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馬車讓弱勢群眾走進安居關鍵數字:600戶 14000戶 15000元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康居嘉園D棟看上去與小區其他住宅樓別無二致,可這裡的住戶卻與眾不同。王彭發就住在這個樓四單元,他家57平方米。
王彭發因為身體殘疾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妻子也有重病,喪失勞動能力的兩口子一直靠低保生活。
以前王彭發一直與妻子擠在10餘平方米的出租房內, 2007年市裡向低保戶推行實物配租形式的廉租房,王彭發家結束了無房歷史,搬進比原來要大4—5倍的新家,每月房租纔三、四十元。新房裡不但『水電熱氣訊』配套設施齊全,還有先進的可視門鈴。
談到住新房最大的感受,王彭發說是生活壓力減輕了,不再為四處搬家犯難了。
市住房保障局住房保障辦公室主任欒金晶的一席話更是令記者心頭一喜。
欒金晶主任說,弱勢群眾的住房保障問題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民生工作的重點,從2007年推行實物配租廉租房至今,已有600戶與王彭發一樣的低保戶喜遷新居。另外14000戶住房困難家庭每月能夠獲得150元的租金補貼。今年我市開始對在棚戶區改造住房困難家庭回遷面積小於60平方米的住戶進行補貼,每戶都能獲得1.5萬元的政府補貼資金(共有產權)。
『實物配租廉租房、共有產權廉租房、租房租金補貼三套馬車載著弱勢群眾在安居之路上幸福快跑。今年年底還將有300戶弱勢群眾住上廉租房。』
精品住宅9萬到239萬平方米的巨變關鍵詞:9萬 239萬 2A
劉女士家在山水家園住宅小區的二樓,雖然樓層不高,而且已經下午,可落地窗反射進來的斜陽仍將房屋照得通亮。由落地窗向外望去,一樓的小菜園與樓前的各色樹木輝映,遠處高低錯落的住宅樓也都在樹木掩映之下,雖身處住宅小區,卻宛如置身於一個林間別墅群。
劉女士說,因為樹多、花多,從春到秋,一茬茬的鮮花次第開放,小區像個大花園。劉女士是2008年進戶的,雖然現在房子價格漲了不少,可她還是動員其他親屬又在這裡購買了兩套房子。
去年在金港灣小區購買房子的姚大娘說,她在這裡購買房子就是圖這兒環境好、物業服務規范。到了冬天,小區內裝上了各色彩燈,使小區如同童話世界一般。
姚大娘說,她買房子就為了養老,這麼好的環境讓她和老伴感覺很幸福。
2007年我市只有1個經建築部專家組評審認證的國家2A級住宅小區,總建築面積不超過9萬平方米,而如今已經有5個2A級住宅小區和兩個精品小區,規劃總建築面積239萬平方米。這是記者在市住房保障局開發辦了解到的數字。
開發辦高級經濟師張敬利說,區域房地產作為最大的終端消費產業,既要保障住房的基本需求,又要滿足住房的高端消費,這是區域中心城市房地產產品應有的品質。9萬到239萬平方米的巨變,折射出佳木斯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提昇,區域消費能力在增強。一個沒有精品住宅的城市是一個沒有發展希望和潛力的城市,開發管理部門正在以打造國家A級住宅小區為契機,引領推動我市住宅產業化的進一步快速發展。
工作紀要裡面的拳拳民生關鍵詞:682萬 150億元
佳木斯市住房保障局開發辦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全市房地產施工面積17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126萬平方米;2010年1到9月份全市房地產施工面積增至68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達到540萬平方米,增長了近4倍。
今年1月至9月市區房地產開工建設呈規模化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46.4%,主要原因除了政府棚改推進以外,就是開發商普遍看中了我市近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利好前景,加大了房地產投資力度。
房子越蓋越多,越蓋越好。這幾年,很多市民也都覺得自家的房子越來越值錢了。房地產的迅猛發展使市民家裡的房子悄然昇值,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市區居民住房至少實現150億元的資產增值,顯著提高居民抵押、轉讓、擔保等行為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記者在開發辦看到了一份2010年工作紀要,『解決長安嘉苑信訪』、『西菜市拆遷』、『廉租房配建』、『高層亮化』等眾多與市民民生直接關聯的大事,初略計算一下竟然達到13項之多。
據了解,開發部門早在2008年就制定了內容達22條之多的《開發企業誠信守則》,今年又規定開發企業在領取資質認證書前必須簽訂不違規開發保證書,使其嚴守市場規則和商業道德。而『出臺多項舉措,花費大氣力和精力其實就是為了保護城市開發中相對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
區域發展戰略成房地產發展巨大推手關鍵數字:10億 14平方公裡
佳木斯市住房保障局開發辦高級經濟師張敬利在城市建設、開發行業工作近40年,說起這幾年城市建設開發的巨變,年近花甲的他心潮澎湃。
他說,三年前市委十一屆三次(擴大)會議提出的推進『十項重點工程』和兩年前市委十一屆六次(擴大)會議提出的『紮實推進「十項重點工程」、全面實施「兩區兩帶一城」』發展戰略,凸顯佳木斯的比較優勢,使我市積淀已久的區域中心城市優勢資源迅速調動出來,對於打造區域產業集群、集聚城市消費起著決定性作用,給城市房地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目前佳市房地產業早已走出低迷徘徊狀態,呈現回歸式、拉動式增長局面,已成為年開發規模數百萬平方米的社會化大生產產業,並帶動建材、裝飾等關聯產業的快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政府融資十億元改擴建市政基礎設施,加大打造生態園林城、平安城、環保城力度,實現了城市的提檔昇級,巨大推手不僅推動城市房地產進一步繁榮,也帶動域外入市購房的持續增長。
城市三年巨變給開發企業帶來無窮商機。2007年到佳木斯沿江路搞開發的恆佳開發公司工程部朱經理內心還十分忐忑,可如今他已經信心滿滿。他說,2007年剛在江沿兒搞開發時擔心房子不好賣,可隨著沿江十裡景觀帶的建設和沿江路東拓的竣工,他們開發的小區住宅已經不夠賣了,目前開發的二期也炙手可熱,火暴場面是先前沒有預料到的。
房地產業迅猛發展讓三江偉業開發公司有了更高遠的打算,謀劃在市區建造佔地14平方公裡的生態城,生態城主打低碳、生態品牌,目前已斥巨資完成前期策劃投資。
『創造力的運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創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證明了這一點。』
佳木斯市房地產的開發創造傳奇仍在繼續,而且將愈發精彩,只要生命沒有止境,創造就將繼續,而身在創造之中的市民卻因此而樂享一生。