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小小少年心有大愛 14歲女生撿垃圾賣錢資助百人
2010-06-09 09:41:13 來源:大慶日報網絡版  作者:楊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核心提示:

  面對弱者,有些成年人也許都會選擇沈默。但小小年紀的付崢卻頻頻伸出援助之手。她從6歲開始,就用自己攢的零用錢幫助別人,零用錢太少,她就開始撿廢品賺錢去幫助別人,8年間,這個朴實的小女孩給有需要的人累計捐款16875元,她以陽光般的笑容詮釋了一句古訓『勿以善小而不為』。

  她年齡不大,卻有著一顆無私的慈善之心。

  她貌不驚人,卻做了一件感天動地的大事。

  她,就是14歲的付崢,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堅持撿廢品,所得收入加上壓歲錢共計16875元持續資助了10名貧困學生、3位孤寡老人、2名患病兒童,加上一次性資助,累計達上百人,在國內外發生地震、雪災、乾旱、礦難、臺風、海嘯等災情時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是什麼力量促使她做了這些常人難以做到的事?帶著疑問,記者走近了付崢。

  耳濡目染少年有大愛

  6月1日中午,通過多彩社區居委會王主任的介紹,記者找到了付崢的家。

  在付崢的房間,記者看到書架上擺滿了各種獎杯、獎牌、榮譽證書。付崢和市委副書記、市長夏立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鄭新英的合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付崢的奶奶告訴記者,這是付崢在獲得『道德楷模』、『十大文明之星』時和兩位市領導的留影。

  提到付崢為什麼會去幫助那麼多素不相識的人?付崢說,是受奶奶的熏陶。

  付崢3歲時,父母離異,因為父親工作忙,這麼多年,她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

  奶奶是個孤兒,小時候日子過得很苦,她知道缺少愛的滋味,所以,看到那些有困難的人,無論是否相識,都去幫一把。付崢一直被奶奶的善良、朴實、勤勞影響著,她從小就見不得別人受苦。

  爺爺、奶奶身體都不好,付崢懂事兒時就幫著奶奶做家務,還堅持每天給爺爺倒尿盆、焐被窩、打洗腳水……

  在付崢剛剛上小學一年級時,大年初五那天,奶奶帶著付崢去舅舅家拜年,吃過午飯後,舅媽拿著一些好吃的說去給鄰居送去,付崢也興衝衝地跟著去了。

  到了鄰居家,付崢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鄰居家的老爺爺患病沒錢醫治,疼得用腦袋直撞牆,他年幼的孫女鄭文靜因沒錢不能上學。付崢當時眼淚就流了下來,把剛剛到手的600元壓歲錢全部給了老爺爺,並囑咐老爺爺先看病。

  600元錢,對一個只有幾歲的孩子來說不是個小數目,小付崢卻能傾其全部。付崢說,『自己省一點,別人快樂一點。』此後,每到春節時,付崢都到鄭文靜家看看,給她帶幾件衣服及學習用品。

  而幫助鄭文靜一家僅僅是付崢播撒愛心的開始。


  自立自強撿廢品助人

  付崢每次在報紙上、電視上,看到有困難的人,都特意記下地址,用自己攢下的零用錢買些吃的、用的送過去。

  時間長了,她發現,面對眾多需要幫助的人,她攢下的那點零用錢太微不足道了。

  一方面想幫助別人,另一方面又沒有能力,付崢很苦惱。

  記者問付崢,為什麼不向家裡人要錢去幫助別人呢。

  付崢笑了一下,說道,如果向家裡人要錢去幫助別人,就失去我做這件事的意義了。

  在上小學一年級時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上,她看到地上有很多礦泉水瓶,就想:這些瓶子不是可以換錢嘛!

  想到這,付崢越發興奮起來。

  當同學們都坐在座位上吃著小食品,觀看著比賽,有說有笑時,付崢卻拿著塑料袋開始滿操場撿瓶子,運動會結束後,她已經撿了幾百個礦泉水瓶,賣了好幾十元。

  嘗到甜頭後,付崢開始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撿塑料瓶,後來看到紙殼子也撿回來。

  次年,學校再開運動會時,她又撿了三四百個礦泉水瓶,裝了滿滿一大袋子,等公交車時,因為她的這個大袋子太佔地方,先後幾輛車都不願拉她,害得她當天晚上到家已經6點多了。

  付崢用賣廢品的錢第一次幫助的人是和她住在一個小區的劉培玉奶奶。劉奶奶是孤寡老人,身患疾病,家裡條件又不好。付崢知道這個情況後,趕緊用賣廢品的收入給劉奶奶買了件新衣服和一些營養品。

  這一去就從沒有間斷過,每個節假日,付崢都要帶上水果、營養品看望劉奶奶,給劉奶奶打掃房間、拆洗被褥、陪她聊天。劉奶奶因為患有骨癌左腿截肢,右腳也長了很多大泡,腳面都變成了黑色,付崢不嫌髒給奶奶洗腳、擦身。

  劉奶奶被她感動得直掉眼淚,如今,已經上初三的付崢因為功課忙,同時又寄宿在校,看望劉奶奶的次數少了,劉奶奶經常因為想念付崢掉眼淚。


  遭到誤解愛心不變

  付崢做了常人難以做到的事,反而遭到一些人的冷嘲熱諷。

  付崢如今就讀的左思中學,是她就讀的第三所中學。

  『有的同學不理解我,排斥我,我實在沒法在以前的學校呆下去了。』說到這,付崢眼睛濕潤了。

  『我只是想做點好事,為什麼有些人不理解,還挖苦我。』付崢很委屈。

  付崢說,一次運動會上,她在撿礦泉水瓶時,看到高年級的一位大哥哥手裡拿著空瓶子。她很有禮貌地問『哥哥,你這個礦泉水瓶子要不要了?』

  付崢滿臉期待地等著哥哥的回答。不想哥哥卻說,『我這個瓶子和你有什麼關系!』說著把瓶子放在腳下,使勁地踩碎了,然後說:你滾!

  付崢含著眼淚繼續撿,那天她一共撿了300多個礦泉水瓶,臉都曬黑了,奶奶心疼地說:你別撿了,每年纔有一次運動會,你就開開心心玩吧。

  奶奶說,還有一次,付崢在撿礦泉水瓶時,一個同學已經把兩個空瓶子給了付崢,一轉身,又要了回去,然後隨手撇得遠遠的。

  還有很多時候,付崢走路時看到路人手中的礦泉水所剩無幾,就悄悄地跟在後面,在人家要扔時她上前要下來。有的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付崢,有的人不予理踩,把瓶子塞進了垃圾箱。

  奶奶說,每當付崢取得榮譽時,更加重了部分同學對她的排斥、指點。

  說到這兒,記者終於理解了,剛來采訪時,付崢的奶奶為什麼一再拒絕接受。

  奶奶說,『不是我們擺架子,是有些人實在不理解,覺得我們在作秀。所以,孫女做任何事都不張揚,沒有人知道纔好呢。』

  奶奶告訴記者,付崢有心肌炎,不能太累,她擔心孫女身子,多次要求孫女別再撿廢品了,可孫女卻一直堅持,但她知道孫女心裡的苦。

  因為一些人的不理解、冷嘲熱諷,付崢偷偷地哭過很多次。每次她委屈的時候就想到還有10個貧困的孩子需要她幫助,她告訴自己必須咬咬牙挺過去。

  付崢資助的10名學生中有兩名和她在一個學校,而這兩名學生卻不知道幫助他們的人是同學付崢。

  付崢默默無聞地付出著,她說,這麼多年多虧了奶奶的支持、鼓勵。『我每次出去捐款,都是奶奶陪著。每次遭受打擊,都是奶奶寬慰我。』

  付崢小時候,奶奶就對她說:『要做個好人,要有愛心、感恩的心、包容的心,不要有貪心。』這句話也是付崢做人的原則。

  在重重的打擊下,付崢說,不管多難她都要一直堅持下去,只為換得那些面臨困境的人的笑臉。

  在付崢的相冊裡,記者看到她和很多小朋友的合影,付崢說,這些都是她幫助的學生,她們年齡相仿,彼此成了好朋友,有幾個學生家在農村,寒暑假時付崢就把她們接到家裡住幾天,幾個人睡在一張床上,唧唧喳喳聊到天亮……


  『付崢基金會』博愛人間

  付崢衣著朴素,個性內斂。付崢的奶奶說,就在一年前,付崢還穿著帶補丁的襪子、內衣。『不是家裡困難不給她買新的,她總把新衣服送給她救助的人。幾百元的電子學習機、衣服、文具……都送人了,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付崢就讀的左思中學良校長告訴記者,付崢學習非常刻苦,不張揚,在班上人緣特別好,最難能可貴的是她節儉。辦學這麼多年,在住校生中,他從沒見過像付崢一樣,一星期只花兩三塊錢的學生。

  付崢對自己摳,但對她幫助的那些貧困人群卻很大方。

  付崢說,她也想過給自己買點什麼,但一想到那些面臨失學的貧困學生、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人……她的這種想法立刻被打消,他們更需要幫助,這些錢用在他們身上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翻看付崢的影集時,記者看到,她厚厚的相冊中,大多都是她和幫助過的人的合影,僅在愛心小學門前的留影就有不同時期的七八張。

  孫圓悅是愛心小學的學生,付崢的幫扶對象之一。孫圓悅的媽媽患有嚴重的心髒病,全家只能靠爸爸站大崗來維持生活。為了孫圓悅能安心讀書,付崢經常去看望她,給她媽媽送藥、給孫圓送學習用品,並安慰她、鼓勵她。

  2007年2月26日,剛做完闌尾炎手術的付崢躺在床上還惦記著孫圓悅家裡沒有電視機,不能看春節聯歡晚會。她就跟爺爺、奶奶商量把家裡的18寸彩電送給了孫圓悅。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生海嘯,數十萬人遇難,付崢當時捐了177元。

  記者問,為什麼不湊個整數?付崢說,『177』的是意思是讓受災的國家盡快好起來。

  2005年7月25日,林甸縣花園鄉發生了地震,付崢以大慶晚報小記者的身份到災區采訪。她看到災情比較嚴重,居民房屋嚴重倒塌,一片狼藉。她給受害的居民送去衣服,並且與兩名受災嚴重的家庭盧雙和張靜成立幫扶對子,幫助盧雙和張靜讀完小學。

  2008年1月29日,付崢看新聞時得知南方很多省、市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災,她的心又一次糾結起來,她決定為災區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但是賣廢品的錢只剩下218元了,她認為太少了,因此她想等過完春節再捐,因為過年她還能得到親屬給的壓歲錢。於是她在正月初七那天給中國紅十字會捐款500元。這件事付崢沒有告訴任何人,直到中國紅十字會郵來了感謝信,學校和老師纔知道。

  2008年5月13日,付崢在電視上看完汶川地震報道後,哭著數完500元,第二天中午走進市慈善總會,當她撕開塑料袋把錢全部倒出來時,正值班的兩位工作人員被震住了。除了一張50元『大票』,其餘的全是一元、五角、一角零鈔。

  2009年2月,付崢被評為省讀書狀元,當時獲得800元獎金。當年7月份時,臺灣發生了莫拉克臺風,付崢從這800元中拿出500元捐給臺灣受災群眾,看學校寢室沒有紙簍,她又花200元買了80個紙簍,剩下的100元給爺爺買了一個生日蛋糕。

  ……

  付崢幫助過的人太多了,記者看到匯往全國各地的匯款單就有十幾張,最大數額1500元,最少的也有一二百元。

  奶奶說,還有一些匯款單已經丟了,平時零零碎碎的捐款都無法計算了。

  付崢所在的左思中學的校領導、師生對她的行為非常欽佩,去年學校舉行專題報告會,號召全校師生向付崢學習,同時又為付崢命名助學基金,號召每個學生每周節省一元錢,用來捐助貧困學生。

  左思中學屬於私立封閉式管理學校,付崢平時住校,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同時又面臨著中考,功課緊張,撿廢品的次數少了,不過她一有時間還會去看望她幫助過的孤寡老人和同學。付崢說,她會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做好事、做善事,好好學習,將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付崢不僅是個樂於助人的孩子,而且還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她寫的作文《我的班主任》、《我的家鄉美麗大慶》、《我的校園》在《作文評點報上》陸續發表,《假如我是市長》在全國迎奧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小小年齡的付崢一身榮譽,先後被評為省『十佳少年』、大慶市十佳『六講六好』兒童、大慶市『關心下一代道德楷模』、大慶市『十大文明之星』。

  這些榮譽,對於一個剛上初三的孩子來說是一種肯定,更是一種鼓勵。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