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伊春6月28日電 2009年5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戰略目標,伊春市又迎來了一個公路建設的春天,伊綏高速公路正式開工建設,2011年伊綏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伊春市高速公路網現代化藍圖將全面繪就。
伊綏高速是縱貫黑龍江省中部地區的公路主動脈,是通往中國林都伊春市的旅游度假快速通道,也是省會哈爾濱通往嘉蔭口岸最便捷的通道,伊綏高速路線起自伊春市青山路西端,經鐵力市、慶安縣,終於綏化市南出口,全長236公裡。
伊綏高速的建設是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東北地區及黑龍江省骨架公路網系統的需要,也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實施省委、省政府建設『十大工程』,打造『八大經濟區』戰略部署的需要。
伊綏高速將與正在建設的伊春至五大連池,綏化至北安高速公路共同構造出黑龍江省北部地區,以哈爾濱、伊春、五大連池為核心區的黃金旅游線,與嘉蔭至名山,嘉蔭至黑河、北極村等沿江公路共同構建龍江北部旅游大環線,將極大地促進我省北部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
伊綏高速位於小興安嶺腹地和松嫩平原中部,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配合伊春市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和世界級森林大公園的發展規劃,伊綏高速在確保質量優良、造價合理、安全文明、廉潔高效的基礎上,全面建成『路景相融,自然和諧』的中國林都生態旅游高速,努力實現『路在林中展、溪在路邊流、車在景中行、人在畫在游』的伊綏高速新景觀,把環境保護、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貫穿到建設全過程,努力爭創國家級典型示范工程的建設目標。
該項目林區路段采用整體式和分離式兩種路面,因地制宜,宜合則合,該分則分,靈活布線,減少環境破壞,增加景觀效果。配合伊春市政府旅游開發,規劃日明峽大型休閑度假服務區,整合周邊滑雪、漂流、登山景觀等旅游資源,為游人提供高品質休閑度假服務。沿線建設森林氧吧、白樺小憩,親水觀景、林海雪原等休閑區,設有港灣式公共汽車停靠站等旅游服務設施。通過對公路沿線進行景觀梳理,多采用生態防護,設計恐龍景觀擋土牆、隱形排水溝,藝術隔音牆,並對取土場、臨建駐地進行植被恢復。
2009年5月開工後,兩個總監單位、6家駐地監理單位和12家國內大型參建隊伍5000多名築路大軍、1500臺(套)機械設備,浩浩蕩蕩同時進場,打響了一場在小興安嶺和綏化地區史無前例的築路大會戰。項目沿線水田多,土源少,砂源少;凍土多,石料少的矛盾十分突出,集中顯現了黑龍江省公路建設的各種難點。伴隨著50多天歷史罕見的連續降雨,給施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指揮部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實地研究問題,靠前指揮,『搶晴天、戰雨天、不休星期禮拜天』運材料、拼設備、抗洪排澇保進度,保質量、抓安全,使伊綏高速建設項目有序進展。
截止2010年6月10日,伊綏高速項目已累計完成路基下處理367萬立方米,已經全部完成總量任務:完成路基土石方1769萬立方米,佔總量的80%;完成橋梁樁基3438根,佔總量的89%;完成預制梁板5112片,佔總量的59%;完成概算投資25.3億元,佔總投資的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