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創『三優』、環境整治工作各項任務的完成,我們在年初組織專人,分別深入縣、(市)區,走訪調研,制定和下發方案,檢查推進,迅速啟動了創『三優』、文明城市活動。我們把創建『三優』文明城市作為檢驗政府執政能力的試金石,大力實施『五大工程』,使雞西的城鄉環境更靚、秩序更好、服務更優。
(一)綠化工程。進一步落實市、縣(市)區及有關行業部門領導造林綠化工作責任制,將造林綠化工作納入目標責任制考核,對不達標的單位,實行一票否決。公路綠化,對公路兩側栽植行數提出了要求,行數最低要求是鶴大公路、201支線兩側各8行;省道、旅游路、口岸路和雞密南線兩側至少各3行;縣鄉道兩側至少各2行。村屯綠化,要求護村林行數不能少於6行。計劃到明年全市消滅『光?屯』。荒山造林和退耕還林,實行整山規劃,小流域推進,確保造一片,綠一片,成林一片。農田防護林建設,編制完成全市農田防護林建設規劃,構建功能完善的防護林體系。江河湖庫渠綠化,重點突出烏蘇裡江、穆棱河等主要河流護岸堤林和青年水庫、興凱湖環湖林帶建設。為解決春季造林時間短、化凍晚、挖樹穴難度大的問題,對規劃的村屯、道路綠化,一半以上於去年秋季就完成了整地、挖穴,為今年春季造林贏得了時間。
(二)潔淨工程。針對城市社區、物業小區、街道、鄉鎮、村屯等重點部位,組織開展了全民環境衛生整治會戰,動員全市40餘家黨政機關、中省直企事業單位7萬餘名黨員乾部深入到社區、城市出入口、鐵路沿線、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進行環境衛生義務勞動。
(三)規范工程。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機制,規范縣(市)和區兩個層面的行政審批權限,實現了行政審批數額、名稱、依據、類別、時限的『五統一』。對城市出入口、鐵路沿線、公路及城市街路兩側私搭亂建的違章建築、垃圾堆放、排水不暢等問題進行徹底清理,規范戶外牌匾、路標、宣傳欄等設施。
(四)監督工程。建立縣(市)區領導包鄉鎮、鄉鎮乾部包村、村乾部包組的『三級包保』責任制,層層明確目標任務,層層落實責任,每月組織一次通報,開展一次聯評,進行一次督查,把整治情況、聯評結果在新聞媒體上公布,並設立曝光臺,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單位進行曝光,促進整改。把城鄉環境整治工作作為考核鄉鎮領導乾部的重要條件,實行一票否決。雞冠區、滴道區兩名鄉黨委書記,在近期擬提拔副處級考核中較為優秀,就是由於環境整治工作落實不好,被暫緩提拔。
(五)優質服務工程。深入開展『改進作風年』活動,制發了『雙五條禁令』專項舉報活動,在新聞媒體和市政府信息網站公布舉報內容及舉報電話。加大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力度,分別召開部分非公企業代表和省、市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負責人、監督員代表座談會,共梳理出影響經濟發展環境問題17個,對反映較集中的問題進行專項反饋,要求相關部門進行整改。成立了『服務項目落實、促進環境優化』7個推進組,對投資超5000萬元的大項目提前介入,全程跟蹤服務,幫助解決項目建設中的難題,促進了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組織社會各界代表對具有行政審批權、行政執法權和綜合管理服務職能的59個單位進行作風滿意度測評,把排名後10位的單位作為『重點管理單位』,由市委常委、紀委書記代表市委與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談話,幫助查找原因,落實整改措施,並將整改方案在《雞西日報》公布,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對排名後11~15位的單位作為『重點督查單位』,整改方案也在媒體公布,在全市上下引起了很大震動,有力地推進了全市作風建設。
(作者系雞西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