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熱企供熱『抽條』缺乏監管 初寒期屋子冷不是天災是人禍
2010-10-24 11:14:5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趙政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4日訊 哈爾濱已經開栓供暖3天了,除了個別小區因為分戶或者動遷等問題沒有供熱外,其餘的供熱企業都開栓供熱了,但是還有很多居民反映屋子冷、室溫不達標。業內人士向記者爆料,室溫不達標的主要原因是供熱企業低溫供熱、縮短供熱時間、熱『販子』抽條。

  低溫供熱

  『暖氣只是不冰手,屋子根本不熱乎。』家住道外區景陽街的郭女士告訴記者,她多次向供熱公司投訴,但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更讓她氣憤的是這個供熱企業態度特別不好,每次接電話都沒說兩句就掛斷了。

  記者根據居民投訴走訪了部分小區,發現供熱企業確實開栓供熱了,可室溫卻不達標。對此,哈爾濱道外區某供熱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初寒期,室外溫度相對較高,供熱企業低溫運行,以達到節省燃煤的目的。據這位負責人初步測算,按目前的室外溫度,要使居民室溫達到18℃,假設使用的是4噸的燃煤供熱鍋爐,滿負荷運行每小時要向爐內添加600公斤左右的燃煤,如果把室溫降低到16℃,每小時添加550公斤燃煤就可以了。

  一天兩遍火

  在天氣不是很冷的情況下每天只燒兩遍火,而且每遍只供一兩個小時,這是分散小鍋爐常用的伎倆。家住哈市南崗區和興小區的王女士向記者反映了類似的問題。『我家暖氣就早晚各熱乎一會,其餘時間都是冰涼的。』王女士說,早上能熱乎半個小時,晚上能熱乎一個小時。

  負責某小區供熱的李先生告訴記者,根據哈市的規定,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等形式的供熱企業通常要求24小時不間斷供熱。而分散鍋爐通常采用間斷供熱的方式供熱,出現早晚暖氣各熱乎一會的現象就是供熱企業采取了兩遍供熱的方式供熱。『正常情況下,每遍氣的供應時間都要兩個小時以上,而為了省煤每遍時間縮短到1小時或1.5小時。』李先生說,一個中型小區一個供暖期都能省好幾萬元。


 

  熱『販子』抽條

  哈市香坊區和南崗區部分區域的供熱方式是熱電聯產,發電的餘熱賣給熱力企業,然後通過換熱站將熱氣轉換成熱水供熱。有的區域是熱力企業直接給居民供熱,有的是熱力企業再將熱轉手賣給物業,物業再向居民供熱。

  在今冬開栓供熱的時候,哈爾濱江南城區的兩個熱電聯產供熱企業供熱范圍出現了大面積供熱不達標問題。但是熱電企業、熱力公司和物業互相推諉,均稱責任不在自己。

  本報供暖熱線在開栓的前兩天共接到中北春城居民投訴30多件。記者來到負責中北春城小區供熱的宏郵物業,該物業公司的一位於姓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把熱費墊付給了熱力公司,但是熱力公司卻沒有給他們供熱。隨後記者來到熱力公司采訪,得到的答案是熱電廠沒有按時開栓。而熱電廠卻堅稱他們已經按哈爾濱市政府的要求20日開栓供熱了。

  據一業內人士介紹,熱被層層轉賣,室溫不達標責任很難認定。『一般情況下,1立方米熱氣轉換成的熱水能供熱五六平方米,如果給七八平方米供熱,居民室溫肯定降低。』

  監管失控是冷屋子主因

  哈爾濱市供熱主管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曾向記者抱怨:目前,供熱主管部門對供熱企業的監管非常困難,因為不能每個鍋爐房都安排人24小時看管,只能根據居民反映對供熱企業進行督促,造成監管失控。

  有著30多年從業經驗的黑龍江省建築設計院水暖高級工程師劉茂東指出,很多供熱企業降低出水溫度、減少供熱次數和擴大供熱范圍,以達到節省燃煤的目的,降低供熱成本增加收益。

  劉茂東表示,只要供熱主管部門監管好供熱企業的熱負荷和鍋爐出水、回水溫度,就可以有效保證供熱達標。對此,劉茂東進一步解釋說,在哈爾濱,1噸供熱鍋爐的熱負荷是1萬平方米左右,如果超出了供熱面積室溫就會降低;根據供熱鍋爐設計標准,鍋爐在滿負荷運行狀態下,鍋爐的出水溫度應達到95℃,回水溫度應達到70℃,只有達到這個標准,室溫纔能達到18℃以上。但是,很多供熱企業出水溫度只有50-60℃,回水溫度30-40℃,供回水溫度不達標,就算設備再好,室溫也肯定不達標。

  那麼如何確保供熱鍋爐的出水和回水溫度呢?劉茂東告訴記者,現在的遠程測溫技術非常成熟,只要在供熱鍋爐的出水端和回水端安裝測溫設備,供熱主管部門在辦公室就能了解所有鍋爐的運行狀態。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喜艷

【專題】2010年冬天來了 生活在北方的你准備好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