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黑龍江今年最大高考生譚建平 連考7年只為進京讀大學
2010-07-01 10:56:52 來源:生活報  作者:丁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譚建平

  黑龍江新聞網訊 大齡考生在黑龍江省歷年高考中屢見不鮮,但譚建平絕對是鮮少見的一個。

  從2004年,37歲的他作為往屆生,第一次參加高考,連續7年在炎熱的高考月裡,汗流浹背地坐在一群稚氣未脫的高中生中間,認真答著高考題。他曾被哈爾濱師范大學等兩個學校的本科專業錄取,可他都放棄了,選擇回家重考。

  當所有人向這個虎林市東方紅林場的小倉買店主投去疑惑的目光時,譚建平目光炯炯地說:『我只是想上中國政法大學,如果去不上,考上北京的大學也好。』

  6月28日,記者見到了譚建平。帶著副金邊眼鏡,頭頂已禿了,看上去更像大學教授,而實際上,43歲的他是我省今年高考中年齡最大的考生。從2004年作為往屆生第一次參加高考,他如今已連考了7年。回憶這7年,開朗健談的譚建平打開了話匣子,講述了他獨特,而漫長的高考之路。

  37歲 重進高考考場

  1986年,譚建平19歲,作為應屆高考生第一次參加高考,但僅考了408分,最終落榜。之後,高考失利的譚建平無奈之下開始創業,辦過飲料廠、養過豬、種過地、開上了日雜商店,小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2003年,『高考放寬了考生的年齡限制,外省一位73歲的老教師參加了高考』,這則電視上播出的高考新聞像往譚建平的心湖上扔了一粒石子,激起了陣陣漣漪。譚建平的心活了,將他經營的日雜商店交給了妻子打理。他喜歡法律,盤算著考中國政法大學,並開始為高考准備。

  找出初中和高中課本,譚建平開始自學,從凌晨三點起床,挑燈學到半夜,兩耳不聞家務事,手不離書,癡癡地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2004年,37歲的譚建平走進了闊別28年的高考考場,那一年,他考了400分,被哈市一所專科學校錄取。但這個結果,距他的目標——中國政法大學,還相距甚遠。2005年,譚建平再一次衝擊高考,雖然這一年成績提高了58分,但仍未能如願考入夢想中的學校。兩次失敗後,他第三次選擇復讀。


  39歲哈師大的『班長叔叔』

  2006年年初,譚建平覺得自學可能效果不好,39歲的他坐進了虎林市高級中學的課堂,和十幾歲的高三學生一起學習,成為了這些學生們口中的叔叔。雖然有些難為情,但他為了自己的大學夢,堅持了下來。經過3個多月的系統復習,這一年高考,譚建平考出了512分,被哈爾濱師范大學錄取,並成為當年該校錄取的年齡最大的考生。一時間,譚建平在東方紅林場,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3年奮斗終有果。當年9月,譚建平背起行囊輕松地走進自己夢想的『象牙塔』。在班級裡,作為年齡最大的學生,他被選為『代理班長』。『在班上,我的年齡基本上和同學們的父母相差不多,所以他們都習慣叫我「班長叔叔」。』譚建平說,進入大學他覺得什麼都很新奇,和大家一起上課、吃飯、參加課外活動,覺得自己似乎又回到20多歲。

  軍訓的那段經歷,譚建平現在仍記憶猶新。『大一新生都要參加軍訓,由於我年齡大了,高強度的訓練下,經常體力不支,幾度累得直不起腰,但我都咬緊牙關挺了過來。我要求自己不能服輸,一定要給大家做出榜樣。』在譚建平的努力下,他的每一項訓練內容都完成得很好,並且獲得了全校的軍訓標兵。

  譚建平30多年來從沒碰過計算機,在大學同學的幫助下纔學會了打字、上網、發郵件,並能夠自如地與網友們聊天。他還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寫寫自己的生活和心情。因為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譚建平格外努力,把教室作為自己留守的『陣地』,每天都要學到23時左右,纔回寢休息。大一上學期,他的學習成績排在了班級前三名。

  大一下學期,『品學兼優』的譚建平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退學,回家鄉復讀,繼續向北京的大學夢衝擊。當時,很多人都表示出不理解,但譚建平很堅決,『只要努力,我還有機會!』

  42歲考入北京讀高職

  2007年,譚建平開始第4個年頭的復讀生活,這一年他又重新自學備考。當年,他的高考成績再次突破500分,被河南省一所本科院校的法律專業錄取,而他因其不在北京,再次放棄了,選擇繼續重讀。

  2009年,譚建平高考分數是446分,看到與自己夢想中的中國政法大學無緣,他又被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金融保險專業錄取,譚建平想,進不了中國政法大學,就到北京讀書也好,於是,他第二次走進大學的校門,到北京讀了高職。

  『到北京,我很興奮,不僅去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走了個遍,還經常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了解這裡的風土人情。其實,到北京讀書,不只為入大學門,我更希望能融入這個城市的生活中,開始新生活,並尋找機會創業。』


  在大學學習時,譚建平還仔細查看報紙上的招聘啟事,到處找工作。『我想在讀書的同時,也尋找創業和工作的機會,時機成熟後,可以把妻子接來,我們一起在北京生活。』

 

  去年年底,譚建平被北京一家文化產業公司聘為公益講師。今年年初,妻子懷孕了,他不得不再次退學,從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回家照料一直默默付出,支持他的妻子。

  44歲『明年還得考』

  7年的高考,譚建平已花掉了幾萬元錢。在照料妻子,打理日雜商店的同時,他仍在准備今年的高考。

  『今年是全省新課改高考的第一年,而我之前復習的還是舊課本。所以,高考時剛看到卷子,自己就發現有很多內容根本就沒有學過。答卷時,有兩科都沒能答完。』今年,譚建平的高考成績為416分,這與他一直夢想的『中國政法大學』的錄取分數相差甚遠。 『這麼多年來,不管是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這種拼搏、努力的過程,讓我樂在其中。』譚建平說。

  今年的高考成績出來時,老譚就知道——『明年還得考』。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