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理論文章
搜 索
陳沫:場縣共建推進城鄉一體化
2010-07-27 08:32: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陳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省墾區佔地面積約為全省1/8,下屬九個分局、113個農牧場、140個農墾小城鎮遍布全省,與地方縣、鄉鎮和廣大農村腹地交織在一起。我們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打破條塊分割、機制約束,充分發揮墾區的現代農業優勢和小城鎮的載體聚集功能,通過場縣共建小城鎮,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針對目前場縣共建小城鎮過程中存在的認識不清、指導不上、關系不順、缺乏資金和人纔等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充分認識場縣共建小城鎮的重大意義。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和群眾對城鄉一體發展的重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的認識。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樹立『場縣共建,城鄉一體發展』的新理念,大力推進場縣合作共建;樹立『抓城、強工、帶農』的新理念,以城鎮化為主導,建設工業園區,合理整合與利用場縣現有資源與潛在資源,聚集優勢;樹立大局觀,善於從國家戰略和全省大局高度認清責任,探索適合場縣共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路子。

  2.貫徹落實場縣共建小城鎮的戰略部署。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小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和產業集聚功能,利用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資源優勢,打破行政界限,促進區域城鎮化和社會事業進步。深入開展場縣共建,與周邊地區統籌考慮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勞動力就業和社會管理,用先進生產力整合內部資源,用經濟手段連接產業體系,用市場化示范帶動周邊,不斷拓寬合作領域,不斷提昇共建層次,建立和完善符合現代化大農業發展要求、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需要的場縣共建工作機制。

  3.認真編制場縣共建小城鎮的建設規劃。合理規劃中心城市、重點城鎮、一般城鎮的空間布局。重點城鎮要位於一般城鎮與周邊鄉鎮的中心地帶,具有區位優勢與輻射樞紐作用。要按照功能齊全的要求,搞好功能區規劃,如居住區、辦公區、商業區、工業園區、休閑娛樂區、社會事業區等,並突出規劃特色功能區。要按照設施完備的要求,統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避免重復建設。產業支橕規劃要突出特色。產業集群發展,靠二、三產業發展吸納就業,防止變成消費城鎮。要提高規劃的法制意識,將城鎮建設規劃切實納入法制化軌道,基本建設項目必須嚴格按規劃審批。強化執法隊伍建設和對規劃實施的執法監督,堅決杜絕以權代法、先斬後奏、短期行為、重復建設等現象發生。

  4.努力培養場縣共建小城鎮的人纔隊伍。加強黨政領導、企業經營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纔隊伍建設。一是圍繞城鎮化建設目標,加快培養造就一支城市規劃和管理人纔隊伍;二是圍繞工業化建設目標,重點引進一批有研究能力的創新型高技術人纔,引進、培養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專業管理人纔和創新型企業家人纔;三是圍繞現代農業建設目標,加快造就一支高質量農業專門人纔隊伍,突出抓好現代種養殖業人纔隊伍建設;四是圍繞城鄉一體化建設目標,為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加快培養專門人纔,重點抓好現代服務業專業人纔培養,保證現代糧食物流、金融服務、旅游開發等新興產業發展對人纔的需求;五是圍繞行政管理目標,選派有發展潛力的乾部,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深造和掛職鍛煉,提昇黨政領導乾部引領跨越發展的能力。

  5.積極擴大場縣共建小城鎮的融資渠道。通過招商引資、直接融資、股票市場融資、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及政策性資金、利用擔保政策融資、爭取和利用外國政府貸款等多種形式,廣開融資渠道,廣泛籌措資金。在嚴格監管前提下,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和外資,積極興辦直接為『三農』服務的多種所有制的金融組織。積極探索建立財務公司和投資銀行,利用金融手段參與資本市場,推進產融結合,為企業發展打造全方位多渠道的融資平臺、實力雄厚的資本運作平臺。改革農業投融資體制,多渠道籌集農業現代化建設資金。充分利用中央強農惠農政策,加強農田水利、社會公益事業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更大的政策空間。在爭取中央資金支持的同時,積極運用稅收、貼息、補助等多種經濟杠杆,鼓勵和引導各種社會資本進入城鎮建設。

  6.不斷完善場縣共建小城鎮的制度安排。一是建立重大事項協商制度,凡是關於場縣雙方現實和長遠發展的大事、要事應積極協商,密切聯系。二是建立共建聯席會議制度。每年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和討論當前應解決的問題,形成的會議紀要發送雙方主要領導。三是建立觀摩互動制度。每年雙方都互相組織參觀高產創建、產業化、科技示范戶、新農村建設等典型,廣泛宣揚場縣共建扶持政策,形成良好的互動范圍。四是建立資源共享制度,按照『資源共享、互利雙贏、節約成本、發揮效能』的原則,創新場市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實現資源融合。

  (作者單位:省農村社會發展研究所)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