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電信詐騙花樣多科技犯罪頻昇級 冒充領導推銷產品等
2010-09-12 07:31: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金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2日訊 『我是某某稅務局的,你購買的車輛現在享受國家退稅政策,應該退給你七千多元錢,請你撥打??電話辦理』;『你家的電話欠費??元,請撥打??號碼諮詢』……如今,在生活中陌生來電、短信生生不息,欠費、中獎、退稅等內容讓人一頭霧水。但無論電話中講得多麼天花亂墜,無論電話中提供的信息多麼真實,警方提醒,你都要在頭腦中設立一條堅固的思想防線,絕對不能輕信。

  案件:

  電信詐騙案件頻發

  ·冒充領導推銷產品兩男子詐騙近萬元

  冒充上級領導打電話讓下級單位購買產品,兩名湖北籍男子利用電話詐騙近萬元。7月11日,黑龍江省警方在武漢市將二人抓獲。

  不久前,大慶市警方接到某公司報警稱:有人自稱是大慶某公司領導,打電話通知其購買3套由北京某領導帶來的上海世博會紀念幣,並讓其向指定的銀行賬戶匯款8940元。

  接到報警後,警方立即對此案展開調查。經過大量偵查工作,最終確定湖北籍男子王某、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1日,警方在武漢市一出租屋內將犯罪嫌疑人王某、張某抓獲。經審,兩人交代:今年7月中旬,張某來到大慶市,在薩爾圖火車站附近購買4張手機卡和大慶市的電話號簿。返回武漢市後,將信息交給王某。王某便通過電話本上的信息,冒充大慶某公司領導身份,用購買的大慶手機卡給該公司二級單位的領導打電話,以推銷培訓書籍、紀念幣和紀念郵票為由進行詐騙。

  ·固定電話欠費上當受騙者眾

  『我家電話剛交完費,怎麼突然又欠費了?』莫名其妙的欠費催繳電話讓一些市民一頭霧水。近期『固定電話欠費』詐騙在黑龍江省多次發生,給居民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為此省公安廳發出預警,提醒廣大市民,接到陌生來電要當心,電話欠費要到正規營業廳繳費,公安機關不提供任何所謂的『安全賬戶』。

  據黑龍江省警方調查,近期利用固定電話實施詐騙案件呈現高發的態勢。僅齊齊哈爾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不到一周時間內,就接到利用固定電話詐騙案件的報警達46起之多,其中詐騙成功11起,被騙金額10萬元以上4起,涉案金額共100餘萬元。

  齊齊哈爾市建華區火電安居小區居民宋某(女,38歲)在自家固定電話接到來電為0713-8882000打來的電話,稱其家電話欠費2000元,別人使用她的身份證在銀行開戶洗錢,並自稱是公安局搞專案的,要把她的賬戶封了。被害人撥打0713-114查詢,得知8882000確是公安局電話,先後分兩次通過建行匯了20萬元到對方指定賬號後發現被騙。龍江縣公安局接到居民李某(男,27歲)報警稱,其居住在龍江縣安平小區的岳母於當日上午10時接到電話欠費通知並同時告知了一個諮詢電話,被害人打通諮詢電話後,對方自稱是昆明市公安局的民警,破獲了一起詐騙200餘萬元的案件,抓獲的嫌疑人存款的一個賬號是被害人的,要求被害人說出自己的所有賬戶、賬號並進行24小時監控,同時要求被害人把所有賬戶內的存款轉存到其指定的兩個賬戶內保管,被害人分兩次將43.8萬元人民幣存入對方指定賬戶後發現被騙。

  警方分析認為,這種利用高科技蒙人的手法比較普遍。不法分子通常誘騙事主使用銀行卡到ATM機處進行轉賬操作,然後要求事主在轉賬界面輸入一組號碼,然後再輸入另一組密碼(即轉賬金額)後確認。事主一旦依言操作,錢就會被騙走。

  揭秘:

  電信詐騙案件有15種主要手法

  犯罪分子以銀行卡、扣年費、電話欠費、冒充銀行電信、公檢法手段進行詐騙的,造成受害人損失是最為慘重的,不管是未接電話還是未接短信,犯罪分子在這中間是怎麼獲利的。日前記者聯系到黑龍江省公安廳的相關負責人,他介紹說中獎之後,犯罪分子就會要所謂的手續費等,達到詐騙的目的,另外一個就是,你給他們回復的話,他們就會給你放國際彩鈴,會讓受害人產生高額的電話費。這位負責人對當前的一些實際案例分析了此類案件的一些主要共性特點,大致上可以分出15種。

  ·冒充熟人詐騙。嫌疑人通過撥打事主電話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關系單位熟人,謊稱來出差辦事,以出車禍、嫖娼或賭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過銀行匯款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中獎信息詐騙。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機致富的僥幸心理,借助網絡、短信、電話、刮刮卡、信件等媒介為平臺發送虛假中獎信息,繼而以收取手續費、保證金、郵資、稅費為由,騙取錢財。

  ·網絡購物詐騙。嫌疑人在互聯網發布虛假廉價商品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則要求先墊付『預付金』、『手續費』、『托運費』等,並通過銀行ATM機騙得錢財;

  ·電話欠費詐騙。嫌疑人冒充電話局工作人員撥打事主家中電話,聲稱其家中電話欠費,將事主電話轉接給所謂的公安局,讓事主核實,假冒公安人員謊稱事主個人信息泄露,銀行賬號已被人利用進行犯罪,要求事主及時進行賬戶保護,並將電話轉給某銀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銀行工作人員要求事主將存款轉到賬號上,並讓事主到ATM機上按其指令進行操作,實施詐騙。

  ·虛構『購車、房退稅』誘導事主到ATM進行轉賬操作。嫌疑人事先通過其他手段獲取購車、房人詳細資料,以國稅局或財政局工作人員名義用電話或短信方式聯系事主,謊稱根據國家最新出臺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購車、房退稅,並留下所謂『服務電話』或『領導電話』以騙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與上述電話聯系,即以交納手續費、保證金等名義,誘導其到ATM機進行假退稅真轉賬的操作。

  ·假冒匯款或催還借款名義進行詐騙。嫌疑人先發送諸如『你好!請把錢匯到××銀行(或其他銀行);賬號:××××謝謝!』之類的短信,事主誤以為是商業伙伴或債權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項匯到某指定賬戶,再去核實,後悔莫及。

  ·虛構股票個股走勢的詐騙。嫌疑人以某某證券公司的名義,通過互聯網、電話、短信的方式散發虛構的個股內幕消息和個股走勢,實行會員制,按照會員等級收取一定費用。若指定的個股走勢碰巧吻合,則再以索要諮詢費並許諾將繼續提供個股內幕消息或走勢的方式實施詐騙。

  ·貸款詐騙。嫌疑人針對需要小額貸款的群體,通過互聯網、電話、短信等方式發送虛假貸款信息,一旦有事主與其聯系,則以收取貸款人保證金、利息等名義,騙取事主錢財。

  ·以『假車禍或摔傷住院』為名的詐騙。嫌疑人在預先了解事主及其子女資料的情況下,利用事主子女上課(或上班)手機關機的期間,冒充醫務人員或學校輔導員等身份,通過打電話給事主家人或朋友,謊稱其子女『出車禍』或『上體育課摔傷』住院,急需匯醫療費,從而達到騙錢的目的。

  ·虛構綁架事實的詐騙。嫌疑人給事主親人打電話,謊稱事主孩子被其綁架,並模擬孩子的哭聲、叫喊聲,從而騙取事主錢財。

  ·事先錄制QQ視頻,詐騙QQ好友錢款。事先通過盜號軟件和強制視頻軟件盜取QQ號碼使用人的密碼,並錄制對方的視頻影像,隨後登錄盜取的QQ號碼與其好友聊天,並將所錄制的QQ號碼使用人視頻播放給其好友觀看,以騙其信任,最後以急需用錢為名向其好友借錢,從而詐騙錢款。

  ·發送虛假招聘廣告詐騙。嫌疑人以招聘業務員為名,發布虛假廣告信息,事主一旦與其聯系,便以收取『介紹費』、『培訓費』、『服裝費』為由實施詐騙。

  ·發送預測彩票信息詐騙。通過互聯網散發虛構的預測彩票信息,實行會員制,通過注冊會員,預測中獎號碼,收取會員費、保證金、稅金等實施詐騙。

  ·發布敲詐勒索的信息實施詐騙。向手機用戶發布『不想血光之災』、『要你辦的事沒辦好,請把錢退匯到××××賬號』、『如不將錢匯到××××賬戶,則卸掉你的大腿』等內容信息,事主因害怕產生後果,往往主動向指定賬戶匯錢。

  ·發布出售二手汽車、特價飛機票或者火車票的信息實施詐騙。犯罪嫌疑人在網絡上發布此類信息後,一旦受害人與其聯系後,便以需要訂金等形式要求欲購買者匯款。

  防范:

  陌生來電短信千萬不能理會

  省公安廳的相關負責人提醒,市民在辦理一些電子業務時一定要格外的小心,我們在生活中要做到遠離電信詐騙,一定不要輕易相信人,更不能向別人透漏個人信息,最後不要向陌生人進行轉賬業務。

  如接到電話欠費語音電話,不要輕易相信,可以通過撥打電信部門的服務熱線予以確認。電信部門、銀行、公安機關的電話不可能在一個平臺實現轉接,電信公司和公安局的電話並非一個總機,兩個部門之間的電話不可能自由轉接。因此,凡是遇到『我幫你轉接到**公安局』的詐騙電話,市民切勿相信。必要時,可撥打110電話向公安機關諮詢。公安機關不會提供安全賬戶服務,警方對洗錢等違法行為都是當面調查,而不會采取電話詢問。必要時及時向電信部門和公安機關核實情況。如果對方指定銀行賬戶,要您存入大量現金,就更要注意防范了,您可以記下銀行賬號,到公安機關備案。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