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街頭『免費雜志』內容多是涉性醫療廣告(圖)
2010-06-22 10:31:0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楊宇 高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街頭免費雜志。
 

  東北網6月22日訊 由於職能部門對報刊醫療廣告的整治力度越來越大,一些涉嫌違規的醫療廣告為逃避打擊,又以雜志的形式改頭換面、重出江湖。近段時間以來,哈市一些公共場所就出現了很多這種,市民看後不禁感到疑惑,這內容亂七八糟的雜志和違法廣告有何區別?

  裡多是涉性醫療廣告

  19日,市民高女士在道裡區某商場逛街時看到有人在街頭發放免費雜志。該『雜志』封面設計時尚,高女士翻看後卻發現,其內容除了幾個小笑話和愛情故事外,多是某民營婦科醫院的廣告。『起初我還真以為是時尚雜志呢,但仔細一看,內容不外乎是因婦科病、男性病導致的婚外情、包二奶等涉黃廣告。這亂七八糟的刊物,實在令人反感。』高女士氣憤地說。針對高女士反映的情況,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記者在哈市道裡區某商場附近看到,三四個男青年正在向過往路人散發名為《前衛》的刊物,於是走過去要了一本,記者看到該雜志寫明由湖北某傳媒集團主辦,刊物內容多是些女性喜歡看的婚姻、情感類故事,乍看上去,就是一本女性雜志。但仔細看,在這些情感故事中還穿插著《健康女人做男人背後堅強後盾》、《金牌男科,專業解決男人問題》等文章,都是介紹有關無痛人流、各種男性病治療的內容,儼然就是某民營醫院的一本廣告宣傳冊。

  記者發現這些除了極少數能掛靠一些外省市的雜志社以外,多數壓根就毫無『來頭』,既沒有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核准的統一刊號或內部准印證號,也沒有工商管理部門核准的廣告經營登記證號。

  在道外區某休閑廣場附近,記者收到了一份名為《精研女人坊》的『雜志』,其封面雖然印有『內部贈閱』字樣,但沒有任何職能部門的批准文號。而內容除了《把看A片的女人娶回家》、《妻子6萬元尋夫,『小三』舉報領賞》等品位不高的文章外,就是大量硬性或軟文類的醫療廣告。無獨有偶,在距離該休閑廣場不遠的路邊,還有幾個年輕人在散發一本叫做《都市閑話》的『免費贈閱雜志』,該雜志裡某民營醫院的男科廣告、肛腸科廣告幾乎佔全部內容的60%,還穿插了大量美女壯男的圖片及充滿挑逗意味的文字。

  記者在街頭觀察到,接到雜志的路人起初都以為是雜志,但仔細翻看一下後,都露出了不屑或反感的表情,有人直接丟棄在一旁,也有人扔進不遠處的垃圾桶。一對正在廣場上散步的老夫妻告訴記者,這些年輕人經常在附近散發這種雜志,『那裡邊的東西有的太露骨了,每次發給我們,就趕緊扔掉。』


 

  『免費雜志』疑似非法出版物

  封面設計時尚花哨、印刷包裝像模像樣、內容曖昧挑逗、廣告軟文充斥其間,這些印刷品到底屬於什麼類別?是雜志?還是印刷品廣告?

  記者了解到,根據新聞出版署發布的《期刊管理暫行規定》,凡經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審核批准、履行登記注冊手續,領取『報刊登記證』,編入『國內統一刊號』的期刊,纔是正式期刊。凡持有『內部報刊准印證』,用於本系統、本單位指導工作、交流經驗、交換信息,並在行業內部進行交換的資料性、非商品性內部期刊,均稱為非正式期刊。

  非正式期刊不編入『國內統一刊號』,不得公開發行、陳列,不准銷售,不得進行任何經營活動。而根據《期刊管理暫行規定》,內部資料(非正式期刊)都必須經過審批備案後纔能印刷出版,應在雜志上表明內部准印證號,如果沒有,即屬非法出版物。即使是經過審批的單位出版的內部資料,也只能用於本系統、本行業、本單位內部交流,不能刊登與本行業無關的內容,不能刊登廣告,更不能在社會上散發。

  省新聞出版局反非法和違禁出版物處的工作人員表示,民營醫院自辦的這類刊物既不是正式期刊,也不是內部期刊,需要查看裡邊刊載的具體內容纔能界定其屬於何種性質。如果出版物中內容多數是廣告,那就不能認定為刊物,而屬於廣告傳單性質,應該由工商部門負責管理。

  『免費雜志』

  記者注意到,這類『免費雜志』充斥著大量民營醫院的廣告,幾乎每頁都能看到其治療男性病、不孕不育、婦科疾病等的宣傳,廣告內容充滿兩性描寫、挑逗性強,而且雜志中會反復出現醫院的諮詢電話。

  一位從事醫療企劃行業多年的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民營醫院越開越多,競爭日趨激烈,醫院之間只能靠各種宣傳手段『拉患者』,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辦『免費雜志』。該業內人士介紹,如果單從成本上計算,印制這種『免費雜志』的成本要比印制廣告單頁、VIP手冊、VIP卡的成本都大,『一本雜志,即使用最普通的紙張印刷,也要3毛錢左右的成本,從成本上看,是印一本賠一本。』但如果從宣傳力度上看,散發『免費雜志』是最有效的手段。一張單頁,別人一看是廣告,看都不看就會扔掉,而做成雜志,大家接到手裡都會看一看,如果再有些『吸引眼球』的文章,看得人會更多。且一本雜志不可能僅一個人翻看,傳播的數量會比一張單頁多上幾倍。『我們要的不是別人喜歡看,是讓人記住,哪怕是看到了就反感也好。』這位業內人士說。

  他還神秘地告訴記者,醫療廣告變身『免費雜志』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打個『擦邊球』,規避相關部門的檢查。該業內人士稱,現在有關部門對醫療廣告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原先我們自己做廣告單頁、印制VIP卡,宣傳效果都不理想;在媒體上做廣告,管理政策越來越嚴格,自己做雜志,什麼都能說,還能有點「花邊」吸引人看。最關鍵的是,它的形式很難界定,既像是出版物,也像是廣告,其實什麼都不是,誰也管不著,最多是城管不讓發,那我們就躲著城管發,其他部門都不怕。』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