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十一』國慶節以來,哈市多家醫院的婦產科出現了一輪生育小高峰,每天降生的新生兒比平時多一倍,這也增加了假日堅守崗位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記者了解到,在新媽媽中有九成媽媽因怕疼、安全考慮等因素放棄了自然生產,而選擇剖腹產。
7日,記者在哈醫大一院、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哈市第一醫院了解到,國慶七天長假,各婦產科都出現了『准媽媽』排隊生子的情況。據哈醫大一院婦產科醫生介紹,每年『十一』長假醫院都會出現生育小高峰,而國慶當天一個科室就有多達十幾個新生兒降生,產科醫生護士們忙得連飯都顧不得吃。
『選擇自然生產的准媽媽,每天也就一兩個』,采訪中多家醫院婦產科醫生都表示,哈市產婦剖腹產率已經高達九成,遠遠高於世衛組織對剖腹產率設置的15%的警戒線。
『近幾年來,到了醫院直接要求剖腹產的孕產婦越來越多,而她們中的多數是完全能夠自然分娩的』,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婦產五科主任朱瑩告訴記者,由於近年來一些孕婦過度肥胖,以及胎兒營養過剩,巨大兒增多,使難產增加,這成為了剖腹產率增高的原因。另外,產婦害怕自然分娩,認為忍受十幾個小時的順產之苦還不如『挨一刀』,其次,更有產婦怕影響形體,並且認為剖出來的孩子『更聰明』,還有的則擔心在順產過程中發生不可預知的情況,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剖腹產率上昇。
朱瑩介紹,根據臨床經驗,產婦中有65%是完全可以自然分娩的,而自然分娩是正常的生理過程,生產陣痛完全是可以忍受的,經過正常生理分娩過程的胎兒會受到產道的擠壓,大腦因此能受到相應的發育刺激,這有利於孩子今後的智力開發,而剖腹產的嬰兒則缺失了這一重要的過程。另外,剖腹產把分娩的過程變成了病理過程,產婦要面臨手術和麻醉的風險,以及可能出現的並發癥,而新生兒提前則可能會發生硬腫癥、呼吸窘迫綜合癥及缺氧缺血性腦病等早產並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