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第95期
2010-11-01 15:39:3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綏芬河市多措並舉確保非公有制企業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

  綏芬河市以『推動和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為目標,在深入開展非公有制企業創先爭優活動中,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在加快發展中創先爭優,收到了較好成效。

  1、把強化領導作為促進創先爭優活動的切入點。從創新領導體制入手,構建責任、推動、考評運行機制,強化對創先爭優活動的組織領導。一是構建責任機制。組建非公有制企業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創先爭優活動的指導。成立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工委,作為市委派出機構,依托市工商聯,核定4個專項編制,各有關職能部門黨組織負責人為黨工委的委員。明確了黨工委的主要工作職能和工委委員工作職責。二是構建推動機制。建立創先爭優活動月例會制度,黨工委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工委委員匯報本部門在推進非公有制企業創先爭優活動中的工作情況和取得的成效,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建立『包保聯系』制度,市級領導建立黨建聯系點,黨工委委員與所在單位包扶一戶非公企業,並選派黨建指導員、聯絡員聯系企業,每個包扶周期為兩年,按責管理、按約履諾。黨工委成立以來,45名黨建指導員深入企業91人次,指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60多次,培養發展黨員6名,建立黨組織2個,幫助解決企業招工、融資等難題20餘個。三是構建創先爭優考評機制。制定《非公有制企業創先爭優活動考評管理辦法》,通過實績考評和深入企業測評『兩把尺子』衡量工委成員單位抓企業創先爭優活動的能力和成效。考評結果作為評選『星級黨支部』和領導乾部績效考核、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

  2、把擴大覆蓋作為促進創先爭優活動的著力點。一是查找黨員全覆蓋。探索實施『三步查找黨員法』。通過工商局『年檢年報、登記申報』,工會『代扣代繳會費』,采取宣傳引導、入企校核等方式查找黨員;建立以社區為主的居住地計劃生育普查、流動人口普查、入戶調查的網格化查找黨員機制;建立社區黨員服務中心,在人纔市場設立黨員服務窗口,引導黨員亮身份。目前,有123名黨員主動亮出了身份,有89名黨員被推薦到企業工作。二是黨組織組建全覆蓋。結合創先爭優活動,通過教育激勵業主自建、共建共育幫建、部門合力推建的『三組建』方式,逐一制定推進措施,明確時限,強力推進。目前,全市建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45個,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全部建立了黨組織。三是活動保障全覆蓋。市委制定下發了《關於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活動經費問題的通知》,按照每名黨員200元的標准,納入財政預算,用於黨員開展活動。制定下發了《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務工作者績效考評辦法》,根據考評檔次,由市財政對黨務工作者每年給予960元至2400元的補貼。市委及相關部門幫助的37個非公企業黨支部全部達到『五有』標准。同時,強化創先爭優活動示范點建設,為6個企業活動場所配備了電腦、高清電視,為部分企業制作圖板、購置圖書。

  3、把助推企業發展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根本落腳點。始終把企業發展作為檢驗創先爭優活動成效的重要標准,堅持『三結合』,實現創先爭優與企業發展同推進。一是堅持創先爭優活動與助推企業發展相結合。開展『亮身份、比貢獻、樹形象』、『為企業獻一策、助企業快發展』等主題活動,推行黨員公開承諾制,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與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有機結合起來。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58個,為企業提出建議500餘條,節約成本150餘萬元。在15家非公企業探索實施了以『項目管理、效益核算』為主要特點的黨建『項目工作法』,通過做好支部+企業、黨員+群眾、項目+經費『三個加法』,實現『效益黨建』,為企業增加收入200萬元。二是堅持創先爭優活動與解決企業實際困難相結合。開展『一幫一』幫扶企業活動,27名市級領導、89個責任單位與全市113戶重點企業進行對接。全市各相關部門先後開展各種服務企業活動300多次,為企業解決各類實際問題150多項,為企業解決貸款46億元。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人事局與職教中心、承緒俄語技校、新華俄語學校聯合建立勞動技能培訓基地,開展木工操作、機床操作等各類培訓班23期,為企業培養各類實用人纔1500餘名。三是堅持創先爭優活動與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相結合。開展『百日服務』活動,全面落實服務承諾、限時辦結、首問負責等制度,最大限度地提昇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進一步精減行政審批事項,降費減負,最大限度地壓縮企業運行成本。市法院出臺了10項服務企業政策,多次深入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檢驗檢疫局出臺了10條支持企業發展的新措施,每年為企業節省千萬元費用。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