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8日訊 題:哈爾濱市政協委員呼吁鼎力構建冰城便捷暢行交通環境
城市交通是支橕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交通的目的是實現人和物的移動,而不是車輛的移動。』早在1995年,《北京宣言:中國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就為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全國有60多個省市相繼出臺多項有力措施,大力推進實施公交發展戰略方案,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以解決市民出行難、構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環境。但我市在此方面至今仍處於停滯狀態,道路交通的建設水平與通行水平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差距日益拉大。
今年,哈爾濱市委在確定城市發展戰略的同時,提出『改善交通環境三年大變樣』的目標要求。圍繞市委中心工作,為破解交通擁堵這一瓶頸,市政協把『堅持綜合治理,建設通暢城市交通環境』列為今年專題常委會的協商題目。在市政協主席鄒新生,副主席肖鴻麟、魏偉帶領下,由市政協城建委牽頭,圍繞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交通管理體制、交通智能化、公交和出租車管理等進行歷時四個月的深入調研,並赴西安、南京、常州、青島、大連等地學習考察,最終就如何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建設通暢的城市交通環境提出了多項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現狀調查】
近60%車流集中在主乾道
由於歷史、地形環境、規劃等原因,我市主城區道路形式不規矩,路網結構不合理,道路通行能力弱。城市乾道數量少、間距大,主乾道負荷過重,市區近60%的車流都集中在此,造成主乾道全天或早晚高峰期處於飽和狀態。由於道路面積不足,城市中心區交通阻塞嚴重,平均汽車行駛速度僅為20公裡/小時左右。城鄉接合部的道路交通設施很不完善,缺少人行道、路燈、排水設施、行人過街設施和交通安全設施,已引發多起重大交通事故。與國內一些主要城市相比,我市人均道路面積、路網密度和道路完好率等均處落後水平。如人均道路面積7.07平方米,位於國內32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的中下游水平,列15個副省級城市末位。
機動車每年以10萬輛速度遞增
哈市機動車數量已從2000年的20餘萬輛增加到今年的71萬輛,且正以每年10萬輛的速度遞增。每日新車落戶最高峰達400臺左右。商業區集中的南崗區、道裡區,區域商業網點仍在進一步擴大,道路資源已無再開發利用的空間,致使中心商業區主乾交通壓力逐年加劇,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此外,全市僅有的13萬個停車泊位已明顯滿足不了停車需求。
三分之一國有公交無法正常營運
我市至今未出臺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目前,哈市公交形式單一,缺乏快速公交系統。受路網格局、交通擁堵等影響,公交車運營速度慢、准點率低,運營速度已由上世紀80年代的30公裡/小時,下降到目前的12.2公裡/小時。利用公交出行比例則由2000年的34%下降到2009年的29%。
城市公交體系發展滯後、欠賬問題亟待解決。公交基礎設施歷史欠賬較大,公交首末站、停車庫房、公交樞紐站嚴重欠缺。公交企業體制不完善,民營公交線路佔全市公交線路的47%,因經營管理不規范,其公益性與經營性矛盾日益突出。而國有公交企業因人員、債務包袱沈重,企業生存困難。由於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工資待遇低,國企公交人員流失嚴重,長期存在『招工難』,三分之一車輛無法正常營運。
【四大頑疾】
中心城區停車:難
『停車難,難停車』,越來越多的有車族天天都在為無處停車發愁。停車泊位少已成為制約我市交通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中心城區佔道停車現象普遍,平均違章停車率39.98%,較為嚴重的區域則高達71%,佔用人行道停車的現象十分嚴重。停車場改變使用功能、停車價格不盡合理、停車市場有待規范等也使停車難現象越來越普遍。此外,公交車停車場也嚴重缺乏,公交車首末站很多都佔道設置,『馬路車站』現象十分常見,場(庫)外停車佔公交車總數的73%。由於缺乏停靠場站,公交車在首末站隨意掉頭已成為市區重要的交通擁堵點。
空車配貨佔道:亂
空車配貨佔道擾民、影響交通秩序的問題是近年來哈市的頑疾,一直難以根治。據調查,我市在城市中心區內現有上千家空車配貨站,主要集中在道外二十道街港務局、濱江站地區、北環市場、南極市場、南崗海城建材市場、南崗站前藥材市場、道裡透籠街輕工市場等區域,也是城市中心區的交通要道,因為大型貨運車輛頻繁出入,導致這些地區交通常年堵塞、環境混亂,市民對此意見極大。即使每天的禁行時段,這些車輛也還在市區行駛,給城市交通造成巨大壓力。
出租車拒載合乘:多
我市有出租車1.2萬餘輛,已成為城市交通的主力軍,為市民出行帶來很大便利。與此同時,拒載、拼客、挑客、繞行、黑車、套牌車等問題也成為這個行業的痼疾,屢治不愈。還有一些出租車的服務差強人意,有的駕駛員隨意在車內吸煙、講髒話;有的車內衛生環境極差,車座墊骯髒破損。特別是今年以來,隨著全市地鐵施工和道路改造維修帶來的交通擁堵,使出租車拼客、合乘、拒載等違規行為愈演愈烈,三人以上不拉、老年人不拉、去復雜路段不拉、交接班時間不拉的情況屢見不鮮,市民對此反響強烈,糾紛頻發。
公交車運行速度:慢
據調查,我市一些線路的公交車准點率差、車速慢、等車難已成為影響市民出行的突出問題。受路網格局、交通擁堵等影響,公交車平均運行速度只有12.2公裡/小時。早晚客運高峰期間,主乾道路公交車輛平均運營准點率僅為65%。今年,因路改有200餘條次公交線路臨時改道運營,公交車平均運營速度則只有8-10公裡/小時,百姓乘坐公交出行更加不便。此外,公交車的車況差、服務不規范,野蠻營運、態度粗暴等也讓很多乘客怨聲載道。由於公交線網布局不合理,主城區大部分線路集中在二環內,而城鄉連接處則少有公交車通行,造成在此居住的市民出行困難。
【委員聲音】
建立中長期『綠色交通』發展規劃
盡快詳編《哈爾濱市綜合交通發展規劃》,修編《哈爾濱市公共交通發展規劃》。依據我市今後一段時期(至少10年)的交通發展,站在戰略高度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綠色交通』發展規劃。加快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步伐,圍繞新發展戰略將優先發展公交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實現哈市公共交通質的飛躍。
建設現代化的立體道路交通體系
切實建好路橋重點工程特別是過江通道工程,形成松花江兩岸溝通的立體交通網絡。要加快環路建設與改造,盡快使二環路『快』起來、三環路『環』起來、四環路『暢』起來,提高城市環路對穿城、過城車輛的分流能力。要繼續推進老城區道路改造建設,改造交通堵點、節點,消滅斷頭路、瓶頸路,不斷改善和優化城市路網結構,提高道路質量和通行能力。同時,抓緊啟動『綠波帶』工程等智能化交通設施建設,全力提高交通科學化管理能力。
『三位一體』交通網絡推動發展
要適應我市新的城市發展戰略和城市發展格局,充分利用現有的環城鐵路線網,積極開發城市輕軌客運系統,規劃建設主城區連接松北區至呼蘭區和主城區經平房區至阿城區的城市輕軌交通;發展大運量快速公共汽車運營系統,規劃建設哈東站經群力新區至哈西哈鐵客運站、哈東站至松北區、公濱路至友誼路的BRT系統。同時加快地鐵建設,構建以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統為骨乾,地下、地面、地上三位一體,覆蓋市郊、輻射周邊的城市公交網絡。
完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把公共交通場站和配套設施納入城市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計劃,將公共交通場站作為新建居住小區、開發區、大型公共活動場所等工程項目配套建設內容,實現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合理規劃設置公交換乘樞紐,在哈西站、松北地區、群力新區規劃建設綜合換乘樞紐中心,實現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效銜接。結合道路改造工程,規劃建設標准化公交港灣,智能化公交站牌和利用太陽能取暖供電的公交長廊。
實現公交公益事業國有主導地位
保障公共交通的道路優先使用權,讓公交車快起來。建議借鑒先進城市的做法,應盡可能地闢建公交汽車專用通道,並在一些主要路口實行公交信號燈優先放行,加大公交線路和站點密度及公交車輛運行頻率,提高公交車檔次和按時到站准點率,逐步增大公交車輛單車運力,不斷提高公交從業人員的文明素養和服務質量。同時,要在市區火車站、大型居民區以及商業中心、旅游景點等人流密集地區增設公交始發站、換乘站、樞紐站,開闢直達專線車,便於快速疏散人流。要適度發展大運量快速公共汽車系統,城市新區和遠離城市中心的城區應建設通往城市中心區或公路、鐵路、地鐵交通樞紐站的巴士快速交通系統(BRT)。
深化對國有、民營公交企業的經營機制和管理體制的改革,實現公共交通的公益事業國有主導地位。進一步強化管理,規范服務,提昇公交行業的總體服務水平。將其發展納入政府公共財政體系,統籌安排,重點扶持。對公交換乘樞紐建設、車輛更新、科技應用等重點建設發展項目,市財政每年應給予3—5億元的資金保障。盡快落實公交優先的補貼優惠政策。
【外地經驗】
健全法規保障乘客權利
西安、南京、常州、青島、大連五市都從本地實際出發,出臺一系列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法規,建立了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法律保障體系。如大連市對城市公交線路經營、設施建設、營運管理、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均有詳細規定,增加了乘客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
青島市以地面交通為主體,合理調整公交線網布局,實現了市民出門一裡地有公交車;途中換乘一次車到目的地;一小時內到達目的地。市區基本做到500米半徑之內都有公交站點。大連市則形成以軌道和快速公交為骨乾、以常規公交為基礎、以出租車為補充的城市公共交通格局。南京市優化線網結構和運力配置,在市區街道通過設單行道、快車道、慢車道、自行車道等,彌補道路的先天不足,形成以地鐵為骨乾、輕軌為輔、地面交通為基礎的格局。常州市在規劃和建設中突出城市公共交通、軌道交通、公路客運的合理銜接,建設『四位一體』的現代化新型樞紐,真正實現了『零換乘』。
完善基礎設施建快速公交系統
大連等市把公交場站作為新建居住小區和大型公建等工程項目配套建設的內容,實行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否則項目一律不予審批驗收;青島市3年來投資1.08億元建成10處公交停車場,佔道停車率由原來的50%降為12%;常州市打造了以快速公交系統(BRT)為骨乾的城市公交網絡,運行的兩條快速公交線總長46公裡,將市、區行政中心和旅游景點、學校、醫院等連接起來,乘客運送能力約達5000人次/小時,利用效率是社會車道的2.5倍。大連市投資44.75億元建設輕軌和快速公交線路,成為東北首條快速公交線路。
城市公交國有為主突出公益性
南京等『五市』堅持突出公共交通的公益性,把建設公共交通作為民生公益事業進行體制改革和創新。目前,青島和大連的城市公交均為國有企業經營;西安、南京、常州均為國有主導加股份制(國有公交企業控股)經營形式。
西安市2009年對國有公交企業投入3.56億元;南京市三年投入公交優先發展資金和各類專項補貼近20億元,並明確每年補貼2億元;青島市政府補貼每年3億元;大連市財政每年投資1.2億元更新公交車輛。
【建言委員】羅輯、馬迎春、徐偉力、宋要武、許大為、孫玉賢、韓建軍、霍玉夫、許修宏、高迎春、張雅清、王繼偉、劉培志、許鵬。特約市民代表:常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