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8日訊 日前,就市政府出臺的《關於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若乾意見》,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詳細介紹。
2015年全市城市化率將超55%
根據《意見》,哈爾濱市將突出抓好城鄉發展規劃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城鄉市場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強力推進工業向產業集聚區集中、梯度推進農民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穩步推進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哈爾濱市將突出抓好重點小城鎮規劃和建設,通過墾區帶動、林區帶動、交通樞紐帶動等『八個帶動』,積極打造一批帶動能力較大、輻射力較強、各具特色的『工業強鎮』、『商貿大鎮』、『交通樞紐重鎮』、『旅游名鎮』、『文化古鎮』。
根據《意見》,今明兩年為城鄉一體試點起步階段,在松北區、平房區、南崗區、道裡區等主城區先行啟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工作。支持位於近郊圈內的雙城市、五常市、賓縣、巴彥縣選擇重點城鎮開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2012年—2015年哈爾濱市將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到2015年全市城市化率達到55%以上。
重點規劃40個城關鎮和中心鎮
《意見》提出,突出抓好重點小城鎮規劃和建設,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壘,加快形成特色突出、設施良好、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小城鎮群體。重點抓好40個城關鎮和中心鎮的規劃與建設。結合『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實施,加快推進鄉鎮、村區劃調整,有計劃地實施『撤鄉並鎮』、『並村』和『鎮改街』、『村改居』,鼓勵農民向重點鎮和中心村組團集中。積極推進以『三棚一草』改造為主要內容的城鄉住房建設,改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和人居環境。
近郊圈6區縣打造主體功能區
《意見》提出,在圍繞『強縣』發展戰略和把哈爾濱建設成為現代大都市的奮斗目標,構建哈爾濱都市圈過程中,近郊圈的呼蘭、阿城、雙城、五常、賓縣和巴彥要打造主體功能區。遠郊圈的尚志、依蘭、木蘭、通河、方正和延壽要實現錯位競相發展。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加快推進縣域工業化進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到2015年,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240億斤以上。重點建設稻米、大豆、玉米、乳品、生豬、肉牛、肉蛋雞、蔬菜、食用菌和林木10大產業帶。加快壯大畜牧產業,實施300萬噸奶、200萬頭肉牛、1000萬頭生豬、1億只肉蛋雞戰略工程。到2015年,全市榮獲中國農產品名牌力爭達到40個,國家和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150戶以上。
建設主要城鎮至城區三小時交通圈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加快公路網絡建設,推進依蘭至七臺河高速、通河至依蘭、尚志至五常、哈爾濱至阿城、哈爾濱至五常拉林等市域內交通大通道及通鄉通村公路建設,構築以主城區為中心覆蓋哈爾濱都市近郊的1小時交通圈,覆蓋所轄主要縣(市)的兩小時交通圈,覆蓋全市以及市域范圍內各主要城鎮的3小時交通圈。同時加強水利設施、農村能源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到2015年,全市農村飲水安全率達到90%以上,基本解決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
全面實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實行城鄉同步發展的社會救助制度,完善教育救助等農村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做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做到先保後征。到2015年,全面實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加快推進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應保盡保。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到2015年,貧困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優先發展城鄉教育事業。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完善城鄉醫療衛生體系。到2015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衛生服務和免費免疫范圍。加強城鄉生態環境建設,逐步將重點區域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退耕還林。
逐步實現農民工與城市職工同工同酬
《意見》提出,促進農業富餘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到2015年,有效轉移農村勞動力達到60%。逐步實現農民工與城市職工同工同酬、同工同權。同時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管理職能向農村拓展,到2015年,逐步構建起城鄉一體、運轉協調、規范高效的社會管理和行政管理體制機制。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新型戶籍管理制度,逐步對本市戶籍人口取消農業和非農業的戶口性質劃分,按實際居住地登記為『居民戶口』,實行一元化戶口登記制度。對本市籍已登記為『居民戶口』的人員,在農村有承包土地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保留,同時依法享有和承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有的權利義務。對市外遷入人員實行准入條件的管理辦法,加速城鎮人口和人纔、資金等生產要素集聚。對外地符合政策遷入哈爾濱市農村登記為『居民戶口』的人員,依法享有和履行當地居民應有的權利義務。到2015年,基本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管理制度。
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城鄉一體化建設
《意見》提出,哈爾濱市將加快建立城鄉統籌的土地管理制度。利用兩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全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通過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促進農村土地向專業大戶和公司企業流轉。還將加快建立城鄉統籌的投資制度,加快建立農村現代金融制度。加快建立城鄉統籌的公共財政制度。對納入全市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的重大建設項目,由各級財政給予一定資金支持,吸引和帶動社會資金共同投入城鄉一體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