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地圖出版社的編輯在展示新版地圖的樣圖。王妮娜 攝
黑龍江新聞網訊 9日,即將面世的哈爾濱第五版地圖進入了最後校對階段,記者在即將面世的新版地圖上看到,今年路改的『最新成果』是最大亮點,包括哈市新打通的斷頭路,新建的文昌橋、松浦大橋,以及一些老街的道路經過維修後的新變化。同時,哈爾濱交通格局的整體面貌也躍然『圖』上。在新版地圖上能明顯看出,哈市『兩軸、四環、十射』的路網已經演變成了『一軸、五環、十一射』的交通新格局。在這種交通新格局下,冰城市民得到了出行大提速的實惠。
『一軸』貫穿五區
據了解,在進行了最後一輪的校對和修改後,哈爾濱第五版地圖將在兩天內付印,不久將與市民見面。
『條條道路都通暢,繪制這樣的地圖,高興!』哈爾濱地圖出版社的編輯說,在新版地圖中,對今年新竣工的近220條道路進行了標注。打通征儀路、架起文昌橋,讓征儀路、文昌橋和文昌橋二期工程在地圖上形成了一條哈市『最長道路』,這條路連通了平房區、南崗區、香坊區、開發區和道外區五個區,讓新城區與老城區變得更加緊湊。
『以前,從平房區到道外區要走U形路線,需要90分鍾,而現在只要把穩方向盤,一直向前開,40分鍾就可以到道外區了。』哈市出租車司機薛守平說。彎路變直路,路程變短了,在地圖上標注的距離也變短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路改後,因為一匡街、文政街和香濱路打通工程,使得冰城除四環之外,又形成了一個小內環。而連接著五個城區的文昌高架橋,還連接著征儀路和黃河路,明年的二期工程還將向道外區延伸,客觀上已經成為哈爾濱江南主城區交通功能和地理位置最為突出的城市路網新軸線。
文政街打通後交通提速
9日,在哈爾濱地圖出版社,記者看到地圖編輯們正在電腦上校對新版地圖,編輯用制圖工具將文政街、香濱路與中山路連通。
文政街打通後,交通便利立即顯現。在路改前,記者曾采訪過哈市動力交警大隊一中隊的中隊長劉煥春,當時他說:『之前上下班高峰時,機動車時速僅為每小時20公裡,與騎自行車的速度差不多。』如今,劉煥春說:『文政街和文昌街都通車了,分流明顯,白天車流量少了一半。以前,車過省政府崗得等兩三個紅燈,現在只需等一個紅燈,三分鍾就可以過崗。』
多了座跨江的松浦大橋
與今年5月份出版的哈爾濱地圖相比,松浦大橋那時標注的還是虛線,表示『在建項目』。如今,在松花江上,松浦大橋與公路大橋遙相呼應,讓『北國水城』哈爾濱與水更親近。與松浦大橋情況類似的還有征儀路、香濱地道橋等,在上一版地圖上是虛線,如今也都變成了實線。
哈爾濱地圖出版社的一位編輯說:『從1976年到2000年,哈爾濱地圖幾乎沒有太大變化,特別是跨江大橋,1990年版的地圖上只有一座新建的松花江公路大橋,多年來一直沒有變過。如今,松花江大橋上又架起了一座松浦大橋。』
文昌橋搭建『跨城』交通
在新版地圖上,今年10月通車的文昌橋已用兩條平行的紅色單線標出,表示『高架橋』。在橫七豎八的地理標志中,文昌橋南起征儀路、北至黃河路,高架於文昌街之上,形成了『跨城』交通。
哈爾濱地圖出版社的編輯說,第五版地圖最大的特點就是新增加的信息量特別大,除了新建的道路之外,還新增了許多新建小區。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在新版地圖上,群力、松北、利民、哈西已經成為居民住宅的密集區,松北區丁香大道周邊居民住宅小區增加得比較多。
住宅增加,道路增加,車輛也在增加,社會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是新版地圖反映出的哈爾濱的新面貌。新版地圖的編輯說,近年來,哈市車輛的保有量不斷增加,有關部門出臺了交通管制規定,為了給市民提供更高質量的出行指南,新版地圖首次將交通管制規定納入了標注范圍,比如:限時標志、單行道標志,還包括一些商業、行政、居住中心停車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