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中國乳業的誠信坐標——記完達山乳業堅守質量高地47年
2010-09-02 14:59:3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徐國春 謝冬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日訊 近年來,在一次次大的考驗面前,完達山品牌一次次堅守質量高地。人們注意到,完達山不僅在曾經發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經受住了考驗,產品全部合格。在2004年阜陽『大頭娃娃』奶粉事件中,完達山奶粉接受有關部門抽檢100餘次,產品也全部合格。

  有人說,完達山乳業是中國質量萬裡行中最出色的行者。自1965年第一批奶粉獻禮北京以來,歷經國家質檢總局和各級技術監督部門上萬次檢查和幾番行業『地震』考驗,完達山產品合格率始終保持100%,無一不良記錄,成為民族乳業的誠信坐標。

  真品質——完達山乳業的生命

  『讓娃娃們長高一寸,讓中國人更健康,就要多吃牛奶和肉。』當年,尚在共和國年輕之時,開國領袖毛澤東就說與王震將軍。這是毛主席對年輕的乳品工業的殷切希望。1965年時任農墾部長的王震將軍心懷主席的囑托,指誓建立北大荒乳品基地,從上海、北京調運750頭奶牛,時稱將軍牛,創辦了八五一一農場奶牛示范場,創辦了北大荒第一家食品廠。這裡就是完達山品牌的發源地。

  上個世紀70年代,完達山乳業在國內首創大顆粒速溶奶粉制造工藝,從此我國乳品工業進入速溶時代,同時,這項劃時代的工藝技術被納入了中國乳制品工藝教科書;上個世紀80年代,完達山牌全脂速溶甜奶粉4次蟬聯中國乳品質量最高獎——國家銀質獎;上個世紀90年代,完達山乳業首創的含有乳珍的一段、二段、三段配方奶粉,推動中國乳品工業完成了一場新的革命;上個世紀1999年,『完達山』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黑龍江省的首枚中國馳名商標。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完達山乳業在強手如林中成功實施拓展戰略,資產總額迅速突昇。2005年與臺灣統一集團合資合作,成為完達山實現自我超越的新起點。近5年來,完達山乳業整合資源,調整布局,收購入主天津、河北保定、山東煙臺、遼寧鞍山等5省10市核心奶區,創建擴建世界先進水准新廠6座、在建萬頭天然牧場2處,形成了五大核心奶區,八大綠色基地成犄角之勢的大產業集群。僅2009年,完達山乳業就先後投資十幾億元,拉滿新世紀奮進的征帆——新建煙臺完達山300噸液態奶廠,控股原三鹿核心企業河北貝蘭德乳業公司,收購聖元寶泉嶺乳業資產,擴建興凱年產2萬噸配方奶粉項目,新建雙城3萬噸奶粉包裝現代物流集散地。同時,具有國際水准的松北萬頭奶牛牧場也在建設中。在乳品加工上,完達山采取技術改造與設備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先後投入4000萬元,采用國外先進技術對生產線進行了全面改造,使奶粉加工裝備迅速躋身國內先進水平。完達山引進了英國、芬蘭、美國和德國等國際一流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從原料奶進廠到成品包裝全部實現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

  蜘蛛手機器人裝箱設備為國內獨家所有,機械手碼垛、智能立體物流倉庫等使完達山的乳品生產一步達到國際水平。一個個大手筆的項目運作,推動完達山乳業步入新的成長期。

  完達山乳業實施並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HACCP(危害分析及關鍵控制點—乳制品生產企業要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引進GMP乳制品企業良好生產規范,導入『5S』現場管理等國際先進的管理方法,實行嚴格的可追溯體系,從原奶收購、存儲、預處理到均質、滅菌、灌裝,都有嚴格的監測手段和專職的品控員。產品可追溯,質量可跟蹤,內部模擬買賣,成就無盲點的管控體系。完達山乳業還制定了高於國標的內控標准,並作為企業大力度獎罰的准繩。由於完達山人擁有的全員意識,全員作為,使完達山乳業的產品品質始終如一,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目前,完達山乳業已有23個產品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綠色食品佔產品總量的93%以上,成為全國乳品行業綠色食品品種最多、產銷量最大的領先企業。

  與此同時,完達山乳業投巨資建成了現代化鮮奶檢測中心引進了當今世界先進的自動微生物分析儀、乳品分析儀等乳品檢測、檢驗設備,從原料奶、生產工序、產成品實行全程的質量監控、檢測、檢驗,形成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五級網絡,數字化、智能化鎖定產品保質保鮮安全營養之門。同時,結合一道道工序,完達山制定了100多萬字的堪稱吉尼斯記錄的1155項質量標准,被傳承為完達山『軍規』。人人是責任者,人人是質檢員。責任感、使命感,結成完達山視品質為生命的鐵壁銅牆。

  在國內乳制品行業先後出現奶粉事件時,完達山乳業均未出現超標現象。眾多媒體聚焦完達山乳業管控體系,探秘解迷爭向趨之。在記者熱問之下,完達山人平靜作答:完達山的產品質量管控在每一位員工的手中。換句話說,完達山的每一位員工都是企業的質量監督員。他們不光是在原料奶運到工廠時檢驗,投入生產前他們還要對所有原料一一檢驗,檢驗合格纔能投入生產。走進完達山的產業群落,你會發現他們在加工環節采取『原輔料——半成品——成品』三段檢驗制度,不合格產品絕不允許進入下一階段;在加工過程中,每隔半小時就要對工序上的產品做一次節點抽檢,不合格品絕不允許流入下一道工序;在產品發往市場前,他們采取的是『分廠——分公司——中心化驗室』三級檢驗制度,不合格的產品絕對不出廠。在成品進入物流庫後,檢驗人員的復檢近乎吹毛求疵。進入市場前,公司中心實驗室還要就100餘項食品安全指標、營養指標等進行周密的檢測,最終合格的產品纔可能准入市場。


  高品位——完達山乳業的血脈

  2008年——2010年是完達山變軌之年。三年間,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一舉投入28億元用於奶源基地建設,被業界稱之為長袖善舞的大手筆。

  奶源基地建設需要這麼大的投入嗎?據不完全統計,『九五』以來,黑龍江墾區已累計投入100多億元。尚且不含一擲千金的貼息政策、飼料地政策、奶牛小區補貼政策、購置設備補貼政策。在北大荒集團大資本的力挺下,完達山一直在興乳業百年基業,打造民族乳業的風水寶地。

  完達山乳業廠內功夫廠外做,將目光放遠,精心建設百年受益的優質奶牛基地、優質奶源基地、優質生態環境。深謀遠慮的完達山人深知,只有無污染的草原、莊稼、飼料,無污染的藍天、綠地、清風、碧水,纔有無污染的牛群。完達山乳業延伸的腳步正在把原料基地的種植業變為新一級的『第一車間』。在完達山乳業,總經理親自掛帥,由業界專家組成的綠色食品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在完達山,綠色食品基地的技術指導、外購原材料的檢驗、綠色食品的包裝、運輸、奶牛飼養規范化漸成章法。按照國家對綠色食品的生產要求,公司綠辦專業人員不辭辛苦,踏耕田,走牧場,入農戶,與相關部門聯手制定了令行禁止的《青貯飼料種植技術規程》、《奶牛生產技術管理規程》。上下配套銜接的百名專業人員組織有關人員深入基地檢查,深入田間現場指導,定期檢測耕田、牧場質量,建立牧草、飼料基地檔案,從而保證綠色生態、綠色環境、綠色飼料生成綠色水准的鮮奶。記者曾遍走公司奶牛園區。這裡的綠色飼料名不虛傳。奶牛進食必須是經過檢測的綠色飼料。封閉捨飼隔絕了一切傳染源。人們戲說,完達山奶牛基地的牛真牛。經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實地驗收批准,完達山乳業已擁有中國乳業首家綠色食品乳品生產基地。

  聽說完達山的奶牛有很高的待遇?有記者問完達山乳業的老總們。董事長宋頎年回答耐人尋味。他說,是這樣,我們的員工曾經有這麼比的,說『人有口糧田,牛有飼料地;人有宅基地,牛有小區補貼;人是想吃啥吃啥,牛有專門的營養配餐;有的家庭幾口人共用一條毛巾,完達山的奶牛有自己專用的兩條毛巾一個桶。毛巾和桶上有和牛耳朵上一致的編號、耳號,實行專牛專用。有人說,完達山奶牛擠奶的衛生比家庭吃住的地方要求還要嚴。』

  奶農買奶牛,黑龍江墾區有貸款貼息政策;養奶牛,各個農場有每頭母牛5畝飼料地的政策;建設奶牛小區,黑龍江墾區則按每平方米300元進行補貼;TMR奶牛全混日糧配方的推廣,則使奶牛吃上了營養配餐;奶農在工作人員的監督下用自家奶牛專用的毛巾和桶清洗牛體,這都是出於衛生的考慮。

  完達山的收奶站講究更多,條條框框的50多款。檢斤、化驗,入帳全部照章操作。完達山把奶站辦成了學校,教准則,教流程,教方法。這很有點肯德基、麥當勞的味道。流程為王,很簡單,很嚴格,很管用。

  完達山有兩句話傳得很遠。一句是『陽光地帶,優質牛奶』,指的是完達山的自然優勢;一句是『滴滴精采,放心好奶』,指的是完達山的奶源管理優勢。可以說,完達山的原料奶每一滴都是精心采集的。他們先後投資1.5億元在奶戶集中區域建奶站。完達山推行機械榨乳,拒收散奶,榨乳前每戶取樣,並在現場做簡易的檢測,榨乳後馬上對原料奶做降溫處理。原料奶進廠後還要作進一步檢測,層層鎖定原料奶一流標准。

  原汁原味原生態,完達山乳業真的做到了。

  大品牌——完達山乳業的旗幟

  從王震將軍親手建立黑龍江墾區第一個奶牛場至今,完達山乳業走過了47年的發展歷程。從一個偏遠農場的場辦企業到名揚全國的乳品企業,完達山始終堅持質量是企業之本,誠信領帶企業發展。

  『八個放心』最早是完達山提出來的,很快成為業界的流行語。不是說詞,不是擺樣子。完達山構建的無疑是一個巨大系統工程。

  完達山乳業啟動的『放心奶工程』,經歷了一個脫胎換骨的涅磐之變。他們從基地、奶源、加工、檢測、生產、包裝、配送直到企業的服務、品牌形象、文化傳遞等,都按綠色食品標准要求全面提昇。全流程、全方位、全員實施,一絲不苟。一點不能差,差一點也不行,新放心理念確保消費者喝到真正的放心奶,以此確立靠品質來支橕完達山乳業的品牌地位。這一質量保證體系得到了不斷完善和提高,完達山牌產品市場上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完達山乳業的品牌效應來自於企業的誠信管理。在企業長期的質量策劃、質量預防、質量控制、質量改進的進程中,完達山品牌十年成大樹。

  2003年,在全國率先實施無抗奶計劃;2004年在全國率先啟動『放心奶』工程。當年的完達山的無抗奶標識,在一些人眼裡那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當年的『放心奶』標識和『放心』手勢讓多少消費者記憶猶新。2007年,完達山乳業無抗奶收購合格率超過了98%,全年生產全脂無抗奶粉16000噸。其中出口全脂無抗奶粉6000噸,佔全國出口量的20%,成為國內乳品行業最大的全脂無抗奶粉出口企業。

  2008年底,因一些企業違規使用解抗劑,六部委聯合叫停『無抗奶』標志物。完達山乳品被迫以『45年品質保證』的膠貼對『無抗奶源』標識進行遮蓋,使其符合公告『新規定』。對完達山來說,『無抗奶源』是一種客觀描述,遮住的是標識,遮不住的是品質。完達山坦言,絕不會因為『無抗奶』標志被叫停就降低原料乳收購標准。完達山堅決不收購、不加工病殘藥牛奶,為消費者健康負責到底。


 

  有人說,這不是傻嗎?市場經濟呀,最終是要拿利潤說話呀。完達山不為所動,持之以恆。

  國家取消了所有產品的『中國免檢產品稱號』,一些企業慨嘆不已。對完達山來說,免檢和不免檢一個樣。因為在國家免檢時,完達山也是批批送檢,批批自檢,從不回避。

  『三聚氰胺』事件令聞者震驚。完達山高管層震動之餘,反思良久。他們認定,消費者是受害者,我們也絕不是受益者。作為乳品企業,終端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源頭牽動著奶農的利益。這一事件衝擊的是整個中國乳業,甚至整個產業鏈。企業打造一個品牌不容易,完達山所彰顯出的生命力是源於良心和責任。『奉獻綠色食品,關愛大眾健康』一直是完達山乳業的經營定位和誠信坐標。

  在很多乳企因『三聚氰胺』事件奶產品銷售大受影響下,完達山產品合格率保持100%。在奶粉和液態奶中均沒有檢出三聚氰胺。在那場風波中,完達山奶制品銷量同比翻2-3倍。為保障市場供應,完達山一邊加班加點生產,一面堅守質量高地,以提供更多讓消費者放心的產品。

  在完達山乳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場景,高管層一遍遍向新員工表述,乳業的產業鏈很長,終端關系到消費者的健康,從這個角度講,關系到家庭這個社會細胞的幸福;源頭牽動著奶農的利益,從這個角度講,關系到靠奶牛致富、以養牛為生的奶農的生存。乳業作為這個產業鏈上的一環,也應該承擔起確保產業鏈健康發展的這一社會責任。

  董事長宋頎年告訴記者,完達山乳業是北大荒人創造的,完達山是北大荒集團旗下的一個坐標。完達山品牌的美譽度關系到黑龍江墾區160萬人民,關系到十萬轉業官兵的榮譽,關系到王震將軍的重托。我們只有爭光的責任,沒有抹黑的權利。食品質量拷問的是企業、企業家的道德和良心。社會責任大於天!我們不敢有違人民,有違人心。

  『品質是生命,品位是血脈,品牌是旗幟』,這是完達山乳業自立的誠信坐標。只有質量過硬纔能贏得用戶的信賴;只有品位居高,纔能不斷發展;只有品牌過硬,纔能立於不敗。對於這一點,完達山人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因為完達山乳業就是以誠信為坐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名牌』的。

  完達山不斷佔領國內市場,腳踏實地走進國人心中。近日,完達山品牌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以51.83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171位,較2009年的35.02億元增加了16.81億元、排名提高了63位。這也是完達山品牌價值首次突破50億元。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