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2092個新農村試點:五新展豐姿五化繪藍圖
2010-09-03 08:59: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兆全 張桂英 張斯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到今年底,全省將有1008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場)完成建設任務,19個鄉鎮實現集群式發展,5條示范帶基本成型,35個省級重點示范村初具規模——記者從省新農村辦了解到,經過兩個批次歷時5年的『集中抓發展、重點抓試點、面上抓推進』,我省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走進這些試點村鎮,所見所聞鼓舞人心。

  『五化』奔向城鄉協調發展

  第二批新農村試點建設實施以來,很多地方都打破了新農村建設的慣性思維,城鄉協調發展的理念和意識明顯增強,建設思路和推進路徑日趨清晰,出現了近郊向城市靠攏、農村向城鎮靠攏的發展趨勢。

  在大慶市讓胡路區,記者了解到,富強、向榮等10個村都按照城市化思路建設新農村,為農民交納了養老保險,幫農民住進了樓房,讓其享受著與市民一樣的公共服務。

  七臺河市則開展了戶籍制度改革,取消了郊區農民與市民的戶口差別,讓農民『帶地進城』。該市茄子河區新富村、新興區東昇村、曙光村都建起了城市化的居民住宅小區,教育、醫療、文化、商業等各類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一些地方還根據村落零星分散的實際,重新調整村屯布局規劃,整合自然屯,建設中心村。既聚集了人口,整合了村屯,徹底改善了人居環境,便於發展和共享公共事業,又通過重新規劃建社區,騰出大量宅基地,為今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土地資源。

  據統計,去年以來,全省共撤並農村自然屯90多個,建設中心村50多個,集中人口近5萬人,騰出宅基地近2萬畝。這些土地有的進行了復墾,有的用於養殖小區建設,有的招商引資發展生產,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農墾系統推進的力度更大,計劃通過撤並居民點,集中發展120個小城鎮,騰出50萬畝宅基地。

  第二批新農村試點建設呈現出更重協調發展、生命力更強的『五化』趨勢,即城鄉發展一體化,撤屯並村社區化,推進方式市場化,發展規模集群化,建設模式多樣化。

  省農委副主任白祥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全省新農村建設已經由單一的點狀建設,向整片、整帶規模推進發展,形成了點上開花、線上輻射、面上拓展的發展態勢。

  目前全省已有22個鄉鎮實施整鄉推進,共轄218個村。綏芬河市、嘉蔭縣還積極實施整縣推進。沿哈大齊、哈牡、哈佳、哈黑、碾北5條公路,包含300個示范村的5條新農村建設示范帶,已經呈現出全省新農村建設景觀示范的效果。

  『五新』提昇農村幸福指數

  從農民最期盼解決的問題抓起——我省新農村試點建設從大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入手,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多數農民走上了『通暢路』、喝上了『放心水』。自2006年啟動新農村建設,我省共完成通村公路建設9萬多公裡,硬化村內主街巷道5896公裡、排水邊溝1萬多公裡,安裝路燈6200多盞,農民的出行條件明顯改善;解決了75%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為農民健康築起了第一道屏障。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