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暴雨後道路積水車輛堵 原因:管網普及率不達標
2010-07-01 10:05:2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左靚 白林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水中『劃』車。

淌水而行

水漫街路。

雨中躊躇。

  東北網7月1日訊 連續多日高溫天氣之後,6月29日下午,哈爾濱市迎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不過這場持續近兩個小時的大雨太猛烈了,加上排水管網普及不達標,致使哈市部分道路積水、車輛擁堵,著實給行人、車輛出行帶來了很大不便。

  現象:道路積水車輛擁堵

  6月29日17時,記者在南崗區長江路上看到,強烈降雨瞬間在長江路上形成了一個長兩三百米的『湖泊』,隨著雨量的增大,『湖泊』越來越大,不過十幾分鍾,『湖泊』裡的水就灌滿主路衝進輔路,緊接著又漫向人行道,一會的功夫,將人行道也淹沒了。

  由於長江路與華山路交口處的地勢較低,路面積水很深,不少等紅燈的司機不敢將車停在路口,而是停在幾十米外的積水較淺的路段。許多底盤較低的轎車因水太深不敢前行致使長江路擁堵。出租車司機王先生說:『不能再往前開了,前面水太深,車很容易陷在裡面,紅燈一變就得馬上衝過去。』

  17時30分在南崗區衡山路,記者看到主道的積水有幾十厘米深,許多小轎車不得不改道行駛。市民張先生說,『萬千百貨』附近的路已經堵死了,『我是淌水走過來的,那邊積水太深,小車都陷在那了。』18時,記者在道外區南直立交橋下看到,整個橋洞儼然成了一個積水潭。在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只有10餘輛車從橋底經過,而每天從這裡經過的84路和25路公交車也鮮有蹤跡。據附近的居民李女士介紹,這裡一到下雨就沒有公交車,『我們也能理解,要是下大雨的時候從這裡過,公交車很容易就陷在裡面出不來』。出租車司機何師傅說:『南直路立交橋下逢雨必成河,大多數有經驗的司機看見下雨都不敢往這開。』19時,記者來到道裡區建國街,這裡路面的積水已經沒過腳面,將汽車配件商店開在地下室的趙先生正在用塑料管向路面排水。『一到下雨我的店就被淹,我只能向外面排水,沒想到街道上的排水井漏水也這麼慢。』趙先生說。記者看到,一些用自行車送貨的人都推著車子走,問及原因時,送貨的王先生說:『街道上水太深不敢騎,要是萬一絆倒摔壞了貨就麻煩了,所以只能推著車子走。』


  原因:管網普及率不達標

  據哈市供排水集團宣傳部主任呂國振介紹,造成街道積水的主要原因是瞬間降水量大於排水量。近幾個月來哈市多降陣雨,降雨時間不長但是水量很大,現有的排水管線難以及時排除瞬間傾瀉的雨水,造成一些路面積水嚴重。同時,哈市某些街道的排水管道已經老化,而哈市政府規定某些新修道路在5年內不允許破壞,致使一些老化的管道不能及時得到維修和更換。以紅旗大街為例,排水管規劃之初沒有估算排水承受能力,隨著城市的發展,現有排水管道已經跟不上城市發展需要,要解決城市道路積水問題,就得重新布排水管線。

  記者從哈市供排水集團排水公司設施部了解到,目前哈市排水管線共有987公裡、雨水井(井箅子)1.4萬個、檢查井(馬葫蘆)2.5萬個。檢查井主要起檢查和疏通作用,在瞬間降水時並不能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所以哈市市區內僅有1.4萬個雨水井負責收集雨水。

  『部分街道積水過深也和施工設計有關。』排水公司設施部的叢部長介紹說,某些路段設計之初本應將雨水井設計在路面最低點,但因設計或施工等原因導致雨水井並沒建在道路的最低點,致使下雨時路面積水過深。據了解,哈市街路上百米之內至少應建有1處雨水井,但哈市許多街路雨水井的數量並不達標。再加上哈市排水是雨污合流制,即生活、生產用水與雨水排放同時使用一條排水管線。哈市每年新建的住宅樓、辦公樓使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而排水管線的更新、擴容卻沒與城市建設掛鉤,無法滿足城市的排水需求。

  據哈市水務局排水處負責人介紹,目前哈市主城區積水是管道老化及管網系統沒有達到國家標准造成的。

  據了解,哈爾濱老城區的排水方式是『雨污合流』,所以遇到大雨,管道的容量就會很緊張,再加上哈市部分地區地勢低,也會造成污水外溢等現象。

  哈市決定今年在大成街、和興路等多個試點區域內實施『雨污分流』工程,爭取降低排水管道容量,同時在長江路、征儀路、保健路等6項新建道路工程中,對雨水、污水管線進行同步設計、同步建設,為啟動推廣『雨污分流』創造條件。

  業內人士指出,應及時建立有針對性的專項規劃,讓城市排水系統更加科學、完善。市政管理單位要對城區各個排水管網進行徹底察看,做到心中有數。一旦發生路面積水,能及時到達現場進行排水。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哈市還沒有對城市積水建立一個完整的應對機制,負責城市建設的部門經常是各自為政,缺乏協調。

  鏈接:發達國家這樣防積水

  由於對城市排水系統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有效管理,發達國家內澇發生率較低。他們普遍采用了數字化手段提高管網養護的效率,使得地下管網始終在最佳狀態下運行。

  法國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統長達2347公裡,規模遠超巴黎地鐵,下水道四壁整潔,管道通暢,中間是寬約3米的排水道,兩旁是寬約1米的供檢修人員通行的便道,由於擁有通暢的排氣系統和純淨的空氣,甚至被當作旅游景點供游客參觀。如此發達的排水系統使巴黎可以從容面對一般的大雨乃至暴雨。

  德國漢堡市建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調蓄庫,調蓄庫在洪水期有很強的調節水量能力。這種大規模的城市地下蓄水,既能保證汛期排水通暢,又能實現對雨水的合理利用。德國的綠化率很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雨水徑流。為防止城市積水,不少國家還在城市建設中采用透水磚鋪裝人行道、增加透水層、減少硬質鋪裝等措施。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