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健身最好『量身定做』 方法不當健身變損身
2010-07-14 08:42:10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王慶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7月14日訊 『你健身了嗎?』這是時下不少都市人見面的問候語。如今,健身鍛煉已經成了人們重要的一項生活內容和休閑方式。然而,在形形色色的健身潮背後,由於缺乏科學的指導和相關的規范引導,『健身』變『損身』的事情時有發生。

  隨意健身後果『很嚴重』

  在6月份舉行的我市全民健身月啟動儀式上,家住紅星小區的市民張南接受了免費體質檢測後,看著檢測結果,他終於弄明白長跑一年多糖尿病卻越來越嚴重的原因。原來,每項運動所需要付出的運動量不盡相同,對應的身體狀況也有所不同,糖尿病患者只能參加有氧、中等強度以下的運動項目,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

  與張南的情況相似,家住民祥小區的杜燕也因為不懂科學健身,健身不成反『損身』。杜燕每天下班後空腹去參加鍛煉,然後再回家吃晚飯,結果半年下來,體重增加了不少。她找到健身專家諮詢纔知道,運動以後人體的吸收能力非常強,運動後吃飯最易長肉,正確的方法是在運動前一小時吃點水果和全麥面包,運動後再少吃一些,並適量補充水分。

  采訪中記者發現,像這樣不懂科學健身的人不在少數。很多受訪者都認為健身鍛煉越累越好,大多憑自身喜好選擇健身方式,不了解自己究竟適合何種運動。

  健身誤區源自不懂科學

  社會健身指導員劉玉萍向記者介紹說,『目前我市百姓在健身時,存在著健身隨意性強、效果不明顯、傷害時有發生的問題,主要原因就在於不懂健身科學,把健身簡單等同於運動。』她強調,健身之前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一些競技運動和時髦的健身方式並不適合所有人參與。

  市體育局副局長王亞傑表示,沒有科學指導,就談不上運動健身。近年來,我市積極培訓社會健身指導員,僅2009年就培訓指導員400多名,對於指導群眾健身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社會健身指導員數量與全市健身總人口相比,所佔比例仍然偏低。『目前,在加大社會健身指導員培訓力度的同時,百姓個人了解些健身小常識、小技巧顯得更為重要。』王亞傑說。

  健身方式要『量身定做』

  某健身會館的鍾彥明教練介紹說,有氧運動衡量的標准是心率,當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70%到75%時,就可認定是在進行有氧運動。此外,健身鍛煉的效果並不是越累效果越好,過高的運動負荷會損害健康,過低的運動負荷則達不到健身的目的。

  據鍾教練介紹,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應選擇力量訓練與有氧訓練相結合的健身方法,健身方式應該『量身定做』。對於身體有病又想鍛煉健身的人,訓練強度與方式尤為重要,可以選擇強度較低的太極拳、瑜伽等運動,最好是聽聽醫生的建議後再做選擇。

  鍾教練建議,對一般人而言,運動時保持『有氧』的狀態是:微汗即止,不可大汗淋漓。要達到增強耐力的鍛煉效果,有氧運動最低要求是每天累計鍛煉30分鍾,每周運動三次。此外,運動後都會疲勞,如果第二天即能恢復,則屬正常現象,如疲勞在第二天不能消除,則說明運動過量了,應減輕運動強度。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