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今年初,位於克東縣的齊齊哈爾市直屬發展林場學校,由於生源不足被撤並,現該校已變成只有20名兒童的學前班。學校教職員工被移交給克東縣教育局安置。克東縣教育局采取考試競聘上崗方式安置『移交』教師,沒競聘上崗的教師則下崗失業,每月領取一定金額的生活費,對此事各方說法不一。
教師:『移交』變『下崗』不符合政策
據發展林場原校長劉繼先介紹,該校原為企業辦學,有教職工16人,其中4人是退休教師,在職教師11人,1人工勤編制,這些教師在教育戰線工作了好多年。今年5月19日,克東縣政府出臺關於國有企業分離辦學及教職人員移交政策文件,對於未退休的教師按照『教學實際需要,設定教學崗位『,同時要求被接收人員參加縣裡組織的考試。教師們提出用競聘上崗代替移交,背離了上級政府的文件精神。2002年,國家經貿委、財政部、教育部、衛生部、勞動部和建設部聯合頒布的關於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工作的文件,要求企業管理的中小學在移交當地政府時,『學校人員的移交以在職人員為基礎,教師參照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編制標准並按國家規定的教師資格審定合格後接受,非教學人員按當地同類學校編制比例劃轉』。2006年省政府辦公廳36號文件《妥善解決國有企業辦中小學教師待遇問題的通知》,要求企業辦中小學移交地方政府,由省編委為接收學校的市、縣核定教職工事業編制,在職人員應在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數額內移交。2009年12月,齊齊哈爾市政府出臺的《關於妥善解決市屬國有企業辦中小學教師待遇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要求市屬國有企業(含已經下放到各區的原市屬國有企業)自辦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學,由所在縣區教育主管部門接收管理。關於移交人員及待遇,明確要求2003年12月31日之前在崗在冊且在移交前仍然在崗在冊的教職工全部隨學校移交。然而,發展林場學校11名在職教師除兩人競聘上崗外,9人下崗待業,每月只領取一定生活費,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再按同等條件的退休教師發放退休金。
加分政策 讓競爭者不在同一起跑線
克東縣教育局這次考試競聘上崗加分政策讓老師們無法接受。和他們一同參加考試的是縣裡兩三年前畢業的大中專學生。教育局規定給這些畢業生每人加15分,原因是其下鄉支教每年加5分。林場老師認為自己在基層教育戰線艱苦奮戰幾年、幾十年,卻未獲得加分待遇。總分100分的考卷不用考試他們已經丟了15分,咋也彌補不上啊!除了筆試,面試100分也難拿。面試的考官都是地方政府指定的人員,沒有任何第三方或者企業一方的參與監督。這100分的機動性和隨意性有多大?因此有6位林場教師拒絕參加面試。有一位筆試入圍的教師也被『面試』下來了。
相關部門:經濟欠發達執行要『創新』
對此事,克東縣人事部門的答復是,上級關於分離企業辦社會的文件是指導性的,執行不能『一刀切』。克東縣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按照文件精神分離企業辦社會,是不切實際的。未退休教師處於『非正常教學狀態』,因此『擬拿出部分崗位通過考試合格後接收』,其餘人員按企業內退安置管理,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按月發給一定金額的生活費,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再按同等條件的退休教師發放退休金。
教師們提出,齊齊哈爾市的文件從沒有提到『非正常教學狀態』的概念,而且發展林場的教師都已取得了國家教師資格,獲取了中高級教師職稱,從教十幾年到幾十年不等。近幾年,教師都有教學任務,且有國家事業編制,故屬於在編在冊在崗人員。
克東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局裡在移交和安置教師時進行了大量調查,克東縣的情況與其他地區不完全一樣,經濟欠發達,包括發展林場在內的農林牧場學校教師長期處於『非正常教學狀態』,因此在制定政策時,先保證了退休教師待遇,對於未退休教師則采取考試競爭上崗的辦法。當被問及這樣的政策是否有違上級特別是齊齊哈爾市的文件精神時,這位負責人表示,這是對上級文件的一種『創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齊齊哈爾市林業局及發展林場,對移交教師非常關心,林業局承諾人員移交到地方後願意為教師提供前三年的工資、養老保險及其他福利待遇,出資大約100萬元左右,以減輕地方財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