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衛生系統黨組織和黨員在突發事件醫療應急救治工作中創先爭優
在8月16日伊春市烏馬河區鞭炮廠爆炸和8月24日哈爾濱至伊春VD8387航班墜機事故發生後,伊春市衛生局黨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指揮部署下,第一時間啟動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預案,各級基層黨組織迅速反應、精心組織、緊急救援,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圓滿完成了救治任務。
一、靠前指揮,精心部署,市衛生局黨委沈著應對突發事故
事故發生後,市衛生局黨委迅速啟動《伊春市突發公共事故衛生應急預案》和《伊春林都機場醫療救援應急預案》,立即派出黨員領導乾部張志有,帶領120急救中心所有救護車火速趕往事故現場,調度市區醫療機構救護力量第一時間搶救、分流、轉運、救治傷員。同時,局副處級以上黨員領導乾部快速深入到各包點醫院,協調、統計應急收治、救治傷員等具體情況,調配市轄其他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急救車輛、擔架支援定點收治醫院,保障應急狀態下救援人員的數量和質量。精心制定傷員運送方案,實施『一對一』保包,運送轉院傷員到火車站、機場,確保傷員運送過程安全、有序。局黨委書記周立艷、局長張延傑按照救治領導小組分工,始終堅守在搶救第一線,組織協調各方救治資源全力搶救傷員。
由於黨委班子靠前指揮,黨員乾部率先垂范,兩起事故傷員現場救護、轉運、接診、救治各環節緊密銜接,醫療應急救治整個過程有序、有力、有效,實現了『零死亡』醫療救治目標。一是快速合理分流傷員。根據患者傷情,把傷員分別安置到林業中心醫院、市醫院、市燒傷整形醫院和市中醫醫院,較重傷員由林業中心醫院、市醫院收治,燒傷傷員和輕傷傷員分別由市燒傷整形醫院和中醫醫院收治。二是『一對一』精心治療。一個患者對應一個工作小組、一個治療方案,對重癥傷員實施專人救治、專人監護。在8.24事故傷員首期治療的10個小時中,54名傷員全部得到有效治療,共進行大小手術26例,為挽救傷員的生命,贏得了最佳黃金時間。北京協和醫院、積水潭醫院的專家,一致肯定了前期醫療救治工作,認為診斷准確、搶救及時、治療有效。三是全力做好傷員陪護和心理疏導。抽調陪護人員60餘人次(其中黨員參加40餘人次),對不能自理的患者實行特護,全力做好傷員陪護工作。在這兩次事故救援過程中,衛生醫療系統共出動急救車和救護車150臺次,參加救護救治人員1300人(其中黨員856人,入黨積極分子102人),接治傷員207人。
二、迅速反應,科學救治,各級基層黨組織全力開展搶救工作
面對連續發生的兩起重大事故,局黨委各級基層黨組織快速進入臨戰狀態,開通綠色通道,急速調集藥品、醫療器械、血漿,擴充床位,及時接運、快速診治,全力救治傷員。市康復醫院黨支部迅速准備了10桶氧氣、40張床位以及大量燒傷外傷搶救藥品,首批傷員送達醫院後,燒傷科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展開了清創縫合、包紮等前期救治工作,並進行了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交流,為重癥患者後續治療、轉診贏得了寶貴時間。市第一醫院黨委急增了45張床位,准備了近100萬元急救藥品,調動擔架及擔架車40臺次,共有340多名醫護人員參加了醫療救治。林業中心醫院黨委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搶運傷員,急增床位和藥品,打破科室界限,按照現場救援、門診分診、傷員轉運和分類治療相結合原則進行救治,使入院傷員都得到安全、及時、有效治療。同時,各家醫院還為傷員及家屬購置了病號服、拖鞋、水杯、洗漱用具、換洗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為傷員及家屬提供營養餐,營造溫馨的治療環境。
三、戮力同心,眾志成城,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市衛生局各級基層黨組織的醫護人員,尤其是共產黨員,想大局、顧大局,認真履行救死扶傷的神聖職責,有的人幾天幾夜不休息,奮戰在臨床第一線,全力為傷員提供醫療救治服務。
林業中心醫院外一科主任張顯、副主任呂鑫、外二科副主任劉長?等連續24小時堅守崗位,保證了患者病情和生命體征的平穩。在傷員轉送過程中,由業務骨乾、共產黨員劉長?、肖佰成、張淑娟等13人護送傷員到哈爾濱。在嚴密監護病情、做好幫助患者翻身、扣背、擦汗等基礎護理的同時,及時對傷者做好心理護理,用親切、溫暖的話語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懼。市第一醫院黨員領導乾部帶領所屬支部黨員、積極分子及全體醫護人員投入到緊張的搶救工作,院黨委書記陳國榮、黨委副書記院長齊興中和其他黨委班子成員,從24日深夜一直工作到26日凌晨,短暫休息近6個小時後,又開始工作直到27日凌晨三點。市康復醫院田紹華、李秀華、葉建國、孔麗紅等院領導連續多天工作在一線,全方位指揮救治工作。共產黨員燒傷科主任黃耀斌帶領燒傷科的全體醫護人員,廢寢忘食地救治傷員,積極果斷地實施搶救方案。黨員醫務工作者孫玉臣、紀明春、趙淑坤、劉海英等同志始終未回家休息,有的連續幾天不休息,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