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2日訊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黑龍江測繪局婁權力、朱李忠、陳迎浚和姚正明等4人已入選我國第27次南極科學科考隊,將於11月初啟程赴南極參加科學考察。這是黑龍江測繪局繼2002年首次派出測繪人員參加第19次南極科考後,連續8年共24人次參加該項重大科考活動。
據黑龍江測繪局極地工程中心主任吳文會介紹,婁權力、朱李忠、陳迎浚和姚正明等4人將隨我國第27次南極科考隊赴中山站和長城站,執行國家重點科研863項目現場驗證及其他測繪工程項目工作。科考隊員將分兩批進入南極,首批隊員將於11月5日乘坐雪龍船從上海出發前往南極中山站,第二批隊員將於11月下旬乘坐國際航班前往我國南極長城站,全體隊員計劃明年4月回國。
目前,來自黑龍江測繪局的第26次南極科考隊任宏遠目前仍堅守在南極長城站,執行越冬科考任務。按計劃,他將於明年年初回國。
據介紹,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之後,我國計劃在南極選擇科學研究的關鍵區域建設一個新的考察站。目前,我國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均已初具規模,除先進的通信設備、舒適的生活條件外,還擁有較為完善的科學實驗室,配備了各種儀器設備。長城站每年可接納越冬考察人員40名、度夏考察人員80名;中山站每年可接納越冬人員25名、度夏人員60名。2009年我國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地區建成的昆侖站,目前還是一個度夏站,今後也將計劃發展成為越冬站。
據了解,除『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之外,我國目前正在積極籌建一艘新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此船設計破冰能力1.5米,噸位為8000噸級,續航力為18000海裡,載員為90人,自持力為60天,經濟航速為12節,最大航速16節,最大抗風能力為52米/秒,防凍設計為零下35攝氏度的環境溫度。此外,船上還將設計2架小型機組的支橕系統,搭載1架小型直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