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老建築老街區『內涵』流失亟待保護
2010-10-12 10:14:57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道外傳統商市內的建築年久失修、破損嚴重。

  黑龍江新聞網訊 記者11日從哈爾濱市政協獲悉,為了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日前,哈爾濱市政府在哈市區域內認定了18處歷史文化街區,分別是中央大街、博物館地區、道外傳統商市、花園街、文廟、極樂寺、亞麻廠家屬區、鐵路醫院、阿什河街、太陽島、蕭紅故居、石公祠、平房哈飛家屬區、平房東安家屬區、道外濱江道署歷史文化公園、猶太公墓、馬忠駿墓園、省軍區第一乾休所。

  11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協獲悉,歷時數月,哈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與哈市民革、哈市民盟、哈市九三學社、哈市社科院、哈市文物管理站、在哈高校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專題調研組,走進哈市歷史文化街區、探訪冰城老建築。調查顯示,現存的哈市歷史文化街區的風貌和文化內涵流失嚴重,亟待保護。

  污水橫流、垃圾遍地部分老建築慘遭侵蝕

  哈爾濱市市區現有掛牌保護的歷史建築415棟,其中包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歷史風貌區6處。

  探訪中專家們看到,哈市有相當一部分歷史建築在自然侵蝕和人為活動的損耗下已不堪重負,如不及時加以修繕,將造成不可復原的結構性毀損;哈市歷史文化街區附近環境十分惡劣,部分街區的建築年久失修,基礎設施嚴重老化。比如花園街區內個別地方污水橫流、垃圾遍地,衛生環境堪懮。道外傳統商市街區內的一些建築沒有集中供暖、下水以及天然氣管線,居民自行燃煤取暖做飯,既污染了環境又存在火災隱患;一些建築年久失修牆壁都裂了縫,住戶自行用黃泥進行填補,既不保暖也不安全;一些建築的木質屋門壞了,住戶就自行用鐵門代替,既不美觀又破壞了老建築的文化內涵。

  無序規劃商業聚集文化內涵流失嚴重

  部分政協委員表示,歷史文化街區周邊商業區大都自發形成,缺乏統一規范,商業業態缺乏文化品位,影響了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氛圍。比如花園街歷史文化街區內的部分街道已成為鐵藝門窗制作銷售一條街,與歷史文化街區的風貌很不相稱;博物館地區商服的牌匾設計簡單,懸掛隨意,不符合歷史文化街區的古典氛圍。

  探訪中,一些專家還表示,歷史建築的維護與修繕是系統工程,需要由具備專業資質的人員進行施工,但哈市目前只有一家經過文物部門認定的保護建築施工單位。近年來,哈市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維護修繕大多是由一般性設計單位和建築公司完成,破壞了歷史建築的原真性。政協委員:

  老街區老建築亟待保護

  探訪後,諸多政協委員呼吁,保護哈市歷史文化街區迫在眉睫。部分政協委員還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盡快出臺專項保護規劃——

  哈市要盡快出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專項規劃,避免尚未認定的珍貴歷史遺存被破壞。今後,歷史文化街區建築的維護和修繕,必須由文物部門認定的具備專業資質的建築單位實施。

  保護性修復歷史文化街區——

  歷史文化街區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在合理規劃、科學施工的前提下加大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性修復,逐步改善群眾生活條件。如哈飛家屬區、東安廠家屬區、花園街區等,可以在不損害歷史建築外部立面的基礎上對內部管道、排水等設施予以昇級。

  挖掘文化價值闢建展館——

  哈市應挖掘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文化價值闢建展館。如花園街歷史街區內有林彪、羅榮桓居住舊址等10餘處歷史遺址和68棟俄羅斯風格保護建築。這些寶貴的不可復制的歷史資源,可利用起來開辦展館,增強市民對家鄉歷史的了解。

  打造冰城『北京煙袋斜街』——

  歷史文化街區大都曾是商業繁華區,發展商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道外傳統商市街區可借鑒北京煙袋斜街、成都寬窄巷的開發經驗,重點發展特色餐飲、旅游用品專賣等傳統商業業態。

  大力發展老街區旅游——

  從國內其他城市的經驗來看,歷史文化街區旅游也是極具發展空間的項目。哈市應依托歷史文化街區大力開發『關東風情游』、『歐式建築風貌游』等旅游項目,進一步繁榮哈市旅游市場。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