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6日訊 炎炎夏季,容易在冬天發作的疾病本應進入緩解期,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炎夏也生出許多傳統意義上的『冬病』。近日記者從哈市各大醫院了解到,今年夏季『冬病』頻頻『造訪』。
大熱天患傷風
在哈市做推銷員的張女士最近總是乾咳不斷、感覺疲勞。14日,張女士來到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就診竟得了風寒感冒。原來,由於工作性質,張女士每天都要穿梭在不同公司寫字樓做推銷,由於張女士頻繁出入空調房,空調房間與室外的較大的溫差造成她機體功能失調,引起咳嗽、頭痛等感冒癥狀。炎熱的天氣,張女士卻被醫生提醒要作好保暖工作,多喝熱水。
『老寒腿』找上門
李大媽有多年風寒性的骨關節炎,一到冬季和陰雨季,膝蓋就隱隱作痛,每年只在夏天纔能緩解些。一周前,李大媽的女兒為表孝心,利用年假帶李大媽去了趟上海游世博。連續幾天的旅行讓李大媽的膝蓋有些『吃不消』,並且開始隱隱作痛,回家後,為了躲酷暑,李大媽又一直待在家裡吹空調,結果一下子就『誘發』了關節炎。
女孩痛經加劇
13日,記者在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急診大廳看到小胡時,她正捂著肚子,汗珠不斷從她的額頭沁出來。小胡媽媽告訴記者,暑假剛開始,小胡就迫不急待地和幾位女同學脫下校服,換上惹眼的吊帶背心一邊開心地吃冰淇淋,一邊坐在江邊聊天,由於天熱她還把腳伸進江裡打水花,一玩就是半天。沒想到,來月經時,小胡肚子疼得直不起腰。
腦血管病高發
5日19時許,今年57歲的宋大爺,在家中一邊喝著冰鎮啤酒,一邊觀看2010世界杯德國對阿根廷比賽錄像。幾杯冰鎮啤酒下肚,宋大爺突然感覺右手發麻。他的妻子立即走過來問原因,卻發現宋大爺出現失語的情況。隨後,宋大爺被家人送到哈醫大四院救治。經醫生診斷發現,宋大爺出現的手麻,語言障礙的癥狀屬於腦梗的前期癥狀,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人造冬天』成主因
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閆世序表示,傷風感冒、風寒性的骨關節炎、青春期少女的原發性痛經、腦血管病等在冬天容易加重。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冬病』在夏季發病率開始增高。從今年7月初至今,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該院急診科就接待了10多個風寒患者,其它諸如痛經病例也時有出現。
據哈醫大四院神經內科鄭永慧醫生介紹,6月下旬開始到該院就診的中老年腦血管病患者人數開始增加。7月初至今,神內一科的70多張病床一直處於全滿狀態,往年這個時候住院的人數在40人左右。
閆主任表示,『冬病』夏季發作多半歸結於現代人人為制造冬季的生活狀態。所謂人為制造冬季,就是市民在身體外部,有空調冷氣電扇降溫;身體內部,冰箱食品、冷飲大量進入。體表熱、內裡冷的人被醫生形象地比喻為『電冰箱體質』。這種『電冰箱體質』的人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弱,加上已有病史,即使是夏季,『冬病』也很容易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