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處監控中心隨時能監控到考生的考試情況
考生正在錄入指紋、頭像等信息
科目一考試
東北網10月11日訊 目前,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99億輛,其中汽車8500多萬輛,每年新增機動車2000多萬輛。為加強機動車和駕駛人的管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於近日推出了9項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措施。其中,要求車輛管理所進行機動車駕駛人考試要全部使用指紋、視頻、錄音等監控手段,以加強對考試工作的全程監督。9日,記者來到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駕管處考場,親身體驗了一回電子考官的公正和嚴厲。令人欣喜的是,哈市地區唯一的駕考場所——設立在哈市平房區的哈市交警支隊駕駛員考驗處考場,已實行電子監考、電腦打分、指紋錄入等現代化措施。無論任何人,都必須親自參加考試,沒有一點作弊的可能。
筆試本人指紋入門
抄襲成奢望
『參加科目一(俗稱筆試)的考生,都得先在等候區域等候,然後按照預約序號,逐個辦理信息審核和錄入。符合條件的考生,將直接獲得一個考場號和座位號。』駕管處副處長邵本貴告訴記者,無論是考場號還是座位號,都是由電腦隨機產生,任何人無權決定考生在哪個考場考試,也無權要求考生坐在什麼位置。另外,考生進入考場時,必須憑借本人指紋纔能順利參加考試。
記者注意到,幾分鍾內相繼通過審核的兩名考生,座位號為別為『63』和『35』。也就是說,他們審核時的順序相近,但座位卻離得很遠。邵本貴說:『每個考場內的監考民警,也都是開考前隨機產生,即使熟人想做「考官」工作,也不知道具體是誰監考。考試完成後,考生成績會直接體現出來,避免了人為乾擾。』記者在一個考場內看到,雖然每兩個座位挨得很近,但中間隔離板讓考生彼此相見都很難,何況還要逃過現場考官和多個電子眼的監控,抄襲完全成了一種奢望。
樁考現場拍照
找人替考是妄想
與單調乏味的科目一相比,科目二(包括九項和樁考)更能讓大部分考生興奮,因為終於要考核實際駕車技術了。但要想順利參加考試,考生就必須經過現場拍照、信息錄入、身份審核、抽取樁位等程序,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現場不定時全程拍照。邵本貴告訴記者,只有拍完照片的考生纔能去考試,沒有現場照片就意味著成績表上沒有任何考試信息,可以徹底避免找人替考等不良現象。
同時,九項和樁考的考場都安裝了『門禁』,考生拍完照片後,纔可以憑面部頭像進入考場,樁位和車輛均為隨機抽取。記者看到,考生在樁考過程中,提車、啟動、轉彎、倒車等步驟成績會由電腦當場評出,並立即連同考生姓名和考試過程等傳送至公安部數據系統,接受公安部網絡信息監督,防止違規數據的產生。
時間等最後一名考生
幾時考完幾時下班
『每年大學生畢業前夕,都是駕駛人考試高峰。所以,能一次考完的決不讓大學生往返兩次。』邵本貴說。根據粗略測量,記者注意到平房區考場與市區內的往返距離在40公裡左右,且路況非常不好。如果因路途遙遠,當天來考試的考生未能順利考試怎麼辦?邵本貴表示,考場確實距市區較遠,且受天氣、電力、網絡等影響較大,考生來一次很不容易,民警會考完最後一名考生纔下班。考場開展的延時服務,將盡可能讓所有考生都滿意而歸。
據哈市交警支隊駕管處處長楊正民介紹,市駕管處考場目前科目一、科目二已全部實行電子考試,每天6個科目總計3000多名考生,每年接待考試人次100萬,綜合合格率達到70%左右。平均一天頒發駕駛證400本左右,所有考試項目的打分,全部由電腦進行。報名參加考試的人員只有掌握好交通常識和具備過硬的駕駛本領,纔可能順利地通過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