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6月29日訊 終於吃上大地鮮菜了。茄子、尖椒、黃瓜等哈爾濱市地產露地菜上市已一周有餘,但價格卻一直居高不下,因很多市民爭著『嘗鮮』,地產菜仍然供不應求。
連日來,記者分別在革新街菜市場、道裡菜市場和道外菜市場了解到,雖然近日哈爾濱市地產蔬菜已經陸續上市,且價格比外地菜高出一倍甚至更多,但仍然受到市民的青睞,很多市民雖然一邊認為地產蔬菜的價格偏高,一邊把其當成首選。在革新街菜市場,記者看到地產茄子銷價從前幾天的5元錢稍微回落到4元左右,而山東等外地茄子銷價僅兩元一斤,但多位市民還是選擇購買地產茄子。市民魏先生說:『吃了一冬加一春的外地菜,都吃不出菜味了。自從地產菜下來,我就再沒買過外地菜,雖然價格貴了點,但口感好,感覺值個。』
記者在多家市場看到,地產茄子的售價高出外地茄子一倍還多,地產豆角每斤一般都在4元一斤甚至更高,而外地豆角兩元左右,仍然賣不過地產豆角。一位業主告訴記者,現在地產菜價格比較低的就算西葫蘆和黃瓜了,由於上市量比較大,所以價格不高,但基本都是從田間直接到市場,根本不用進哈達批發市場,在田間就批發沒了。在道外菜市場賣了7年蔬菜的趙鳳蘭告訴記者,每年的地產菜剛下來時都比外地菜價格高,但銷量還是今年最好。因為以往一些葉菜、棚室和露地菜上市要比今年早10天左右,今年憋得時間太長了,市民得知是露地菜都想早點嘗嘗鮮。據蔬菜攤主們介紹,連續幾天來,幾乎都是同類的地產菜賣沒了,外地菜纔開始賣,銷量一直低於地產菜。
記者在多個早、夜市發現,由於地產菜價格高,一些商販用外地菜冒充地產菜銷售,但由於蔬菜的外觀、『長相』等相差很大,大多數被購買者識破。
據種菜大戶劉永滿介紹,由於今年西葫蘆和黃瓜的種植量較大,上市價格較低外,茄子、尖椒、豆角等的價格都遠遠高出外地菜,菜農收入每畝地比去年增收2000多元。僅以茄子和尖椒為例,剛上市時,商販到地頭批發茄子每斤3.5元,尖椒每斤3元,他們再批發給市場業主,每斤加5角至一元不等,等真正進入市場還得加價,因此茄子市場售價5元一斤,小尖椒售價每斤4元以上,都很正常。加之這類品種種植少,所以從上市至今基本沒『掉價』。
昨天,記者從哈達果菜批發市場了解到,地產菜基本上直接進入了菜市場,幾乎沒有進入批發市場。由於地產西紅柿、南瓜、大辣椒等還需十幾天纔能上市,還沒對相應外進菜構成衝擊,因此部分外地菜品種價格略呈上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