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地區堅持『三互動』開展黨團共建創先爭優
大興安嶺地區共青團組織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堅持黨團互動、學用互動、先優互動『三互動』模式,全面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團組織和爭當優秀黨團乾部活動,有效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在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實踐中創業建功。
一、堅持黨團互動,分類推進
黨團共建同部署。全區團組織緊跟黨的重大部署,將基層團建等重點工作與創先爭優活動同步謀劃、同步開展。在活動安排和部署上,團組織以『擴大組織覆蓋,增強組織活力,增強團員意識,發揮帶頭作用』為主題,突出『青』字號活動載體,推進『四大工程』,即:青少年思想鑄魂工程、團建創新工程、青少年關愛工程、青少年權益保護工程;開展『三項行動』,即:青年就業創業致富增收成纔行動、青春興安生態環保行動、青年文明示范行動,積極引領廣大團員青年開展崗位建功實踐活動,不斷豐富創先爭優活動的具體內涵。目前,全區已有146個基層團組織在所屬黨組織的帶動下部署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
分類指導同推進。在各級黨組織的帶動下,團組織創先爭優活動充分展現出了分層分類推進的特點。在基層團組織重點開展團組織、團員、團乾部創先爭優活動,並針對農村、社區、學校、企業、新社會組織團組織不同的工作重點,突出行業和部門特色推進創先爭優活動。在團地委機關,班子成員要爭做『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優秀共產黨員;部室負責人要爭做『能擔責、能帶頭、能超越』的優秀共產黨員;黨員乾部要爭當『崗位先鋒、業績先鋒、減排先鋒』。
科學評比同考核。各級團組織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地委構築大黨建工作格局為契機,積極爭取黨組織支持和指導,推動工作目標、組織建設、隊伍建設、陣地建設、檢查考核『五個納入』,使基層黨團共建創先爭優工作實現了『四統一』,即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檢查、統一考核。同時,團地委在對各基層團組織創先爭優工作考核時,要征求基層黨組織對團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評價意見,堅持做到黨團工作同考核,黨團共建齊發展。
二、堅持學用互動,提昇素質
突出學中用,打造學習型黨團組織。團地委緊跟地委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工作的部署,強化對團組織思想建設的帶動,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強學習型團組織建設的意見》,指導共青團系統內的黨團乾部通過統一觀看電教片、集中培訓學習、下發培訓綱要、指定學習書目等形式,明確學習內容,堅持『八學』並舉,即:學理論、學政策、學法律、學業務、學科技、學經典、學經濟、學哲學。3月初,團地委集中開展了團乾部培訓班,聘請行署發改委的業務專家為廣大團乾部講解和分析大興安嶺地區經濟發展形勢,團地委各部辦的負責人還分別就有關業務知識進行了輔導,培訓團乾部150人。此外,團地委印發了《團乾部培訓登記表》,及時掌握全區團乾部學習教育情況,確保學習型黨團組織建設取得成效。
突出用中學,培養實踐型黨團乾部。按照地委建設高素質基層乾部隊伍的要求,團地委大力開展以『勤學習、勤練兵、勤交流、勤總結』為主要內容的四勤崗位練兵活動,帶動基層團組織大力培養『致富能帶頭、工作能擔責、指導能超越』的三能型團乾部。在鄉鎮黨員團乾部中大力培養青年致富帶頭能人。通過創辦青年農民學校,團乾部培訓班和實用技術培訓班等形式,促進青年黨員交流學習。針對青年致富能力不強的問題,以鄉鎮和村級團書記帶頭創業為牽動,選樹培育鄉鎮村團乾部致富代表鄭召龍等典型,進一步發揮團組織吸引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同時團地委機關12名乾部與呼瑪縣基層團組織進行結對,通過開展包縣駐鄉活動,加大對基層團委的幫扶指導力度。
突出學用帶,鍛造復合型青年隊伍。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黨團乾部通過政治理論學習、座談交流、示范引領等方式帶動團員青年開展教育學習活動,擴大學習效果,提昇青年群體的理論素養。在工作中,各級黨團乾部結合家庭致富工程的深入實施,突出雙幫雙帶、結對幫扶,引領青年積極投身增收成纔行動,提高創業就業的本領。目前,全區團組織中已有428名黨員參與到活動中來,帶動團員青年1085人,培育各類青年骨乾120多人,實現了『團員教育好、青年發展好、帶頭堅定信念、帶頭爭創佳績』的生動局面,推動了復合型青年隊伍的壯大。
三、堅持先優互動,服務發展
發揮優秀青年典型的示范作用服務發展。團地委先後在全區評選表彰了興安青年創業獎、新長征突擊手、優秀共青團員、團乾部等147名不同類型的優秀青年,開展了青春風采圖片展活動,同時聯合地委宣傳部等單位對青年創業典型進行了專版宣傳。為進一步發揮典型作用,團地委在全區遴選了5名創業典型,邀請省級創業事跡報告團成員高會軍、趙後芳組建報告團,先後在技工學校、職業學院開展了報告活動,近500餘名青年學生受到了創業教育。團地委結合推進家庭致富工程的實施選派了7名青年科技能人參加省級星火培訓班,並遴選5名農村科技特派員,通過開展集中培訓、分類指導等方式,把先進的農業科技經營知識推廣到青年農民手中。
發揮先進青年集體的帶動作用服務發展。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全區團組織以爭創青年文明號、五四紅旗團委(支部)、青年工作站(中心)為牽動,引領青年集體創佳績、比貢獻。今年,全區已有94個基層團組織被列入五四紅旗團委(支部)爭創序列,其中韓家園林業局汽車隊獲得了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的稱號。此外,團地委聯合地區總工會等六部門出臺了《關於在林業行業中深化青年崗位能手活動的實施意見》,以青年崗位能手培養為手段,突出培育林業行業人纔隊伍,大力推進青年文明號創建活動,帶領青年集體為推動發展創造新業績。
發揮青年品牌活動的輻射作用服務發展。在2010年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中,團地委募集社會救助資金65.6萬元,資助學生75名。聯合有關部門舉辦了全區貯木系統青工崗位技能大賽,並為23名獲獎選手頒發了證書和15000元的獎金。圍繞全區『生態固本、低碳轉型、綠色崛起、興區富民』的發展戰略,組織開展『低碳生活—時尚青少年』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征集低碳達人案例70餘個,低碳創意項目5個,聯合地直機關工委舉辦了低碳知識主題講座,印發低碳生活手冊350餘冊。開展青春興安生態環保行動,全區2000多名團員青年共計清理城鎮街道82條,清理休閑廣場、公園13個,集中清理村屯17個。團地委還牽頭部署了『關愛興安樟子松、共建生態型家園』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全區廣大青少年積極加入到保護興安樟子松的行列中來。目前,全區各級團組織共植綠護綠20000餘株,認養樟子松567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