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2009年黑龍江道路客運發生安全事故19起84人死亡
2010-06-12 09:21:1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健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2日訊 安全意識淡薄、監管不到位、車輛狀況差等原因導致我省從去年年初以來,道路客運共發生安全事故19起,造成84人死亡。這是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省公路水路運輸安全工作會議上獲悉的。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強化行業監督管理,減少和避免行業安全事故發生。

  2009年年初以來,我省道路客運共發生安全事故19起,造成84人死亡,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9起。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出現事故絕非偶然。管理部門、運輸企業、駕駛員均存在安全意識淡薄的問題。一些駕駛員心存僥幸心理,在利益的驅動下,置旅客生命財產安全於不顧,6月2日發生在哈同公路因司機換班引發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就是典型案例。同時,一些運輸企業,特別是以掛靠為主的運輸企業,對安全事故沒有予以足夠重視,而管理部門在行政許可、市場監管等方面存在嚴重漏洞。據調查,慶安縣墜河客車營運手續不全、車輛技術狀況極差、駕駛員沒有從業資格證,這樣的車輛竟然在線路上運行了多年。

  市場准入把關不嚴,監管不到位。按規定,道路客運班線行政許可具有嚴格的條件和程序,但個別地方運管部門行政許可不規范,車輛檔案要件不全,對車輛技術檢測和承運人責任險等方面沒有做到嚴格把關,使一些不符合准入條件和營運條件的車輛進入客運市場。個別市縣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流於形式,買證賣證、只收費不培訓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農村客運市場無證上崗、培訓不到位和素質偏低等問題較突出。個別運管部門未按規定為客運站配備駐站稽查人員,一些駐站稽查人員形同虛設。

  另外,農村運輸市場車況差也是原因之一。農村客運屬於微利行業,加之農村公路的限制,車輛更新換代速度較慢,老舊車輛普遍存在,甚至一些報廢車輛還在運行,一些檢測站對營運車輛的檢測工作不按規定標准和程序進行,致使車輛帶病運行。在農村客運市場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農用車、貨運車、三輪車等不符合客運運營條件的車輛非法載客等問題,超員、超載等違規經營問題頗多。

  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減少和避免行業安全事故的發生,各級運管部門要嚴格市場准入,對達不到安全生產要求的運輸企業堅決不予許可新的客運班線;加強車輛技術管理,安全技術檢測不達標的客運車輛必須強行終止營運,禁止報廢車輛進入客運市場;全面提高運輸從業人員素質,嚴格對准駕車型、駕齡、安全駕駛經歷、年齡、學歷和專業等資格申報條件的審核;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從重、從快打擊非法營運,堅決取締非法營運車輛;推廣和使用現代化監管手段,加快營運車輛GPS的安裝和使用。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