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松鼠島松鼠為何漸漸少 外逃飲用水存細菌致死等是主因
2010-08-24 09:32:4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宛可欣 趙婧一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4日訊 松鼠島,在太陽島上,建成於2004年。當時松鼠島內散養著人工馴化的松鼠1600餘只,是市民假日游玩熱點之一。然而近日,不少讀者來信或來電反映,松鼠島松鼠寥寥,好容易看到想去親近,松鼠卻『落荒而逃』。松鼠們哪兒去了?記者聯系到主管松鼠島的太陽島風景區物業部經理莫利偉,隨後探秘松鼠島。

  14時至16時觀賞松鼠最佳時段

  記者到達時是上午,盡管時斷時續下著小雨,松鼠島上依然有不少游人。松鼠島的入口是轉門,據說這種設計是為了防止松鼠外逃。島上,游客們手裡拿著瓜子、松子四處尋找松鼠,卻很難找到,偶爾看到一只,附近游客紛紛圍過來爭搶著喂食,驚得松鼠躲進掛在樹杈上的小木房裡,任人怎麼逗引也不肯出來。記者尋遍整個松鼠島,僅看到七八只松鼠。不少游客惋惜道:松鼠島上的松鼠太少了。

  松鼠哪兒去了?莫經理告訴記者,是時間不對,看松鼠應該在下午。當天下午14時30分,記者再次踏上松鼠島。突然『冒』出來『滿眼』的小松鼠令記者吃驚不已,樹枝上、草坪中、水溝旁……隨處可見憨態可掬的小松鼠。莫經理解釋說,目前島上約有五六百只松鼠,以從吉林省引進的東北灰松鼠為主。每天5時、6時、14時至16時是松鼠最活躍時段,也是觀賞松鼠的最佳時間。此外,松鼠喜靜喜涼,棲息於山地針葉林和針葉闊葉混交林中,以樹枝、苔蘚等築巢於樹枝間。天氣炎熱的時候,松鼠大都喜歡棲息在樹枝間避暑,游人只要耐心觀察,樹乾、枝頭上不難發現松鼠的身影。

  那麼,6年過去,本應不斷繁衍生息的松鼠,為何不增,反而少了1000多只?

  貓頭鷹落戶拿松鼠島當『食堂』

  據莫經理介紹,建島之初,島內散養松鼠1600餘只。那時對從未接觸過松鼠的工作人員來說飼養松鼠是『摸著石頭過河』,再加上一些自然因素,當時島上松鼠的死亡量較大。而現在,島內松鼠數量減少主要有四個方面原因。

  一是松鼠逃跑。盡管建島時特意設計了四面環水、玻璃圍牆、出入口旋轉門,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松鼠不僅會游泳,且十分聰明。它可以順著銜接兩塊玻璃的鋁條爬出小島。此外,由於島內樹木繁密,且與島外樹木相隔較近,松鼠很容易越到島外的樹木上,逃出小島。工作人員最多一次,曾在島外捕回40餘只松鼠。目前仍有約20只松鼠在島外生存。

  二是飲用水不衛生。由於用於阻隔松鼠外逃的水溝引的是地下水,天氣炎熱時,本性促使松鼠到溝邊喝水,飲用此水後松鼠出現死亡。工作人員曾將島內的地下水送檢,確定是因水裡孳生大量微生物、細菌致使松鼠飲用後喪命。為此,島內特設幾處飲水點,訓練松鼠養成喝飲水器內水的習慣。工作人員隨時給飲水器補水。

  三是自然界生物鏈影響松鼠數量。太陽島二期改造後,島上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貓頭鷹、鳥鷹等飛禽,這些飛禽恰恰是松鼠的天敵。2008年曾有2只貓頭鷹在松鼠島『安營紮寨』,捕食松鼠,把松鼠島當成了『食堂』。一時間,松鼠數量急劇減少。工作人員發現後對貓頭鷹進行驅趕,並定期巡視,確保島上松鼠的安全。一個冬日,因樹乾光禿沒有遮掩,工作人員曾親眼看到一只鳥鷹捕食松鼠,而松鼠只要一見到鳥鷹,即被嚇得肚皮向上,束手就擒。

  四是優勝劣汰,自然死亡。由於松鼠本身的習性,完全適應島上的生存環境需要一個過程,因此不可避免會有一些松鼠不適應環境,或在嬉戲時受傷死亡。

  140只灰松鼠補放上島完善管理

  從外地引進的灰松鼠是如何進行人工馴化的?帶著好奇,記者隨莫經理走進松鼠人工馴化場。在設置了雙重關卡的鐵籠裡,一位工作人員蹲在地上不停地吹哨吸引松鼠注意,同時向松鼠投喂瓜子等食物。記者注意到,鐵籠整體空間較小,聚集了上百只松鼠,籠內氣味刺鼻。莫經理說,為了讓松鼠適應與人接觸,不怕人,馴化員在這樣的環境內一待就是幾個小時。

  據莫經理介紹,現在是旅游旺季,近期松鼠島又引進了140只灰松鼠,經過10天左右的人工馴化,即可投放,與游人『親密接觸』。

  莫經理表示,松鼠島是我國目前較大規模的松鼠樂園,隨著對松鼠喂養、管理經驗的不斷積累、完善,松鼠島將帶給游客更多的歡樂。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