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3日訊 上半年,哈爾濱市消協系統共接待消費者電話、來訪、網上諮詢5000餘人次,受理消費者投訴375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2萬餘元。其中,電視購物、網絡購物、美容美發、洗衣行業以及房屋、建材、裝修等投訴較多,特別是美容美發業,服務過程中陷阱多,有些甚至涉嫌強制消費,成為亟待規范的重點行業。
美容美發行業陷阱不少
上半年,消費者對美容美發的投訴雖然略有下降,但對其中營銷合同和虛假品質的投訴均有上昇。主要問題一是會員卡、優惠卡保險系數低。一些美容美發店利用『特殊』優惠或『高額』折扣,來吸引消費者享受『好的設備、好的服務』,但條件就是消費者必須一次性預先交納一筆費用,辦理會員卡;二是免費不到位,價外加價。個別消費者因相信促銷人員的『免費美容』宣傳接受服務後,被收取所謂的『護理費』和『材料費』,而經營者事先並未告知;三是對產品或者服務效果誇大宣傳,用劣質美容美發產品代替優質名牌產品;四是個別美容院無醫療美容資質卻胡亂動刀。一些美容院混淆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的概念,衛生條件差,隨意給顧客動手術,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投訴較多網絡購物
銷售服務投訴同比增長三成,其中對電視購物、網絡購物及郵購的投訴相對集中。
其主要表現為:一是一些經銷者利用電視購物、網絡購物等銷售方式中,消費者無法通過實際接觸了解判斷產品的質量、性能、保修、商家信譽等情況的信息弱勢,對所售商品虛假宣傳、誇大功效;
二是一些不法經營者通過廣告、中獎等方式,向消費者推銷手機、手表、珠寶、保健品等產品,宣稱采用高科技技術,功能神奇,價格便宜,而一旦消費者匯款購買,拿到的產品大都是假冒偽劣或是『三無』產品;
三是經營者不提供或提供虛假聯系信息,逃避責任,或是與一些快遞公司串通,禁止消費者事先驗貨。
家電洗衣行業售後服務差
上半年,家電、洗衣行業和汽車投訴都有增幅。
空調安裝不及時,不制熱或者效果不好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而目前液晶、等離子電視及一些數碼產品、個別手機配件等尚無國家統一的『三包』規定,廠家自定的『三包』標准五花八門。維修質量堪懮,存在亂收費多收費現象。
洗衣業經營者不按洗滌標識和要求操作,乾濕混淆,出現縮水、掉色、染色等情況。此類投訴因沒有統一的處理標准,加之鑒定難、責任難以界定,賠償額度隨意性大,使得消費者維權難度增大。
汽車投訴主要涉及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如整體質量差,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儀表盤等主要部件在『三包』期內出現質量問題,導致消費者花巨資購買的新車難以正常使用。售後服務不能得到保障,消費者應該享有的免費修理、更換、退貨的權利,經銷者和修理者卻常以消費者使用不當為由,讓消費者承擔高額的售後服務費用。
房屋建材裝修投訴上昇
二季度是消費者購買房屋和裝修的旺季,消費者對房屋、建材及裝修服務投訴均有增幅。主要表現在:一些經營者不按合同約定履行承諾,擅自變更合同內容,部分房產企業為了自身高額利潤而任意變更、減少曾經承諾給消費者的配套設施,如綠化面積、公共停車場等;房屋質量鑒定困難多、費用高、時間長,房產企業不願先行墊付鑒定費用;訴訟耗時費力,個別房產企業有恃無恐,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不願意與消費者在政府部門或消協的組織下進行調解。
一些裝修公司在材料費中獲取不當利益,利用消費者專業知識薄弱和疏於監督,以次充好,裝修材料不合格,導致斷裂、破損、差色,甚至有的裝修材料環保嚴重不達標,造成室內空氣嚴重污染。個別裝修公司采用低預算、高結算、模糊項目報價等手法,在裝修過程中不斷誘使消費者增加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