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劍橋三中學生被打7個耳光患精神障礙 正副校長躲貓貓
2010-09-28 08:59:11 來源:生活報  作者:夏德輝 王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4個多月了,我的孩子是怎樣度過的?7個響亮的耳光把她徹底打垮了,也徹底把我的家庭搞垮了。可是,劍橋三中是怎麼對我們的?別說道歉和反思,就是起碼的同情都沒有給過,面對劍橋三中這樣冷血的教育,我真的看不到孩子的未來。我的孩子還有救嗎?劍橋三中還有救嗎?接受劍橋三中教育的那些孩子們怎麼辦?』面對記者的采訪,陳佳(化名)的母親馬明,眼中比憤慨更多的,是近乎絕望的疑問。不僅僅是出於對一個絕望的母親的同情,對於12歲的花樣年華突遭劫難的痛心,更是驚詫於現代教育竟然還會出現駭人聽聞的『耳光事件』,記者由此展開了采訪,在艱難的采訪過程中,一個缺失公共責任的教育機構的輕慢形象漸漸浮出水面。

  從9月15日到26日的十多天裡,哈爾濱市劍橋三中副校長尹昇利的辦公電話和手機,記者打了多少次已經很難查清。

  25日上午9時,本報兩名記者第二次來到劍橋三中要求采訪尹副校長,門衛借口進教學樓請示之後,再次聲稱『尹校長剛出去』,其他相關負責人『都不在』。

  劍橋三中學生陳佳遭到班任宮柏茹老師打了7個響亮的耳光患上精神疾病的事實,對於劍橋三中似乎成了讓校長『隱身』起來的屏障。直到27日,校方纔有人出面,不過正副校長依然沒有露面,接待記者的是政教處張主任。

  被打學生陰影無法抹掉

  26日上午,馬明的家中,劍橋三中『巴掌門』事件中受傷的小陳佳依然孤獨地躺在床上,不與他人說任何一句話。從事發到現在4個多月,盡管已經被鑒定為應激性精神障礙,但劍橋三中卻始終沒有確切的積極的處理意見。

  『乖女兒,記者叔叔又來看你了,起來一下。』雖然馬明喊了好幾聲,但陳佳依然面朝牆壁,摟著一只玩具娃娃不回應。

  馬明哭著說:『現在我女兒還是沈默不語,獨自一人躲進屋裡不讓開燈,白天不讓拉窗簾、不吃飯、不睡覺,不跟任何人講話,蜷縮在床上面無表情,對外界好像一點感知能力都沒有,鼻子還經常流鼻血。女兒成天縮成一團,我的天就跟塌了一樣。』

  如今馬明的思想裡,對那位『巴掌老師』她似乎已經恨不起來了,因為學校對她們母女表現出的漠然,更讓她『出離憤怒』。

  在她看來,女兒雖然參與了『傳紙條』,但是班主任用7個響亮的耳光來懲罰一個僅有12歲的剛剛開始青春期的女孩,卻無法讓人忍受,『一個原本健康的孩子,即便康復了,留在心裡的陰影一輩子能抹掉嗎?!』

  正副校長是忙還是躲貓貓

  15日,本報發稿《老師打學生7個耳光》一文後,記者上午來到劍橋三中,與門衛聯系采訪負責一直處理此事的副校長尹昇利,電話打通,尹副校長說,『一會兒還有課,我拒絕接受你采訪。』記者誠懇地要求尹副校長能夠接受采訪,正面應對輿論的關注,但尹副校長仍拒絕正面接觸。最後在記者的要求下,他留了一個辦公電話。當日下午,記者撥打電話,但是尹副校長沒在,接待記者的是政教處張主任,張同樣說拒絕采訪,之後又說與家長會很好地處理此事。

  17日下午,記者再次打電話找尹副校長,仍是張主任接待,稱手頭事情忙,沒等記者說完就將電話掛掉。18日,記者打電話,依然是張主任接待,告知這事情還是校長負責。他沒權接待記者。記者隨後找校長,不在。

  25日,本報兩名記者來到劍橋三中,學生正在上課。記者與門衛說明找尹副校長。門衛答應給記者聯系,操起電話時突然問記者是什麼身份?記者如實告知,該門衛隨後放下電話,說要到教學樓內看一下。不久出來告知記者,尹副校長剛出去,張主任也剛出去,常校長不在。然而,記者在該校門口等了將近半個小時,卻沒見從裡面出來任何一輛車和人。

  出大門後,記者坐上停在學校門口不遠的車內等候。隨後,門衛不時出來四處張望,看見記者坐在車內,就又折了回去。

  26日,記者獲知尹副校長的手機,撥打三次均無人接聽。下午,記者獲知常翠萍校長的手機,常校長也沒有答復記者提出的問題,只是生硬地告知記者:『一句話,我們已經通知家長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常校長還言之鑿鑿地說,之所以與家長無法溝通,是因為家長向學校索要70萬。

  對於這個說法,馬明予以否認,她說70萬元的說法來源是:治療期間,女兒始終不見好轉,有一次在學校,提出能否到上海醫療技術好的地方去治病,當時校方的人員和他們算賬,說到上海去看病得70萬元。

  27日下午,記者第三次來到劍橋三中,門衛稱常校長不在,記者隨後撥打常校長的手機,再次誠懇地說明就一些細節問題要與其面談。常校長非常堅決地說不能,『我在劍橋一中呢,是兩個學校的校長,一天到晚多少事情,根本沒有功夫。』一聽記者表示可以去劍橋一中,常校長更堅決地說:『我這件事情已經全權委托尹副校長處理,你去找他。』記者隨後又撥打尹副校長的手機,對方根本不接。

  記者只好在校門口一邊打電話一邊等待,將近半個小時,門衛找記者,稱張主任出來了。張主任稱,兩位校長不在,他代表劍橋集團董事會接受記者采訪。


 

  5個學生挨打,4個家長無奈沈默

  劍橋三中『巴掌門』事件中,在校方給陳佳家長出具的事件經過的說明中,還有其他因傳紙條被打的學生,陳佳被打得最重。『當時連我女兒在內打了5個。』馬明說。

  事實上,從事件一開始,馬明就試圖找到其他被打的4名學生,可學校拒絕提供名單和聯系方式。後來馬明通過女兒的同學知道了兩名被打學生的電話,雖然通了話,但是那兩個學生卻拒絕提供任何情況。從25日開始到26日,記者也試著打了幾次電話,但其中一個電話始終沒有人接,另一個已經停機。

  26日下午,記者來到劍橋三中,試圖通過某種渠道獲知這4個孩子的名單,甚至希望能有奇跡出現,得到這幾個孩子或者家長的聯系電話,然而記者發現,由於該校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平常根本見不到學生,如果校方不提供的話,顯然要實現這個目的很困難。

  校方能提供嗎?27日,接受記者采訪的政教處張主任給出了答案。張主任說,事發後,班主任已經與學生以及家長進行了溝通,據班任反映,其他被打學生從表現上沒有問題,家長也沒有到學校來找,也沒有提出疑義,現在全部正常上課。記者提出能否找這幾個學生問一下,張主任面無表情地稱不能。

  由於這幾名學生涉及未成年,在加上能夠獲知的渠道已經多方被堵死,記者只好作罷。面對這樣的結果,馬明很傷心,但她覺得能夠理解這些孩子和家長的內心感受:『我們現在站出來與學校討說法,120多天都要不到一個結果,其他家長面對如此強勢不講道理的學校,誰還敢站出來討公道。作為學生都是弱勢群體,況且有的還不嚴重,要跟學校對著乾,就非得轉學不可。』

  校方稱老師打人是個人行為

  連日來,『巴掌老師』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人們在紛紛質疑『巴掌老師』的無德行為的同時,更多的是探討劍橋三中為何出現『巴掌老師』。在人們看來,如果一個學校能夠做到嚴把進人關,經常對老師加強思想教育,時刻注意提昇老師的自身素質,顯然『巴掌門』事件就不會發生。

  劍橋三中的張主任27日則是另外一番說辭。對於記者『以前學校發過類似的事件嗎?發生此事件後,學校是否進行了反思』的提問,張主任表示,學校以前沒有發生類似事件。『學校該教育的已經教育了,該強調的已經強調了。班主任還這麼做,那是她自己的事情,這件事純屬意外。』張主任在采訪中多次強調,老師打人是個人行為。『有個別老師素質差在所難免,在一個集體中,每個人的素質都是不一樣的,你不能把所有的老師要求都這麼高。畢竟是個別老師做出了違背師德的行為,不能因此否認整個學校。 』

  記者連日來接到大量讀者來電,劍橋三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家長對記者說:『5名孩子一起被打,一個孩子被打成精神病,我們真擔心自家孩子的說不准哪天也遇到這種事情。』一名去年在劍橋三中畢業的男學生給記者打來電話說:『我們在學校的強勢下顯得非常渺小,有些東西對我們來說沒有公平可言。』

  家長、學者呼吁校方直面社會責任

  一名學生家長則對學校處理此事的態度表示譴責,他說,『巴掌門』事件暴露出學校管理和整體教學環境的缺陷。他認為,當下這一事件已經構成了一件公共事件,人們從道義上來同情和聲援小陳佳是必然的。他希望校方拿出誠意來解決這件事情。

  采訪中,另一名學生家長對學校處理此事的態度十分氣憤,『小陳佳受傷後,關於繼續治療費用問題校方始終推諉,如果沒有媒體的介入,可能這件事還不會讓全社會所知道!』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說,在國外,如果學生被老師打了,是一件事關學校的大事,盡管最後可能還要通過法律渠道來解決,但一校之長肯定會站住來為這件事向學生和家長鞠躬道歉。反觀『巴掌門』事件,從校方表現出的推諉、遲遲不給明確的解決辦法,到最後強硬地表示『讓家屬通過法律渠道解決』等等,讓人看不到教育理念的存在,反而像一些追求利潤的無德企業與員工發生糾紛時采取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