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王憲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確保職工增收
2010-09-28 09:14:5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27日,代省長王憲魁深入到農墾建三江分局進行調查研究。他希望墾區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戰略部署,切實加強對糧食安全重大意義的認識,進一步弘揚北大荒精神,團結和帶領墾區人民,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真抓實乾、開拓創新,加快現化化大農業建設,加快墾區工業化步伐,努力實現大發展、大跨越,為保障國家糧食戰略安全和墾區職工增效增收,推進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被譽為『塞北江南』的建三江,生態環境優良,農業科技領先,是全國現代農業的窗口,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王憲魁一行率先來到建三江創業農場小鎮建設現場進行考察。該農場按照農墾總局整體搬遷計劃安排,規劃建設10萬平方米的綠都家園。其中,一期工程55棟、100戶的新型住宅已經竣工。一排排嶄新的別墅式樓房在秋日的陽光中顯得格外清雅別致、舒朗美觀。王憲魁詳細了解了小鎮規劃建設和回遷安置情況,希望他們按照『兩排五通』的建設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的中心城鎮,真正讓墾區群眾實現『耕作在廣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現代化的城鎮裡』。七星農場43作業站現代農機具停放場是墾區農機標准化管理的示范站。王憲魁走進收割機庫、油料庫和車庫參觀,並登上大馬力拖拉機,坐在駕駛室裡體驗操作性能,他稱贊農機具實行統一存放管理是個好模式,既方便墾區職工的生產生活需求,又利於機具集中養護、使用,降低管護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值得全面推廣。王憲魁還專程來到七星農場張景會家庭農場水稻示范區和74作業站玉米示范田觀看現場收割。示范田裡,一臺臺大型收割機轟鳴作響,針式和輪式割臺所到之處,水稻和玉米籽粒被乾淨地脫下,秸杆隨之被粉碎返田。王憲魁一邊仔細觀看,一邊向隨行同志詢問水稻、玉米的種植品種、產量和銷售價格。他強調,墾區的種植規模和生產能力巨大,一定要充分認識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毫不動搖地把糧食生產放在第一位,為國家多出糧、出優質糧。同時,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延伸產業鏈,將原糧『吃乾榨淨』出精品,按照市場規律,從農產品終端市場入手,倒排價格,減少中間環節,把增值部分留給墾區,留給企業,留給農戶。

  調研期間,王憲魁聽取了農墾總局的工作匯報,與墾區負責同志共同研究、謀劃未來發展問題。王憲魁指出,黑龍江墾區一直是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歷史厚重、實力雄厚、貢獻巨大、成績喜人,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十二五』時期,墾區一要堅定不移地加快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實現大發展、大跨越。要依靠科技,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利化、農機化、標准化水平;大力調整結構,增加高產高效作物種植比例,提高經濟效益;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在『特』字上下足功夫,要擴大綠色、特色種植面積,增加規模飼養,提高農業綜合效益。要提昇現代化水平。向世界頂尖水平看齊,向更高層面邁進。要勇擔場縣共建重任。通過農墾的現代化、城鎮化帶動和示范地方經濟社會加速發展。把墾區各種優勢充分釋放出來,把墾區和地方更緊密聯結起來,為我省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二要狠抓大項目建設,加快實現墾區工業化,一手抓糧食生產,一手抓精深加工,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盡快把墾區工業做大做強。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走出一條集約高效的路子。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上一批大項目,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實現多層次加工增值,提高農業效益。繼續延長產業鏈,推進產業向下游延伸昇級,向下游產品的拓展,提高附加值。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墾區工業化昇級。選准方向,選好項目,下大力氣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信息、現代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搶佔發展制高點,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加快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打造具有龍江特色品牌,加快培育具有黑龍江特色、優勢的農產品品牌,提高我省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要提高職工生活水平,率先實現城鎮化。要加快改造進程,徹底消滅墾區泥草房和棚戶區,確保職工都能搬進新房子,住進暖屋子。要全面提速墾區城鎮化進程,推動城鄉一體發展。完善城鎮建設規劃,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向更高層次邁進,建成一批具有現代城市特征的小城鎮。要多措並舉,千方百計增加職工收入。引導鼓勵農民按照自然規律、經濟規律自覺調整種植、養殖結構,努加提高附加值。

  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調研活動。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