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1月7日電(記者顏秉光)『現在看病比從前容易了,花的錢也少了。村村都建了衛生所,乾淨、衛生,讓人放心。我幾天前在這裡治好了重感冒,只打了3天針,花了百八十塊錢。這兒的大夫開的都是最便宜的藥。』家住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桃山區萬寶村附近林場的李明艷告訴記者。
不僅李明艷感受到了七臺河醫療環境和條件的變化,不少市民也發現醫院的診療費用降下來了,不少檢查項目取消了收費、醫院藥品價格與外面的藥店持平、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也更好了。
對於這些變化,七臺河市衛生局局長王澤全將其歸結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平穩推進。作為黑龍江省唯一的全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市,七臺河市按照『老百姓得實惠、衛生事業有發展、醫務人員待遇和積極性有提高、人民群眾醫療有保障』的醫改思路,先後出臺了試點方案和17個配套文件,安排專項經費,制定優惠政策,全面推進試點工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醫改措施是實施了『3215』惠民工程,緩解了百姓的看病『難、貴』問題。實施了『十免、十降、十提高』三大惠民措施,免收患者普通門診掛號費、門診靜點費、市內120急救車輛轉運費等十項費用;降低核磁、CT、彩超、大生化等十項大型設備檢查費;提高大病救助報銷最高支付限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金最高支付限額、城鄉居民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等十項費用標准。
啟動城鄉衛生一體化、『三保合一』兩個試點。實行市、縣、鄉、村一體化管理,將全市所有縣、鄉醫療衛生機構全部由市級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管理,將村衛生所(室)全部納入鄉鎮衛生院管理。將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管理,努力實現經辦機構、服務流程、政策體系、網絡平臺『四統一』。實行社區首診、雙向轉診、醫師多點執業、臨床路徑管理、醫療信息公開五項制度。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開展路徑管理,患者平均住院費用降低近20%,平均住院日縮短了2天,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