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20日上午,在呼蘭區明達胡同附近取締黑車的呼蘭區交通運輸局局長孫培利握住記者的手時,第一句話就是:『這種混亂局面不改不行,我們接受《生活報》監督,有什麼話直接問我,知道的我都告訴你們。』其後,孫培利將記者領到了局機關的辦公室,接受了記者的提問。
呼蘭6個黑客運站目前還剩這個沒打掉
記者:客運站的老職工屢次投訴黑客運站,你們就此都做過什麼?
孫培利:呼蘭公路客運站在冊職工有97人,退休職工有27人。我是今年5月調任交通局的,之前也聽說過投訴的事,來之後也接到過老職工的投訴。關於黑客運站問題也是我關心的,這個投訴我並沒有推諉。我可以交這個底,我來之前呼蘭區共有6個黑客運站,都是存在了很多年,嚴重擾亂了呼蘭的客運市場,並導致呼蘭客運在全市行業排名中墊底。這些黑客運站分布在呼蘭區副食、呼蘭區一百、呼蘭區中醫院、呼蘭區北頭道街、呼蘭區房產局後身及明達胡同。前5個黑客運站我們已經全部取締了,並且也沒有出現反復。能夠這麼徹底解決,方法也很簡單:每天我都會在這幾個地點轉,如果有黑客車出現,那麼運管包片的負責人就下崗。5個多月解決掉5個存在多年的黑客運站點,這裡面的困難我就不多說了。
明達胡同黑客運站已經存在好幾年
記者:為什麼沒有解決明達胡同黑客運站的問題?
孫培利:舉報人說明達胡同黑客運站存在一年多了,並不准確,這個黑站已經存在好幾年了。這個黑站現在我們也可以立即進行取締,但你們也看到了,19日我們進行取締後,他們就會東躲西藏,自以為避過了風頭,20日就再出現了。
我也往這一地點轉,可是人離沒多遠就有報信的,到了那兒就是像你們說的那樣『車走巷空』。這個地點的經營者已經形成了一定路數,加之又有歷史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整治起來的確很有難度。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其實我們已經給非法營運車輛的經營者下了最後通牒:10月30日前,必須撤離明達胡同黑客運站,不管有什麼樣的問題,商討解決方案。20日開始我們已經派稽查人員守在了那裡,有車來就進行清理。
記者:明達胡同黑客運站的經營者與運管站領導有無親屬關系?
孫培利:我不否認,我們局運管站的副站長趙森,的確是你們說的『趙二』也就是趙金的哥哥。但據我了解,趙金已經搞公路客運多年,養車的時間比他哥工作時間還長,發展成規模時趙森還只是一名司機。趙森在站裡也不管公路客運那一攤,主要負責區裡環線小公交的管理。
舉報人的懷疑我可以理解,如果能夠提供准確的信息,說明他們之間有什麼問題,我們一定會進行嚴肅處理。
客運站康金井線車的確難以滿足乘車需求
記者:公路客運站下午兩點半就沒有車去康金井了,有沒有給黑客運讓道之嫌?
孫培利:呼蘭公路客運站的線路車輛數量、班次安排,幾年前就已經定下了。而在呼蘭變區之後,哈市也有專門的規定:已經確定的客運線路的車輛數量原則上不再進行審批。呼蘭客運站只有兩輛客車專門跑康金井這條線,每天也只能安排4個班次。康金井鎮現在已經變為街道辦事處,除通汽車之外還通火車,市民還是有比較多選擇空間往返出行的。但不得不說,很多人還是願意坐汽車。客運站去康金井的車少,客觀上是給黑客運站存在以生存空間,但客運站想增加運營車輛,把非法營運車輛擠出市場,還需過審批關。沒有審批手續就沒有營運資格,就進不了站,站外停靠也就成了非法營運。
記者:有人說進站的兩輛正規線路車,經營者與黑客運站經營者是同一人,情況是這樣嗎?
孫培利:這個問題我還真不清楚,但我可以讓運管站拿出相關登記,當著你們的面查一查。(孫培利讓運管站站長孫奇找來了存檔的客運線路情況登記,記者查到跑康金井線路的兩臺客運車車主的確是一人,但卻不是趙金。路過康金井的三輛客車,登記車主也都是另有其人。)可以肯定的是,從客運站發出的線路班車,都是按時按點發出的,即使拿握在某一個人手裡,也不能隨意影響正常運營,得按國家的規定來。
欲將康金井線變為公交線擠掉黑車生存空間
記者:10月30日後黑客運站退出明達胡同,就真的不存在了嗎?
孫培利:這個很難說。我們可以保證黑客運站不在明達胡同經營,天天派人專門進行看守和清理,但黑車在街面上停車上客,就應該由交警部門來處理了。
其實,在我的想法裡,還是有一個比較圓滿的解決方案,並已經讓人向市裡打報告。黑客運車存在就是有市場,與其對這些車喊打喊殺,不如將其納入正規運營體系。呼蘭變區,康金井變街道辦,那麼也就是說這裡也是市區,如果客運線路變更為公交線路,再增加車輛,手續審批也就簡單了。一條公交線路正常運營,10臺以上車輛還是要保證的,黑客運車輛沒有了生存空間,自然也會主動納入公交序列。
記者:讀者曾多次反映呼蘭黑客運的問題,他們想知道呼蘭客運市場真能變得越來越乾淨嗎?
孫培利:以往呼蘭客運市場給人留下了很差的印象,我來是有一些想法的。你看,我們正在搬家,局機關就在公路客運站後院,影響了公路客運站的場站建設,我們要把整個後院全倒出來,讓線路車都能規范發車。
可以跟你們說,呼蘭客運市場變不好,我會向區裡辭職,我也跟局裡的管理者都說過,他們乾不好,他們也要對自己負責,該撤的肯定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