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樓市新政仨月一中介倒下 業內人士:房款放中介不把握
2010-07-14 10:24:5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4日訊《樓市新政仨月哈市一中介倒下》一文見報後,引起讀者普遍關注。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融佳』很可能將客戶的二手房交易資金挪作他用,因資金周轉陷入困境,導致客戶利益受侵害。由於中介公司手中掌控大量房款,一旦出現問題,給客戶帶來的損失巨大。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哈市一半以上的二手房買賣都是通過房地產中介機構交易。按照目前的二手房買賣交易程序,一般是由買房人先將買房定金或全款存入中介機構,待更名過戶、辦理產權證完畢後,房屋中介再將房款轉給賣方。這個過程中,買賣雙方大量的資金流,包括買家的定金、購房款、銀行貸款等,都會由中介保管一段時間,個別中介會在此期間用這些錢來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甚至是放貸。

  以一套80萬元房子為例,中介在收取全款後帶領買賣雙方來到交易所更名,從遞交手續到房產交易工作人員鑒定房屋再到買方領取更名後的產權證,整個過程大約需一個月左右時間,在鑒定房屋完畢後,中介公司一般會將房款總額的50%-70%交付給賣方,餘款繼續留在中介,直到買方領取到產權證後,中介纔會交付尾款。如此算來,一筆房款在中介賬面上的時間大概有30天,一些中介會將賬面上巨額的現金投入高風險行業,只要後面還有成交,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來填補前面的窟窿,而一旦交易遇冷,資金鏈斷裂,本小利大的中介往往無法承受重壓,常選擇一走了之,受損失的只能是客戶。

  經營房產中介十餘年的姜先生告訴記者,在過去的幾年中,哈市陸續有多家較有規模的房產中介攜款潛逃,涉案金額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使客戶蒙受了巨大損失。『相關部門雖出臺相關措施加強了對中介交易資金的監管,但操作起來卻如隔靴搔癢。』姜先生稱,《哈爾濱市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督管理辦法》已實施一年之久,但其中二手房買賣資金監管的服務對市民來說卻鮮有人知,再加上個別中介的花言巧語,客戶的房款最終很可能全部流入中介的口袋。不僅如此,哈市各房產交易所對資金監管的要求不盡相同,有的區房產交易所要求交易者必須將一定數量的購房款存入監管賬戶,而有的區辦理更名過戶可以不選擇資金監管,這樣中介就有機可乘。

  業內人士呼吁,買賣雙方都希望加強資金流動的安全性,相關部門還需對這項業務加強宣傳力度,鎖住中介的資金鏈,讓他們無利可圖。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