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1日訊(朱化強 張新浩 見習記者 王蕊 吳萌)現年50歲的王女士近日終於擺脫因甲狀腺癌手術可能導致聲帶功能受損的困擾,不但甲狀腺癌根治術實施成功,還通過術中喉返神經監測技術完好的保留了聲帶功能,成為我省首例成功運用該監測輔助技術的手術。
經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診斷,王女士頸部有一個直徑約5厘米的腫物,被確診為甲狀腺癌,必須馬上手術治療。但由於腫瘤太大,周圍組織受侵犯,術中易對喉返神經造成損傷。院方經專家組討論決定,由該病房主任代文傑教授利用國際先進的Medtronic Xomed NIM-Response 2.0TM神經監護儀,在術中喉返神經監測技術的輔助下為王女士實施甲狀腺癌根治術。雖然因腫瘤侵犯使得肉眼辨認喉返神經十分困難,但通過術中喉返神經監測技術不但輕松識別了喉返神經,而且在神經監護儀的引導下實現了雙側喉返神經全程游離並予以保護,術後王女士聲帶功能良好。
據代文傑教授介紹,一般甲狀腺手術,約有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的病人會發生喉返神經受損導致聲音沙啞,對於一些甲狀腺惡性腫瘤、巨大甲狀腺腫、解剖變異以及二次甚至多次甲狀腺手術的病人,術中損傷喉返神經的風險則更大,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聲音嘶啞,若兩側喉返神經損傷甚至造成呼吸困難。喉返神經監測技術則克服了過去術中暴露過多神經、肉眼識別保護不完全等缺點,目前已在歐美許多先進國家廣泛使用,該項手術的成功實施填補了我省在此方面的空白。
據悉,喉返神經監測系統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機器主體稱為喉返神經監測儀,另一部分為帶有電極的氣管插管。麻醉時氣管插管上的電極接觸在聲帶上,當喉返神經受到刺激時聲帶上的電極便接收到訊號,此訊號傳送到儀表顯示出所謂的肌電圖並同時發出聲響。對於較困難的甲狀腺手術,術中喉返神經監測技術可以使外科醫生在手術前後驗證神經的完整性,協助在手術分離過程中對操作進行控制,使外科醫生更加自信並獲得更高的手術精確度,從而降低風險,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