主乾知識,其中第20題為萬有引力問題,涉及到數學對數的求解,對學生數學能力要求較高。

  電學四道問題,其中第14題側重了物理學史的考查,體現了新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但是在這道必考題中涉及了選修內容,值得商榷。第17題考查靜電除塵,體現了新課標中對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要求,同時很好的考查了力和運動的關系。第19題為結合物理圖像對電源效率的考查,側重了學生對閉合電路問題的理解和應用,同時考查了學生對圖像的理解能力,但難度不大。

  實驗題整體比較常規,難度不大,容易得分。第22題對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考查源於教材,注重基礎;第23題伏安法研究熱敏電阻(半導體材料),側重對電學實驗基本知識和能力的考查,如實物圖的連接、利用數據描點作圖、電表的讀數,這些都是平時教學要求,難度不大。

  兩道計算題一力一電。力學問題題乾關注熱點,以博爾特的100米和200米的世界紀錄時間為素材,設計物理情景,很好的考查了運動學知識,情景容易理解但是數據處理相對繁瑣,不細心容易出錯丟分,也極易影響學生的應試情緒;第25題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問題,這始終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整個物理情景的設置對學生的審題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在所求解問題中,涉及到對粒子運動過程的分析、運動軌跡的描繪及半徑計算,其中如何確定幾何關系以及數學方程的求解是解決該題的難點和關鍵,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的,具有很好區分度。

  二、選考部分:

  3-3中選擇題考查晶體非晶體的基本特性,計算題考查氣體定律的計算

  3-4中選擇題為幾何光學中全反射知識,計算題考查機械波的波長求解和疊加問題

  3-5中選擇題為能級躍遷知識,計算題為動量守恆定律和牛頓定律的考查

  整體考查內容基本側重了選考部分Ⅱ類要求,選修3-3、3-4、3-5三部分試題難度適中,學生得分相對容易,各部分相比較,難度均衡。


 

  生物 注重基礎平穩過渡

  點評教師:孫仲平,哈師大附中高級教師

  一、生物科的命題特點:

  命題注重平穩過渡。黑龍江、吉林等省首次參加新課標高考,今年高考命題已充分考慮各省實際情況,在命題內容及形式、難度與09年相近,考生所擔心的偏題、怪題、難題在今年的生物試卷中基本未出現,80%左右的題考查內容注重基礎知識,總體來看,可謂沒有超越考試大綱,也未超越教材,大部分考生答起來,感覺較為順利,實現教材與高考的平穩過渡。

  命題注重基礎性知識,學科內的綜合性不強。多數考點僅涉及某一節或某一章的有關內容,少有跨章命制的試題。試題命制時,考點明顯緊扣教材,考點與所題乾中信息聯系緊密,利用題乾的導向,一般均可作出明確判斷。如29題關於免疫學的考查,就與某些訓練題異常相似。31題關於生態學的考查也是如此,營養關系及競爭圖像的判斷都不難,在此基礎上,對種群密度的變化、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比較、種群數量的調查均為基礎性考查。今年的生物試題中,有少量的信息給予題,使整套試題體現出一定的靈活性,成為新課標考查的亮點。但在信息給予范圍及難度上不超越教材,基本不含有教材的拓展、延伸內容。

  考點分布特色:從分值來看,必修三所佔比例最大,29(免疫學9分)、30(植物激素9分)、31(生態學8分)三道簡答題均出自必修三,另外,選擇題的5題(6分)也出自必修三,選擇4也應視為基於必修三的題,則本冊書總計佔38分。必修二中涉及32題(遺傳實驗13分)、選擇6題(變異6分),總計22分。必修一主要考選擇1、2、3,佔18分。選修三佔15分。

  二、高考生物試題給明年備考的啟示:

  1、強化基礎知識。加強基礎高三復習是首要任務,尤其在監高考更要回歸教材,強化基礎知識訓練。考生也要認真對待基礎訓練,勿以簡單而忽視、淡化基礎訓練。

  2、全面訓練。高三復習不能只注重重點知識,從今年的高考命題可以看出,有些知識來源於教材的細微之處,如若復習過程不全面,可能會造成重大失誤。

  3、加強能力水平訓練。今年高考雖然能力考查不顯著,但隨著新課標的推進,高考的命題的逐漸過渡,能力水平的題還是會佔有一定比例的。

  文科綜合

  體現課改理念突出能力考核

  點評教師:郭建民,哈師大附中歷史特級教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點評教師:李曉莉,哈師大附中政治高級教師、市骨乾教師

  文綜試卷分析:

  1.試卷結構和2009年全國Ⅱ卷有差異,和2009年寧夏卷基本相同。從形式上看,2010年高考文綜新課程卷Ⅱ題型、結構與高考說明要求一致;從效果上看,有較高的信度和區分度。總題量為47道,其中卷Ⅰ35個選擇題,卷Ⅱ36題至40題為必考題,41至47題為選考題。卷Ⅰ某些單項選擇題學生感覺難度增加。主要和試卷的呈現方式,創設新的背景材料有關。從呈現方式上看,材料型選擇題佔絕大多數,且形式多樣。除文字型材料外,還有圖表、漫畫等形式。歷史學科2010年高考試題在保持2009年傳統特色的前提下,又加入了漫畫型材料題如:29題『不列顛娜』與流浪的女兒『美利堅』。政治學科單選與前兩年的寧夏試卷相比,題型比較穩定,一個經濟計算題,其餘都是等項的兩兩組合題型。有明顯的難度,其中計算題不是單一計算,而是混合了關稅、社會勞動生產率變化的混合運算。組合式單選題,既需要學生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排除錯誤選項,同時又需要結合材料,根據材料排除無關選項。雖然單選的難度略有下降,但考生在現場的特殊環境下,不會清晰地認定出來,可能會影響他的心理與應對試題的整體感覺。

  2.突出能力考核,總體難度適中,但考生在答卷時感到不太適應,時間緊。原因有二,一是新課程命題強調考核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在一定程度上高於教材,不拘泥於教材的表述,因此學生感到不順手。二是由於政治學科放在歷史試題前面,政治學科的特點相對於地理和歷史而言,離教材的距離更近,因此,學生在政治試題答題上耗費時間多,以至於影響了歷史答題。

  3.滲透新課程要求。歷史學科通過設置新情景、新材料特征明顯,注重探究比較能力,強調現代史觀。政治學科在常見題型中增加操作難度。措施與意義、『為什麼』類型題,是平時模擬訓練中常見的題型。其中涉及文化生活、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的知識學生可以從學科知識體系中調動和運用,但是學生必須仔細閱讀材料,有針對性地解決,而不是泛泛地從考點的知識出發。從知識上看是容易入手的,但是大題的設問屬於問中有問:第38(1)運用經濟知識,分析該省煤炭行業實行重組的意義。對於材料提到的重組中存在的問題,你認為應如何解決(14分)?(2)煤礦事故發生後,為什麼必須對相關政府官員進行行政問責?結合煤礦安全生產提出建設責任政府的建議(12分)。每問中分成兩個小問,但只給一個總分值,學生如何分配答題卡的空間、分值,需要自己理性判斷、合理安排。

  4.選做題特色明顯。歷史學科選修題能力要求明顯高於必修,並且離教材更遠。試題的閱讀難度明顯下降,如:2009年全國Ⅱ卷國學復興題閱讀難度非常大,許多考生讀不懂,這道32分的大題全省平均得分7.39。今年歷史學科第40題這道37分的大題,前兩問分別考的是明清手工業特點和十九世紀以前英國工業發展的階段及階段性特征,這都屬於學科教學當中的主乾知識,再加上閱讀難度降低,學生上手應當會比較容易,估計此題得分率應當明顯高於去年。此題第三問闡述對恩格斯的『歷史前提』的認識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靠多寫知識點得分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考驗。相對於2009年寧夏卷,閱讀量大的特點,今年歷史學科Ⅱ卷的閱讀量有所降低。歷史學科難度感覺比2009年黑龍江考的全國卷Ⅱ要簡單一些,但要難於2009年寧夏卷。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