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文昌高架橋主體合龍 建成後10年不落伍
2010-09-06 11:11:4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魏瑩 張大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片說明】新文昌高架橋主體合龍現場。

  東北網9月6日訊 昨晚21時,經過建設者們179天的日夜奮戰,文昌橋橋梁主體工程完成了最後一聯現澆連續梁,實現了橋梁主體工程合龍,為文昌高架橋提前通車奠定了基礎。文昌高架橋的建成,創造了哈市建橋的多項歷史紀錄,這座高質量的橋體,不僅給我們架起了一座高速的空中乾道,同時也為哈市今後的路橋建設積攢了寶貴的經驗。

  突破篇

  不僅是一座橋

  雙最:最長、最大立交橋

  文昌高架橋西起文政街,經黃河路,東至海濱街,全長3.7公裡,雙向8—12車道,全線采用高架橋方式跨越李范五花園廣場、中山路、宣化街廣場等重要交通節點。文昌高架橋建成後,將是迄今為止哈市中心城區最長的大跨度立交橋,成為城區中的一條主乾道。同時,文昌高架橋建設規模達到了300萬平方米,是迄今哈市中心城區建築規模最大的立交橋。

  唯一:施工期不封閉交通

  文昌高架橋建設工程是哈市路橋建設史上,唯一橋梁主體施工期間不封閉交通的大型橋梁工程。文昌橋交通位置重要,一旦封閉,哈市交通將陷於癱瘓,為了保證交通,要在工程啟動之初預先形成和補強疏解道路,並完成管網遷移,這樣的施工方式,在哈市工程建設史上還是首次。

  嘗試:啟用鋼板結構擋土牆

  文昌高架橋施工路段的地下管網非常密集,為此,該工程采用的新型鋼板結構擋土牆,佔地面積小,無需進行繁雜的地下管網遷移,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還便於擋土牆的衝洗、清潔,這種技術在國內市政工程建設中也是首次應用。

  先進:建成後10年不落伍

  文昌高架橋在途經宣化廣場時,需要在街口上設立三根大型橋墩,這既不美觀,也影響地面交通,經過專家論證,決定將3根墩柱優化為1根直徑4米的墩柱。在視覺美觀的同時又便於地面交通組織。這項設計技術的運用,在國內屬首開先河。文昌高架橋工程所選擇的最佳設計和建設方案,使其工程質量、技術的先進性和美化程度10年內不會落伍。

  交通篇

  盤活南崗區省政府區域架設文昌高架橋,可以連接內環路與其他主乾道,分散車流,有效緩解省政府區域交通壓力,解決李范五環島交通節點擁堵問題。

  打通文字片連通道裡區哈市對南崗區文端街、文景街、文化街等文字片區的道路實施改造,打通文字片區交通後,可以通過文昌高架橋與內環相連,進出道裡區,實現南崗區與道區裡的有效連通。

  打通宣化街連通道外區哈市還將對紅領巾街、大成街、蘆家街、馬端街、中和街等宣化片區實施道路改造,打通宣化街並與道外區南十四道街連通,進而實現道外區直達文昌高架橋的路網格局,縮短道外區、南崗區的路程。

  打通司徒片連通香坊區香坊區將改造司徒街、六順街等司徒片區的道路,司徒片區打通後,建設香濱橋,並與內環主乾道連接,進而與文昌高架橋相通,實現南崗區與香坊區銜接,進而連通道裡區和香坊區。

  打通征儀路連通平房區文政街、征儀路打通後將相互連通,進而實現征儀路與文昌高架橋的相通,同時征儀路打通後將直接通往平房區,以文昌高架橋為銜接橋梁,可以實現道外區直接通到平房區,道裡區直接通到香坊區。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